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处投弹点!1959年美国核攻击中国目标清单解禁
发布时间:2020-07-29 11:18:1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2015年12月22日,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首次披露了一份详细清单,列明了一旦与苏联交战,美国携核弹的轰炸机可能的攻击目标,标注了苏联、东欧和中国领土上的目标数量和类别。
2015年12月22日,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首次披露了一份详细清单,列明了一旦与苏联交战,美国携核弹的轰炸机可能的攻击目标,标注了苏联、东欧和中国领土上的目标数量和类别。
这份文件是截至目前美国解密的最详细、最全面的核目标清单。我国大陆境内的主要大中城市均为核打击的目标。

▲文件封面
这份最新解密的轰炸目标清单被命名为“1959年原子弹需求研究(ATOMIC WEAPONS REQUIREMENTS STUDY FOR 1959)”,由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Strategic Air Command)于1956年6月制定,对3年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应该袭击的目标进行了标注。
当时,洲际导弹和潜射导弹尚未出现,飞行员驾驶轰炸机投核弹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核项目主任马修·G·麦金茨说, 美国当时对苏联拥有巨大优势,其核武库规模是苏联的10倍。
斯蒂文斯理工学院核武器历史学家阿列克斯·威勒斯特恩说,1959年,美国核武库的总当量为200亿吨。当时,美国的军事规划者打算用轰炸机基地将苏联包围起来,以在战争发生时迅速按照目标清单实施轰炸。
当时美国有2506件核武器,这清单里列了1200多个投弹点,其中中国的投弹点113个,大概占了10%,剩余的90%全部为苏联控制范围,其中包括了很多东德的目标。
至于冷战期间为什么把中国视为这么大的威胁,国家档案馆的解释是美国认为整个中国都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内,而且抗美援朝战争让美国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有潜力的强大敌人,所以才这么“照顾”中国。
中国总计113处投弹点,根据文件整理如下:

美国人准备使用什么武器呢?根据文件为如下型号的核武器:
The Mark VI Atomic Bomb(Mark6型原子弹)

参数:
长度:
10 ft 8 in (3.25米)
重量:
8,500 lbs (7吨)
直径:
5 ft 1 in (1.5米)
当量:
120-150 Kilotons (12-15万吨TNT)
这种核弹的当量在12万吨-15万吨之间,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长崎丢下的叫“胖子”(FAT MAN)核弹当量为2万吨,广岛投下的核弹“小男孩”(LITTLE BOY)为1.3万吨,MARK6型核弹的威力是胖子的6-8倍,小男孩的10倍左右。
这个核弹投到中国的大城市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用广岛来做对比,广岛的核弹投下去后,爆炸中心1000米范围内的人70%当场死亡,剩余30%也在5-6日内死亡。
爆炸中心3000米范围内木质建筑全部烧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男孩是在距地面550米的高度爆炸的,根据研究,如果在地面爆炸,伤亡会更惨重。小男孩到底造成多少伤亡呢?16万人,包括直接被炸死的和后面受伤和受辐射致死的。
这只是一颗1.3万吨当量的核弹,假如一颗10倍威力的MARK6型核弹扔到中国的大城市,会造成什么结果?很难想象这个数字。
另外文件里面还提到了有些情况下会使用氢弹(Mark 15, 27, and 36 thermonuclear weapons),氢弹的主要目标是针对空军设施,在那个没有潜射没有弹道导弹的时代,美国军方认为掌握了制空权就掌握了战争的胜利,具体这3个型号的氢弹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这3种型号的氢弹当量都在170万吨以上,相当于15倍的MARK6型核弹的当量,相当于150颗扔在广岛那颗核弹的威力。
因为当时还没有弹道导弹技术和潜射技术,当时美军准备使用B-47(代号Stratojet)轰炸机投弹。到1957年2月停产,美国空军共接收了2041架,共有1306架B-47配属于战略司令部,也就是编写这个文件的单位。下图即为B-47轰炸机。

文件中的目标类型表格:

文件中的第三部分是专门介绍目标类型的编号每个都代表的什么意思,比如上图的245是空军物资储藏处(MILITARY STORAGE AREAS,AIR FORCE),256是神经毒气(NERVE GAS)。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标注的编号275,POPULATION,意思是人口聚集区的意思,也就是说美国把人口聚集的地方也视作是潜在的核武器攻击目标,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什么狗屁国际公约什么狗屁国际法在战争中就是废纸一张,只要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下手是很平常的做法。广岛和长崎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以上海的表格为例

上图为上海的投弹表格,左上方为城市名上海,右上方为投弹的坐标及编号,此图中显示计划在上海投下6枚核弹,编号分别为A,H,J,K,M,N。
中间那些密密麻麻的是指需要摧毁的目标的类型和编号,比如230指的是工程机器,240指的是空军指挥部等,上海市的目标一共有82个,美国军方认为投下这6枚核弹既能摧毁这82个目标。
表格中上海的6处投弹点如下:

部分中国城市的投弹点:
武汉 3枚

杭州 3枚

广州 4枚

南京 5枚

北京 3枚 (B和D是当时的部队所在地)

沈阳 6枚 (A是火车站,N是东塔机场,B是苏家屯编组站,K是个导弹旅,D是高压送变电装置的生产基地,G是当时的沈阳军区仓库)

天津 7枚

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工业区东北和天津占了轰炸目标的很大比重。和现在对比就能反映出中国这60多年的变化,当时的重工业基地东北,现在却成了死气沉沉的一块地方。而当时没有多少目标的东南沿海,现在确是最发达的地方。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很多国家的经济都经受了很大的考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鉴于此,我们著名专家张召忠也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不管是世界大战还是小型战争,其在爆发之前一定会有5个征兆,一旦这5个征兆同时具备,那么各国务必就要小心,战争警示灯已经明确亮起。

第一,政治方面——民族主义高涨。
德国在发动二战之前,人民早已被成功洗脑,早日光复德意志帝国以及日耳曼民族的荣光更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同时期的日本也同样如此,军国主义早已侵蚀人们的思想,很多女子为让丈夫安心打仗纷纷选择自杀。
第二,经济方面——金融危机爆发。
1929年-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消费者和投资者随之大幅减少资金流动,进而使得政府收入减少。美国当时同样也是世界经济强国,因经济的衰退,美国只能宣告暂停对欧洲国家的经济援助,这就造成欧洲的经济一落千丈,给了德国纳粹上台的机会,二战由此爆发。

第三,军事方面——演习频繁。
一般而言,军事演习只是为了保持各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平时期,这种军演行动并不会很多。一旦局势出现紧张,各国间的军演、联合军演也会随之增加,目的是为了保持军队战斗力,以及将其快速投入战场。
第四,社会方面——疯狂囤积物资。
不管是战略物资还是生活物资,只要这条生命线出现断层,那便意味着社会安定出现问题。以战略物资为例,德国在二战前只储备了240万吨成品油和少量石油,但在1939年时其进口量突然达到517万吨,创下德国历史的最高峰,显然德国当时在为战争做囤积准备。

第五,舆论方面——媒体宣传力度加大。
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各国政客都希望自己所发动的这场战争师出有名,如果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更好,美国对中东发起的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打着反恐的名义在国内不停地给民众做思想工作,目前看来,这一工作做得相当成功和到位。
但在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后,美国政要又开始鼓吹新的理论,即美国在外消耗太多,“美国优先”才是真正的王道。
来源公众号:CBF聚焦(cbf_au),有料有见解的时政杂谈,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陈尘)
近期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