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新西兰流行起共住村庄:娃一起养,厨房饭厅也共享?


发布时间:2019-11-12 11:18:07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有谚语说,“要养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力量”,有一伙儿惠灵顿人把这句话听进心里去了,他们兴建了一个“共住村庄”。

有谚语说,“要养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力量”,有一伙儿惠灵顿人把这句话听进心里去了,他们兴建了一个“共住村庄”。

 

Hanna和Thomas Schikedanz是惠灵顿共同居住组织“城市栖息合作社”的成员,他们希望把Mt Cook的心理健康工作站打造成一个“城中村”。 

 

 

这一“村庄”的第一个作品将是一栋7层、有22个单元房的居民楼,这是新西兰的一个“筒子楼”共同居住项目:每家每户有私人的居住空间,但是共享厨房和用餐区域,楼顶还有玻璃温室、花园和工作坊。 

 

一年半以前,他们开始兴建这一项目,目前该项目进展迅速。共住空间的成员已经从8户增加到了16户,并且综合运动休闲中心的设计已经开始,预计这个中心将在2020年年中开始动工。 

 

根据Hanna和Thomas的设计初衷,这将是一个城市中的社区中心,把核心家庭连接成住家之间的“合作社”。 

 

他们将在这个“合作社”里把他们的孩子,9岁的Otis和6岁的Elliott抚养长大,两个孩子在这里有一大群名誉上的叔叔阿姨、表兄妹和爷爷奶奶。

 

 共居计划希望人们能够聚拢资源,基于共享空间和社区邻里合作来构建居民房屋集群,主要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其实,共居概念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新西兰,这还是一个新概念。 

 

 

新西兰的第一个共居开发项目是上世纪90年代在奥克兰西部的“地球之歌”生态社区村落。 

 

现在,在新西兰已经有一系列共居计划开发项目正在筹划中,比如但尼丁的High Street项目和奥克兰的Cohaus项目。 

 

Hannah说,尽管邻里间合作的概念可能听起来有些“过时”,但是让孩子们在一群有着不同人生阅历的人中长大,能够让他们学习到不同的本领和知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另外,他们表示,共居计划也会减少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Hannah说,共居综合楼的设计就是要让人们相互交互,“增加交互的机会”。

 

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可以做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即使父母没有时间,也会有邻里朋友帮忙照看。 

 

梅西大学社会文化方面的人类学副教授Sita Venkateswar说,把“村落居住”的概念引入城市环境,是非常有意思的概念。

 

 “在村落里居住的人们,可以接触到除了核心家庭之外的延展家庭和更大的社区里的人们。如果有困难需要帮助,人们不会选择藏着掖着,而是有难大家帮。在城市生活里,人们因为隐私问题把自己隐藏起来、疏离起来。”

 

 她说,“在共居的环境下,城市里的人也会逐渐变得熟络和放低防备。” 

 

奥塔哥大学城市设计讲师和系主任Michelle Thompson-Fawcett说,在城市里引入基于社区的基础设施并不是个新概念,这是基于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疏离感和隔阂感做出的反映。 

 

她说,很多澳洲、亚洲和北美的城市区域都是围绕着“通勤式生活方式”而建立的。 

 

城市土地根据功能分区,划分出娱乐区、工作区、购物区和居住区,人们在不同的功能区之间移动往复,从而导致他们不太可能和邻里们建立更多交集。 

 

惠灵顿的“城市栖息合作社”正在募集新居民,寻找新家庭的加入。 

 

梅西大学的社会企业家Thomas Nash认为,共居概念会在新西兰快速流行开来。共居概念能够解决城市空间不足的问题,打造中等密度的、更高效的居住空间。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以及老年人的孤独问题逐渐被认识到,共居的概念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备选方案。这个概念对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也不是新概念,毛利人历来有papa kāinga(公共空间)的概念。 

 

他说,现在共居项目的开展的一个瓶颈是金融机构。很多金融机构视这样的项目是高风险,而不愿意进行贷款和融资。这可能需要当地政府或中央政府的干预来解决。 

 

共居项目是一个好项目,但是在开展前一定要权衡好利弊,处理好风险问题。在法律条款上,也面临着一些在保护个体成员利益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在共居项目中,如何分摊保险费用、物业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也是需要解决的课题。

(责任编辑:陈尘)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