披露周永康前妻遭军牌车撞死更多细节
发布时间:2019-12-16 16:53:48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周永康发迹于辽河油田,是油田系统走出去的最高领导。从盘锦地质队实习员到辽河石油勘探局最高领导,周永康花了16年时间,平均每三年升职一次。在油田人看来,这种上升速度无疑是“火箭式”的。
周永康发迹于辽河油田,是油田系统走出去的最高领导。从盘锦地质队实习员到辽河石油勘探局最高领导,周永康花了16年时间,平均每三年升职一次。在油田人看来,这种上升速度无疑是“火箭式”的。
周永康
因油而生,盘锦又被称为“南大荒”。1967年3月22日,国家开始在盘锦勘探石油。鉴于保密需求,辽河油田在当时被称作“大庆六七三厂”,也就是以勘探开始的具体年月命名。北京石油学院毕业、之后一年在校等待分配的周永康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六七三厂地质队实习员。
辽河油田老员工称,彼时的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一片荒野,连稻田都很少。办公室、化验室和宿舍都建在沙岭镇南侧的沙包上,一共六栋简易房。1968年10月,周永康跟六七三厂队员一块,向石油部抽调的四个地震队做了六七三厂勘探工作汇报。这是刚工作一年的周永康首次向石油部亮相。
1970年,周所在的地质队主任康清明陪同领导刘长亮去开会,刘问康,台下的小伙子是否叫周永康,并称,那是“我们石油学院学生会主席”。刘是北京石油学院1963年至1970年期间的党委书记。此后不久,周就被提拔为地质团大队长。
彼时,周永康的职责是给康写讲话稿,康清明称周永康讲话稿“写得很好”。“很上进,跟组织走得很近,有问题经常征求我的意见。”康说。
“口才好”,这是数十名与周在油田共事过的同事对周的一致印象。在代理钻井指挥部党委书记期间,其秘书杨广吉有次熬夜给他写次日会议发言稿,结果周没用,而是即席发言。时辽河油田勘探局党委书记邓礼让对周的讲话高度赞赏,命令将周的讲话散发给全局学习。
杨广吉回忆,周不抽烟不喝酒,“说话声音洪亮”,“对下属要求严格”。“他不睡觉我们也不敢睡觉,得值班给他写东西。”杨说。
杨广吉及另一位与周共事过的人员称,周永康当时的月工资为56元,外加每月18元补贴,这个工资要远高于当时的全国平均工资。尽管如此,由于物资匮乏,周的家庭布置也很简陋:几乎没有自己添置的家具全部家当就是油田发的两张床,一张柜子。这是当时油田系统家庭的标准摆设。
另一名与周共事过、不愿透露名字的人称,周“为人深沉”,“不会与下属走得太近”。在机关食堂吃饭时,由于当时没有排队的习惯,周总是最后一个去食堂,打饭师傅也会给他多盛几块肉。
杨广吉还记得,有次半夜,路上有个当兵的拦周永康的车,希望搭车,周永康没搭理,照样让司机往前开,同在车上的杨广吉也没敢支声。在那个年代,路上基本只有两种车:货车和领导的吉普车,而出行基本都靠拦货车。
在康清明眼里,周是个“很随和的人”,喜欢讲笑话,还爱给领导取外号。“他什么人都接触,油田里有几个相当差劲的人,他都提拔得很高,我有时跟他开玩笑,说你个两面派谁都不得罪。”康清明说。
1973年7月,周永康所在的地震大队组成了物探处,周任处长,辖436名下属。同时,周也是三二二油田 (73年改名为辽河石油勘探局)地质指挥部革命委员会的7名常委之一。1976年,周永康成为辽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负责“搞典型,树先进”。
周永康早年丧父,母亲跟随他在辽河油田生活。照片显示,周永康当时的妻子王淑华眼睛细小,体态偏瘦。当时甚至有说法认为,周永康与前妻王淑华的婚姻,或许也有“从政治出发”的考虑。
周永康前妻王淑华
在辽河油田科研小区,一位周永康的老同事透露,周在石油大学曾谈过一个女朋友,后来因对方成分不是很好,工作没多久后两人告吹。另一位王姓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一个叫吴洪民的四川人将王淑华介绍给了周永康。
