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梅姨为何被迫哭着下台


发布时间:2019-06-18 14:21:43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三年前自信满满地走马上任,三年后却哭着宣布下台,留给世人一个落寞的背影,令人心疼和惋惜。

三年前自信满满地走马上任,三年后却哭着宣布下台,留给世人一个落寞的背影,令人心疼和惋惜。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5月24日发表讲话,宣布她将于6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导人一职,但将留任首相至保守党新领导人产生。同时,她表示由一位新首相带领英国继续脱欧进程“最符合英国的利益”。但梅姨是哭着离开的,哭得格外伤心。在烈日阳光下,这个喜欢穿豹纹红衣的她,在唐宁街10号门口,发表了她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演讲。
 

她的辞职既是英国脱欧久拖不决的结果,也是英国保守党派内部博弈的结果。但让特蕾莎•梅一人为当下混乱的脱欧局面负责并不公平。梅姨为何被迫哭着下台,其中的原因值得玩味。

 

意气风发走马上任

 

特蕾莎•梅于1956年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74年,她进入了牛津大学的圣休学院学习地理,毕业后还曾就职于英格兰银行。直到1986年,她当选伦敦市议员,才踏上了从政之路。

 

在当选首相之前,特蕾莎•梅已拥有非常丰富的从政经验。她曾在影子内阁,陆续出任教育大臣、运输大臣、文化大臣、就业与养老金大臣等职务。自2010年5月起,她在卡梅伦的内阁中担任内政大臣。她在任内曾大幅削减警察人数,严控外来移民,主张限制外国留学生留英工作。因此,当年的她留给外界的印象是“强硬的移民杀手”。

 

在政坛摸爬滚打的数十年间,特蕾莎•梅除了以对高跟鞋的爱好而闻名外,还营造了可靠的公众形象,以直言不讳著称。或许因此,前保守党财政大臣克拉克形容她为“超难搞的女人”,特蕾莎•梅也坦然承认。曾有媒体拍摄到,她的桌上放着一个马克杯,上面赫然写着“骄傲于当一个超难搞的女人”。

 

 

2016年7月13日,时年59岁的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历史上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首相,她也获得了“新铁娘子”的称号。在好友的回忆中,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并非特蕾莎•梅的偶像。但因果敢谨慎、注重细节的特质,特蕾莎•梅仍被部分舆论形容为新“铁娘子”。

 

从卡梅伦手中接过脱欧接力棒,特蕾莎•梅在就职演讲里这样说:“我知道,因为我们是大不列颠,我们将奋起迎接挑战。在我们离开欧盟后,我们将在世界上发挥大胆的、全新的、积极的作用。我们将使英国成为一个不是为少数特权阶层工作,而是为我们每个人工作的国家。”

 

上台初始,英国的主要媒体普遍认为,特蕾莎•梅能稳住政局,带领国家直面脱欧挑战。她也意气风发,挥下第一板斧造潜艇,主张英国建设自身的核力量。直言将加倍投入,打败恐怖主义,大幅改组内阁人事,为脱欧铺路……

 

四处碰壁众叛亲离

 

2017年3月29日,特蕾莎•梅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提交了正式的“离婚”文件,拉开了长达两年脱欧进程的大幕。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在这场情节注定跌宕起伏的大戏中,最先为自己加上一道劫难的就是特蕾莎•梅本人。为了加强对脱欧议程的掌控,她错估形势,背弃上任时的承诺,呼吁在2017年6月提前举行议会大选。

 

竞选中,她所率领的执政党不仅在争取年轻选民的力度上不如工党,还在一项主张让老年人支付更多费用购买社工服务的政策中得罪了该党最得力的老年支持者。最终,保守党在大选中丢掉13个席位,失去议会的绝对多数,不得不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组建联合政府。两个月后,特蕾莎•梅不得不“很不情愿地”接受大选结果。
 

不论大选结果如何,脱欧谈判还是要如期举行。英国与欧盟在2017年举行了五轮正式谈判,双方在三大核心问题上僵持不下。欧盟坚持认为,除非敲定欧盟在英公民权利、“分手费”和爱尔兰边界三大问题,否则双方不会进入下一阶段的贸易谈判。
 

当时大家都认为,“分手费”是脱欧谈判中最棘手的部分。按欧盟内部估算,英国脱欧应交出约600亿欧元。但英国议会上院却认为,英国在法律上没有付“分手费”的义务。临近第一阶段谈判尾声时,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指责特蕾莎•梅在分手费问题上作出的努力不够。直到2017年12月中旬的欧盟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才终于确认脱欧谈判进入第二阶段。英国愿意支付脱欧“分手费”预计为420亿欧元。
 

2018年年初,北爱尔兰事务大臣詹姆斯•布罗肯希尔因健康原因离任。这个关键职位和脱欧谈判中的爱尔兰边境问题直接相关,也涉及与保守党联合组阁的北爱尔兰政党民主统一党。或许正是从这一刻起,爱尔兰边境问题就暗中接替“分手费”成为脱欧谈判中最大的麻烦。
 

到了2018年11月14日,特蕾莎•梅终于从欧盟得到一份双方达成一致的脱欧协议。不过第二天,包括脱欧大臣拉布在内的六位高官就宣布辞职,原因是他们认为北爱尔兰后备计划对英国领土完整构成威胁,且无法接受欧盟对英国退出的条件拥有否决权。保守党内的部分议员也在设法罢黜她。

