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创业少年”之死引关注


发布时间:2018-03-23 12:35:11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茅侃侃在自己写的《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一书中,将创业比作西天取经。“你真的不能指望这些金融机构为你雪中送炭,它们只干锦上添花的事。如果真的有一天突然出现了雪中送炭的投资机构,你要相信,那一定是你的错觉。”

茅侃侃在自己写的《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一书中,将创业比作西天取经。“你真的不能指望这些金融机构为你雪中送炭,它们只干锦上添花的事。如果真的有一天突然出现了雪中送炭的投资机构,你要相信,那一定是你的错觉。”

 

茅侃侃

 

万家电竞CEO茅侃侃曾对创业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创业心态取决于你拿公司当什么,当父母,便要走到最后;当儿女,长大就放手;当情人,三五年一个,别纠结。可见,规劝自己的事他并非不擅长,然而他还是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2018年,以一句“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作为最终结局。

 

1983年出生的茅侃侃,曾与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并受到央视《对话》《经济半小时》栏目的采访邀请,一举成名。在十几年的艰辛创业之后,他却选择在30多岁的年纪离开世界,到底是什么压垮了茅侃侃?惋惜之后,人们在感慨创业维艰。一个少年在23岁时,被推上人生的高点,而此后他的人生便陷入创业偶像预设的宿命,全力以赴ALL IN创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明星创业者少年成名

 

2018年1月23日,80后创业标杆茅侃侃自杀离世,在互联网创业圈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舆论多将茅侃侃自杀的原因归于其最后一个创业项目万家电竞面临的资金困境以及大股东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不仅不给予资金帮助,还阻止茅侃侃自己借钱支撑公司运作下去。但是,茅侃侃个人性格中的很多因素,恐怕也是他最终撑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在茅侃侃的一位朋友看来,他一直为盛名所累。回顾茅侃侃的成名,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生于80年代》那篇文章。那一年他23岁。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反叛少年”,染发纹身一脸不羁,不走寻常路。

 

回顾一下茅侃侃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很多不同寻常之处。茅侃侃出生于在部队大院,酷爱计算机,15岁成为瀛海威时空最年轻的BBS版主 ;17岁的时候,读高一的茅侃侃因为地理会考不及格选择了退学;此后父母把他送到了四川绵阳的一所重点高中继续上学,一年后,茅侃侃再次退学。

 

退学后的茅侃侃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拿下了微软MCP(微软认证专家)、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DBA(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三项认证,当年在全亚洲18岁拿下三项认证的只有两人。此后,他6年换了6份工作。

 

茅侃侃曾经是明星创业者。早在2006年,年仅23岁的他,就因为媒体的报道而与同龄人李想、戴志康、高燃并称为“京城IT四少”,成为大众心中的“创业偶像”。但是与李想、戴志康、高燃不同的是,茅侃侃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他先后参与的几家创业公司,最终几乎都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一家都没有走向成功。

 

而另外三位“IT少爷”的命运看起来却要好得多。李想之后创办了汽车之家,市值逼近100亿美元,又和李斌一起创办蔚来汽车,项目进展顺利;高燃则近年来也进入到投资行业,成立了风云资本,投资包括O2O、消费升级类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投了瓜子二手车这些新锐项目,抓到了风口;戴志康创办的康盛创想如今已卖给了腾讯,而他本人也是闷声发大财,改做天使投资人后,手持市值达2.5亿港元的股票。

 

1983年出生的茅侃侃,曾与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

∧1983年出生的茅侃侃,曾与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

 

相比之下,如今消失很久的茅侃侃却以这种方式回归大众视野,不无唏嘘。据了解,他第一次“创业”是打造“中国首个真人实景数字游戏项目”的MaJoy(时代美兆)公司,他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出席那些让他名声大噪的节目时,他是这家公司的CEO。

 

不过茅侃侃本人认为这不是“创业”而是“工作”,他说,MaJoy是国有企业投资并控股70%的国企,他本人虽然也有部分股份,但他的定位更像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创业者。在这家公司,也因为他对市场判断失误产品定价过高而导致连年亏损。最终,他再一次在董事会上拍案而起,“老子不干了!”

