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马踏飞燕原来一直被叫错 这个真不怪我们


发布时间:2018-05-21 15:55:3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说起马踏飞燕、铜奔马,很多国人都耳熟能详,知道它是一座著名的青铜器。但如果说起马超龙雀,很多人就不知道说什么东西了。但事实上,“马踏飞燕”的正确叫法应该是“马超龙雀”,但大家普遍只知“马踏飞燕”,不知“马超龙雀”,真是假亦真来真亦假。

说起马踏飞燕、铜奔马,很多国人都耳熟能详,知道它是一座著名的青铜器。但如果说起马超龙雀,很多人就不知道说什么东西了。但事实上,“马踏飞燕”的正确叫法应该是“马超龙雀”,但大家普遍只知“马踏飞燕”,不知“马超龙雀”,真是假亦真来真亦假。
 
马踏飞燕原来一直被叫错 这个真不怪我们
 
事实上,关于马超龙雀的叫法一直有很多争议,主要是因为它的名字太多了,除了“马踏飞燕”“铜奔马”,它还被人叫“天马”“飞马”“铜鹔鹴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这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物的称谓被杂乱混用,甚至错误称名。
 
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文化学者牛龙菲表示,他根据西汉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意为行空天马漫步神游星汉银河,风神龙雀蟠蜿蜷曲回首惊视。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里,收录了“马超龙雀”主词条,释文称“后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
 
马踏飞燕原来一直被叫错 这个真不怪我们
 
之后,有专业报道报道为之正名,如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马超龙雀”(非“马踏飞燕”)被定为我国旅游图形标志的消息。,既然之前已经有权威报道为“马超龙雀”正名,为什么还会被误传这么久?这和有些部门未慎用其“真名”有很大关系。
 
比如,文物部门就多用“铜奔马”这个名字;旅游部门一般沿用社会惯用的“马踏飞燕”称谓;在之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上,还有篇关于马超龙雀的课文,但课文的题目却是“马踏飞燕”。如此经过几十年的口口相传,当年官方文件确定的“马超龙雀”的标准说法反而鲜为人知。
 
据悉,马超龙雀是上世纪60年代末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古墓的精品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确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不少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提出,杂乱不一的称谓不利于文化的精准传播,也不能确切表达其中蕴含的中国旅游标志的意味,权威机构应对此做出权威规范说明,以推动文化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共进,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空城)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