 

几周以后,保守党终于集齐启动不信任投票的议员数。最终,特蕾莎•梅以200票对117票胜出并继续留任。去年年底的欧盟峰会上,特蕾莎•梅开始新一阶段与欧盟的斡旋,希望能得到对方更多让步,以便脱欧协议能获得议会通过。 
 

今年1月15日,迟来的议会投票得到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议员们以202票赞成、432票反对的结果否决了特蕾莎•梅的脱欧协议,并以230票的比分差创下了英国下议院投票史上的最悬殊纪录。工党随即开始行动,党首科尔宾在就协议投票结束后表示,特蕾莎•梅在脱欧谈判中“只考虑保守党的利益”,而非“心系整个国家的福祉”。 一天后,英国议会下院以306票赞成、325票反对的结果否决了工党对特蕾莎•梅政府发起的不信任动议,特蕾莎•梅再次逃过一劫。
 

3月中旬,英国议会举行了一连三天的投票,下议院再次否决首相特蕾莎•梅修订过的脱欧协议,同时否决“无协议脱欧”、否决“二次公投”,并批准向欧盟申请“脱欧延期”。当议员们否决她好不容易从欧盟争取回来的修订版协议后,特蕾莎•梅用明显嘶哑地嗓音表示感到“深深的遗憾”。特蕾莎•梅表示,如果议会能够在第三次投票中通过她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她将辞去首相一职,并不再领导下一阶段的脱欧议程。但在原定正式“分手”的今年3月29日这一天,英国议会第三次否决特蕾莎•梅的协议,英国的脱欧进程似乎回到了三年前的起点。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脱欧陷入僵局的时刻英国又迎来了地方选举。当地时间5月2日举行的地方选举上,对脱欧僵局感到失望的英国选民成群结队地抛弃了特蕾莎•梅领导的保守党。与2015年相比,保守党净失1334个席位,还失去了2个由保守党长期控制的选区。
 

然而,特蕾莎•梅还没有放弃推动脱欧进程。她在5月21日公布了《退出协议法案》修改后的新内容,其中包括二次公投、临时关税同盟等十点修改意见。但这些与欧盟关系更加暧昧的条款让许多原本支持她的计划的议员宣布倒戈。特蕾莎•梅的亲密盟友、脱欧派下议院领袖利德索姆也因此抛弃了她,加入数十位离任官员的行列。在各方不断要求特蕾莎•梅辞职的大背景下,《退出协议法案》显然成为压垮这位首相的最后一根稻草。
 

功过是非凭人说
 

现在,即将卸下首相重担的特蕾莎•梅,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把脱欧这个沉重的话题留给自己的继任者。在过去接近三年的时间里,她艰辛的努力最终落得一场空。这是因为英国脱欧本就不可能,还是她缺乏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能力?或许两者都有,或许她的继任者的表现将回答这些问题。后者的措施要是有效,特蕾莎•梅看起来就越无能。后者的政策要是很糟糕,那么可能脱欧本就是一场不可能的任务。
 

meiyi3.jpg

∧特蕾莎·梅与其丈夫

 

当特蕾莎•梅在2016年的夏季入主唐宁街10号时,脱欧议程仍是一张白纸。没人真的知道脱欧真正意味着什么,会走向何方。除了将脱离欧盟的投票结果外,英国人的设想和目标形形色色,缺乏一致。
 

这也意味着,在英国上下处于思想混乱的情况下,新任首相在脱欧的实质内容和实施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在这段时间,特蕾莎•梅仍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尊重公投结果。但当她阐述清楚了她对英国退欧的愿景时,她却未能在政治上做良好的权衡取舍。在灾难性的大选之后,保守党失去了多数席位,她被困在了自己的失败里。
 

当脱欧协议最终公布时,一个更有才华的政治家可能会劝服更多的听众,并赢得更多国会议员的支持。但是特蕾莎•梅从来都没有体现出这种技巧,她是个严谨的管理者但却缺乏政治魅力,她的对手也从来都不给她发挥影响力的机会。在为获得多数人支持而进行的曲折努力中,她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一次次受挫的脱欧方案,但反转从未到来。
 

对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来说,脱欧是一场艰苦的战斗。缺乏议会支持,外加欧盟的态度顽固,她被迫违背了就脱欧作出的一系列承诺。《华尔街日报》总结了特蕾莎•梅在三年来的四大失误:违背在2020年前不会举行大选的承诺;迫于欧盟压力,在未达成共识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了脱欧程序;对英国议会就脱欧协议的投票权态度始终模糊;未能遵守2019年3月29日这一脱欧期限。 
 

特蕾莎•梅并不应为此承担全部责任,在所有支持或反对她的政党中,几乎很少有人能提出更好的方案。有一些反对者从来都没有放弃留在欧盟的幻想,而在保守党中,像特蕾莎•梅一样真诚想促成脱欧的人也并不多。值得称赞的是,尽管遭遇了巨大的失败,但作为首相的特蕾莎•梅仍然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理解脱欧的意义并为此付出了最多的行动。
 

也许可以让特蕾莎•梅得以宽慰的是,在欧盟问题上折翼的首相不只是她,“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于1990年,梅杰于1997年,卡梅伦于2016年,统统败于与欧盟的关系。

(责任编辑:Mark)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