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日本的校园欺凌


发布时间:2018-12-29 15:19:24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日本是世界范围内校园欺凌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此,日本除了在2013年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之外,还把校园欺凌纳入了教师的评估系统中。

日本是世界范围内校园欺凌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此,日本除了在2013年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之外,还把校园欺凌纳入了教师的评估系统中。

 

 

近日,日本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刺杀案。一名遭受校园欺凌的15岁初中生涉嫌杀害了自己的爷爷,刺伤了奶奶,原因竟然是他不想自己谋杀同学的计划被祖父母得知,让他们感到羞愧。此案件引发了人们对日本社会中校园欺凌现象的新一轮思考。

 

在日本校园剧中,除去青春、恋爱、友情、励志等积极向上的词汇,出现最为频繁的恐怕要数“校园欺凌”(いじめ)了。据日本教育部10月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目前的校园欺凌案件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专家警告说,真实的数字可能更高,因为许多孩子没有胆量站出来谴责折磨他们的人。

 

据调查,截至2018年3月,日本历史以来记录的校园欺凌案件高达41万例,其中,474例被认定为“性质严重”。而这一数字从上一年开始急剧上升,一年内超过9万例。在去年发生的78起严重欺凌事件中,有55起涉及“危及生命的伤害”。

 

日本的校园欺凌:冷暴力排名第一

 

一般人所认知的欺凌通常与暴力相关,“校园欺凌”也常常被当做“校园暴力”来解读。但日本文部省对“欺凌”二字的定义十分明确:“所谓欺凌,就是当事儿童在读期间,与其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其他儿童的言行举止,带给当事儿童心理上或是物理上的影响,并令当事儿童感觉到身心痛苦。”

 

日本校园里发生的“欺凌”事件,通常对受害者的心理和生理施加双重压力。往往是抱团欺负人,即多数人欺负个别人,程度各种各样,当然严重的时候有暴力行为,但更多的时候是心理伤害。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校园欺凌也逐渐演变成言语攻击。

 

日本文部省认为,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有这么五大类:

 

第一是冷暴力:受害的学生被大部分学生孤立,任何活动都遭到刻意排斥。

第二是语言暴力:对受害的学生进入辱骂,威胁,散布谣言等。

第三是肢体暴力:采用殴打、故意碰撞等手段欺凌受害学生。

第四是强迫暴力:强迫受害者去做危险的事情,譬如强迫其去偷东西,欺负别的孩子,或者接受让他蒙羞的事情。

第五是偷走受害学生的书包、强要其钱物等等。

 

在这五大校园暴力类型中,冷暴力排名第一。这些暴力问题甚至向着刑事犯罪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软禁、拿刀威胁、强迫卖淫等等犯罪问题。

 

据了解,在日本,如果一个同学从班级中脱颖而出,那他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同学们强烈欺凌的对象。早稻田大学社会研究学院教授中林美惠子(Mieko Nakabayashi)曾指出,这一现象源于日本些很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那就是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团体中孤立那些在某种程度上与众不同的人。

 

中林美惠子表示,“欺凌在许多国家都很常见,因为并非所有的孩子从小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日本的欺凌情况有所不同。在日本的学校里,一个在某方面与众不同的学生将成为其他人攻击的目标。因此,如果你在课堂上表现得有天赋,或者你是一个太漂亮的女孩,或者你乐器演奏得很好,你都会成为一个目标。日本的社会也是如此,所谓的合群是很重要的。”

 

校园欺凌揭日本社会问题: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前辈都会告诉你:日本校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校园等级构成了校园秩序的重要一环,正如同十分看重等级、辈分的日本社会一样。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极其重视集体的国家,为避免他人厌恶,日本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改进意识。

 

在面临欺凌时,受害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们都欺负我,肯定是我不好”,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一种“不能融入社群的人就是不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在这样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中,那些被欺凌的学生很容易陷入了绝境,并最终用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一切。

 

日本校园欺凌屡禁不止的原因,作为家庭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日本家庭,父母往往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因此家庭内部交流逐渐蜕化。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充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完成了做父母的责任,从而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离婚率不断攀升、家庭暴力增多、家庭关系不融洽等频频凸显的家庭问题,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加上偏颇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内向、自控力差,并产生焦虑情绪,很容易向比自己弱小的人发泄不满,从而导致校园欺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学校过于注重传授书本科学知识,以升学率、高分率为主,忽略了思想道德、心理课的辅导。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日本学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激烈考试竞争、管理主义教育及僵硬的师生关系,使得校园欺凌成为学生释放压力的途径之一。

 