 

此后,茅侃侃先后涉足医疗健康和交通领域,但也没有成功。直到2013年底他踏入电子竞技圈,成为电竞游戏频道GTV副总裁。趁着电竞热的东风,GTV2014年净利润达到了1400万元。

 

但是与投资方的不和,再次导致茅侃侃不得不离开GTV,与上市公司万家文化合资成立了万家电竞。而正是在万家电竞中与投资方再次产生矛盾,终于撑不下去的茅侃侃选择了自杀。

 

业内人士称,茅侃侃在电脑技术方面可能确实有天赋,但是他性格中容易冲动的特质,虽然在他三十而立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来。而他对商业世界的了解不深,也导致了不少判断失误。

 

而他性格中义气的成分,也让他承担了很多本可不承担的责任。他的好友,同为“京城IT四少”之一的李想在茅侃侃自杀后发文说,“茅侃侃是身边好友心中最仗义的那个,没有之一。他永远是第一个出来帮朋友扛事的人,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创业中,他背负了所有属于他以及完全不属于他的全部责任。”

 

所以,在万家电竞面临资金问题而大股东不肯施以援手时,茅侃侃选择抵押自己的房产和汽车为公司融资,但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不是他All-in的心态,公司破产清算,他自己也不必搭上个人资产和性命。

 

茅侃侃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透露,他不善于管理,其实不适合创业,更适合工作。但是“80后创业明星”的光环,似乎让他无法选择。他的自杀,向人们展示了创业的残酷。

 

起底“金主”万家文化

 

2015年与孔德永的相识成为茅侃侃人生的转折点。彼时,后者是万家文化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

 

当时的茅侃侃刚从供职四年的游戏公司鸣鹤鸣和离职,寻找新东家时,曾有多家比万家文化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但茅侃侃最终选择了万家文化。对孔德永的“信任”是茅侃侃选择合作的根本原因。

 

而孔德永控制的万家文化像很多“壳公司”一样,有诸多“前身”,最早名为“庆丰股份”,是无锡的一家棉纺类企业,在2006年一度戴帽ST股,后来经过腾挪打包,用股份转让和资产置换的方式装入了地产和酒店资产,“ST庆丰”变更为“万好万家”,后来又投资成立矿产公司,折腾三年后因亏损而全部转让。

 

特别是当年股市暴跌之后,大量上市公司在2014到2016年初期间收购了一批利润注水的游戏公司,拉升股价。很明显,孔德永选择与茅侃侃合作成立文化传媒公司就是看到了文化行业的风口,但“壳公司”的特质,已经早早给万家电竞埋下了隐患。

 

2015年,茅侃侃和上市公司万家文化成立了合资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当时,万家文化出资460万元,认购46%股份;茅侃侃出资340万元,认购34%股权,而其余3位股东分别出资50万元。此时的茅侃侃,开始小心翼翼地游走于资本与业务之间,频频主动寻求外部融资。

  

与此同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万家电竞的母公司万家文化将迎来“小燕子”赵薇与其丈夫黄有龙的龙薇传媒入主。茅侃侃生前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态称,当时提出融资,与赵薇团队借壳计划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赵薇的到来的确让融资更加顺利。

  

然而,上述事件被证明是一场失败的资本游戏。赵薇夫妇拿出6000万元,企图撬动30亿元的股权收购,最终却因高杠杆引起证监会的注意,并因此收到证监会处罚。万家文化的股价也随之大跌。

  

不得已,万家文化找来主营业务为旅游地产的祥源控股入主。2017年9月,万家文化更名为祥源文化。在这波资本运作中,万家电竞显然受到了很大影响。作为万家文化的子公司,万家电竞与新进入的祥源控股的关系日趋紧张。祥源文化盘算着将处于亏损状态的万家电竞从上市公司体系剥离出去,而万家电竞此时再重新外出寻求融资已非常困难。

 

孔德永控制的万家文化像很多“壳公司”一样,有诸多“前身”

∧孔德永控制的万家文化像很多“壳公司”一样,有诸多“前身”

 