在媒体的描述中,王淑华“很瘦,皮肤较黑”,“面相很显老,看着比周要大好几岁”,而且“学历上有差距”,似乎是王淑华配不上周永康,但事实上,在那个出身论和成分论盛行的年代,王淑华的工人家庭出身足以令周永康艳羡。介绍之初,王淑华不接受周永康,“周永康多次去找王淑华,两人才确立了关系”。一年后,周永康就与其迅速完婚。
“王淑华在一个女子小分队当队长,有次组织活动,我们要她表演节目,她上台打起了几拳,大家不断鼓掌。”多位老员工对王淑华的评价是:人好,能干,生活简朴。
一个可以佐证的细节是:1980年代初,王淑华参加自学考试,盘锦没设考点,必须到60公里外的营口考试,“当时周已在局里担任要职,有人对王淑华说,让她要个车大家和她一起去,最后她自己坐客车转两个站去考试”,辽河油田纪委的一位退休员工透露。
周永康当时的邻居称,周母经常去他家串门,抱怨南方人与北方人的生活习性不合。王淑华祖籍河北,辽河油田会战时从天津大港油田调至盘锦。
1983年至1985年,周永康任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兼任盘锦市委副书记。当年,辽河油田还未见发展,盘锦还被称为“盘锦垦区”。由于政企合一制度,当时的盘锦副书记都由辽河油田局长兼任。
1985年,周赴京担任石油部副部长。1986年8月14日,油田纪委全体欢送王淑华,纪委书记李登俊当时提醒他的下属王淑华,“北京关系复杂,去后一定要多注意。”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总地质师吴铁生称,周永康调任至石油部后,辽河油田调任至石油部的人员电话告诉他,有次周永康在石油部开会,王淑华曾大闹会场,原因是王怀疑周在“外面有人”。
第二排左一为王淑华
辽河油田多位受访者推断,周永康和王淑华大约在1997年离婚。1999年,在离婚两年之后,王淑华却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石油大学老教师贾昌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当时她和石油勘探学院其他教职工一起,到位于十三陵附近的石油疗养院开会,会议休息期间,王淑华到路边溜弯儿,却被一辆军车给撞死了。
一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辽河油田勘探局退休人员称,王淑华去世不久,关于她车祸一事在油田引起了很大的反应,“大家都觉得怎么可能呢”。
周永康何时开始“在外面有人”尚不得而知,但据媒体公开报道可见,王淑华过世两年后的2001年,周永康迎娶了比自己足足小26岁的央视前女编导贾晓晔。贾在同事中的口碑远不如王淑华在油田的口碑,尤其是后来,“比较贪玩,上班有一天没一天”。
图左贾晓晔图右周永康
杨广吉称,在油田工作时,周基本不回家,“开会一开就开到半夜”,大部分时间睡办公室。尽管周的办公室离他家就步行15分钟左右的距离,家里灯泡坏了,王也只能给秘书打电话让换。王淑华曾经参加过辽大的函授,考试前,王一般只和周的秘书讨论和押题。
杨广吉在北京出差时曾去石油部找过周,在与周的秘书争执中,杨音量较大,周听见后走了出来,问杨有啥事,称中组部的人在找他谈话,让杨改日再来找他。后来杨就没再去找。
“他二儿子经常尿炕,在我们这里有名的,经常来我家蹭饭。周那个时候还是挺本分的,因为当时的气候不允许他去捞钱。”这位退休人员称。
1999年,周永康调任四川任省委书记。杨广吉和另一名与周共事过的人士称,周当时在四川干部用得不顺手,准备调勘探局的一名副局长去成都当副市长,最后不了了之。
2002年周永康调至公安部任部长后,康清明称此后他就无法拨通周的电话了。
2012年12月24日,周永康去辽河油田视察工作,与油田退休代表、石油学院的老同学等举行座谈。“老同学都很感激他,因为去北京看病时他都会帮忙。”参加了座谈会的李登俊说。
“我没想到周永康会有今天。”康清明说。
近期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