同时,日本校园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校方为了顾及学校的声誉,往往选择能隐瞒则隐瞒,能调解就调解,最终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做法,不仅没能阻止暴力问题的再度发生,而且也容易助长加害学生的暴力倾向,使得他以后在走上社会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最终走进了监狱。

 

公主爱子也不能幸免

 

2010年,日本天皇的孙女爱子公主因在学校受男生欺侮而拒绝上学,当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那一年,8岁的爱子在日本首都东京新宿区学习院小学念二年级。就在临近期末考试前,爱子在学校里被同学打了,而且打她的不是一个人。几个同学用脚踢她的小肚子,使得爱子疼痛难忍,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公主爱子也曾经遭到过校园欺凌

 

这件事情很快闹大了,闹大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爱子是排名第三的皇位继承人,同时还创下了迄今为止皇室成员还没有人遭到过外人殴打的记录。

 

日本舆论为之哗然,不少妈妈们齐声发邮件打电话到学校,义愤填膺。而以“保卫皇家”为荣的日本右翼,更有扬言要铲平学习院,抓出小凶手。

 

爱子随后逃了学,不再愿意去心爱的学校上课。日本宫内厅担心爱子得了恐惧症,还派了心理辅助医生前往探视。撑了6天,在妈妈的劝说下,爱子终于答应再到学校上课,但是必须由妈妈亲自陪同上课。结果,雅子妃成了“陪读”,皇家警卫队更是派出大量的便衣在校内外警戒,防止日本未来的皇后与女皇再遭袭击。

 

日本天皇与皇后在听说孙女被打后心里很难受。为了安抚这个宝贝,特地把爱子请到皇宫内吃了一顿中饭,皇后奶奶还陪她到庭院里摘了小红花。因为爱子的家单独设在赤坂御邸内,没有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皇宫,因此平时要见一次爷爷奶奶,手续还很麻烦,都得通过宫内厅传话安排。所以,请宝贝孙女吃一顿饭,就是爷爷奶奶对于孙女的最大关爱。

 

那么作为父母亲的皇太子和皇太子妃,如何对待自己的女儿被打事件?宫内厅的东宫大夫向公众发表了一份皇太子夫妇的谈话稿。皇太子夫妇在谈话中表示,“这件事让国民们担心了,作为我们父母也感到十分的痛心。”对于是否继续让孩子在这个学校念书的问题,皇太子夫妇表示,学校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今后我们将会和学校进行协商,希望能够找到很好的解决的办法。

 

日本天皇和皇太子夫妇对于爱子被打的问题,最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皇室成员要成为爱民的模范,不能因为这么一件事情而兴师动众。

 

国会立法打击校园欺凌

 

2011年,日本发生了一件震惊社会的校园欺凌事件。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立皇子山中学,有一名13岁的男生因长期受到3名同年级男生的欺凌,如被迫偷窃、吃蜜蜂尸体,把死麻雀放在嘴里,甚至曾被逼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训练”等行为,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

 

这位孩子自杀后,学校和当地的市教育委员会开始推卸责任,认为孩子的自杀与校园欺凌无关。于是媒体全面介入进行调查,最厉害的还有学校的家长会组织,直接对自杀的孩子的同学展开调查、获取证据。最后,学校校长和市教育委员会不得不举行记者会公开道歉。

 

∧日本校园欺凌屡禁不止的原因,作为家庭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事件令当时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也在电视机前留了眼泪。日本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文部科学省制定了防止校园暴力问题的指导方针。2013年6月,日本国会制定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从法律层面来应对和防止日本校园欺凌现象。

 

法案明确了政府、各地方公共团体和学校在防范校园欺凌问题上的责任与义务,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法案规定,当学生因遭受欺凌受伤或长期缺课时,学校必须进行调查以尽早发现欺凌现象,并有义务向被害学生及监护人及时通报。

 

当欺凌行为被认定有可能是犯罪行为时,学校有及时报警的义务;对校园欺凌案件的相关责任,将被追究监控不力的法律责任。同时,法律还规定学校必须设立专门应对欺凌事件的咨询室,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除了立法,日本还建立了上至文部省,下到各地方自治体的教育委员会、学校等各个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文部省作为学校教育的主管部门,在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欺凌现状的基础上,负责敦促和规范各地学校和教育委员会积极应对欺凌问题。

 

各地政府、教育委员会纷纷采取措施,出台了加强心理干预机制、开设24小时咨询热线、编制相关手册等具体对策,力求防患于未然。大阪教育委员会事务局还要求所有职员保证24小时手机开机,以应对突发事件。

 

此外,日本国家财政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防治校园欺凌,且不断增加预算额度。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用于防治校园欺凌问题的预算达到了57亿日元(约合3.4亿人民币),相比2014年的48亿日元增长了约18%。

(责任编辑:Cheryl)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