茅侃侃在其生前一份内部邮件中称,祥源文化方面认为万家电竞已不符合祥源文化的发展战略。祥源文化董事封国昌称,万家电竞处于亏损状态,不利于上市公司年度利润目标的实现。对于万家电竞需要的资金,祥源文化认为应尽最大的可能商谈,也可以以较优惠的条件转让大部分股权,但同时要求股权受让方对万家电竞增资。

 

11月3日,祥源文化在晚间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9月万家电竞成立两年多以来,万家电竞管理经营均由茅侃侃及经营团队负责。上市公司作为股东方之一,已全面履行出资及其他各项义务,并利用各方资源积极支持推动电竞业务发展。由于万家电竞各项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经营持续性亏损,且经营管理团队也未能实现新的融资,导致万家电竞经营困难。祥源文化意图指出这才是引发万家电竞问题的根源。

 

但茅侃侃认为,研发公司前期肯定是要亏钱的,并非原罪,至于融资受阻,则是祥源文化要求“在一个极不可能的短时间内,希望有人先接盘老股,再对我们增资扩股的方案做出考虑”。对此,他认为“确实难以做到实操”。

 

茅侃侃2017年的微信朋友圈显示,他一直在与祥源文化沟通、协调,不过并未获得资金支持。“上市公司甚至希望以1元钱转让所有股份给茅侃侃,看到这点你就能想像到他们想‘甩锅’的急切度吧。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财报做好看。”前万家电竞公司COO蔡明说。

 

期间,上市公司还以“公章在你们手里太危险”为由,派财务总监来公司索要公章。“他们的理由就是怕我们借钱,还口口声声说不干涉我们的运营。这是老茅一直不能接受的事情。”蔡明说,“老茅一直跟我说,没见过上市公司这么孙子的,一直说配合,但能配合成这样。他们就是想让公司破产清算。”

  

半个月后,万家电竞因无法支付相关房租、电费等费用,物业在当天晚上对万家电竞的办公场所进行断电,万家电竞进入“暂停经营”的状态。另一边,因员工欠薪,万家电竞60多位员工提起了仲裁。茅侃侃在朋友圈写道:“我可以讲个特别好的故事给媒体,就是讲下上市公司如何换了股东就不履行协议了。如何永远口头支持你然后帮倒忙。二级市场的朋友如果愿意听,我给大家好好讲讲。”

 

茅侃侃称,在不包含离职补偿的情况下,万家电竞欠员工220万元,“如果算上离职补偿不止这个数,算上五险一金,加上正常人员流动,月均人力资源总成本在110万~125万元之间。

 

茅侃侃生前曾透露,万家电竞自成立以来的支出近7000万元,截至2017年11月初,负债超过4000万元。自2015年11月起,茅侃侃通过抵押房产等方式凑出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撑公司运营,至2017年11月,他只剩下十几万元,还要定期还利息。

 

茅侃侃说,更换实控人后上市公司对万家电竞一味想要剥离,直接影响到了潜在投资方的信心。对于这段往事,茅侃侃的合作伙伴、追美互动创始人董默称,“各种手段逼得茅侃侃一直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家透支信用,支撑着公司的正常运营。”

  

茅侃侃曾透露,2007年时自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这不是我自己猜的,而是医院开出的诊断证明上写的。”随着抑郁症的加深,茅侃侃几乎无法正常睡眠。 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抑郁症似乎依旧伴随着茅侃侃的左右。2017年11月21日,他在朋友圈写道:“尝试不靠安眠药,靠啤酒辅助睡眠,结果越喝越醒。” 

 

跌下神坛下后的反思

  

2010年离开MaJoy后的空闲时间里,茅侃侃在朋友的劝说下写了两本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和《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

 

他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个创业者其实都是英雄,无论是非成败,就如同每一段婚姻都是美好的过往,无论是否分崩离析。然而人的心理总是这样,特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不冠以“神话”二字就没人会往下看。这往往需要我们读者更加理性,因为看了太多的神话,往往就会自以为是那孙悟空,却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西游记,最后,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茅侃侃死亡事件后的第二天,前央视主持人,“创业教母”王利芬在微博上发文称,因在公众号文章《茅侃侃的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角》一文阅读量达到了10w+,远超于预期,于是“先高兴一下”,顺便“推销了”自己的公众号,并配上自己大笑的照片。此举引得骂声一片。

 

2017年11月8日,茅侃侃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在提及自身的处境时,他表示:“我觉得比我惨的是员工和其他股东。”采访中始终未对万家文化“金主”孔德永有一句怨话,更多是表示赞赏。

 

他注重小事里看人品。2015年,茅侃侃与孔德永谈成立合资公司事宜时,他发现孔德永作为年长者却能在每次商谈时体现出对二次元文化认识的加深,并会用纸笔记录,这些小事也是茅侃侃最后舍弃了给出更高条件的新文化(300336.SZ),而选择了业务正谋求转型的万家文化的促成因素。

  

在赵薇收购计划破产后,孔德永将赵薇、黄有龙方面的资金全数退回且未追讨违约金。茅侃侃从孔德永身上也看到了江湖情义的一面。在媒体记者多次采访中,他对孔德永一直较为欣赏,从没说过一句怨言。

 

茅侃侃是一个在大院长大的北京人,言语和状态自然地呈现出直率、洒脱的特质。实际上,对于万家电竞的创业经历,茅侃侃进行过较多的反思。他坦诚道,“我知道我性格的短板在哪,我创不了业。”

  

“其实我从第一次创业以后,就不太想要创业,我想打工。所以后来那几次创业都是朋友拉着我去的。”在2009年左右,茅侃侃差一点进腾讯工作,腾讯给出了有吸引力的条件,但是需要茅侃侃经常出差,他认为自己“离开北京就受不了”,于是拒绝了那次成为打工者的机会。他的随性也体现在他初中毕业时,家人希望他去澳洲,如同他的很多同学一样去国外念书,待七八年,拿到外国居民身份后回国,但他也没去。家人还提出希望他去当兵,他也没去。对于没有去腾讯和没有去念军校做文艺兵,他坦诚“着实遗憾”。

  

而继续创业,茅侃侃很清楚,“江湖情义真正用到生意上不是好事。”“从风险评估角度来讲,赵薇收购万家文化的计划破产后,我就不该做下去,就应该跑路,或者带着产品走,或是跟老总谈一个解决方案,把这件事完美地解决掉。”但是他没有。

  

茅侃侃也反思过自己“比较要面子”这一点。“我性格不太好的一点是我跟孔德永我俩合作,他这边是上市公司,如果我能把一些东西谈得更明确一点的话,这个事情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茅侃侃也反思过自己“比较要面子”这一点

∧茅侃侃也反思过自己“比较要面子”这一点

 

茅侃侃转述一位认识了十几年的律师对他的评价,“在该谈条件的时候什么也不说了,死要面子,当感到被侵犯了底线时,才会跳脚。”2017年10月底及11月初,茅侃侃在朋友圈里披露了与祥源文化方面的沟通细节。

  

茅侃侃看重万家电竞,对于这次创业寄托了事业感。他向相关记者提及过两个细节。他没有在万家电竞进行过报销,他的想法是“公司没利润的时候我不会花公司的钱去做事情。”万家文化旗下女团公司由茅侃侃方面负责,他提及女团有一次集体去日本的花费也是由他个人来负担。

 

他反思道:“这是否会让员工认为公司很有钱。”反省归反省,茅侃侃也略显无奈道:“我一直有这个毛病,到现在改不了。就算接下来的合作,即使刻意去注意了,也很难(改)。”

 

《中国企业家》杂志《生于80年代》的那篇文章的编辑申音在茅侃侃离世后写了一篇《一个创业者的非意外死亡》。文中写道,23岁暴得大名,一言一行都成为时代标志。对茅侃侃来说,成功不是努力的奖赏,而是必须的证明。

 

那么什么又是成功?王朔曾说过,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众人知道吗? 再看看2005年跟茅侃侃这波京城四少一起登上中国商业舞台的视频英雄。

 

土豆的创业人王微曾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优酷网的创始人古永锵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创业前曾是搜狐的CFO。2012年王微讲土豆卖给了优酷,他选择了离场。2015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优酷土豆后,古永锵也选择了离开。

 

关于中国的视频业,因为长期的亏损,铁打的视频业,流水的CEO。不是古永锵、王微们不优秀,大势如此。来去已是常态,多半都是身不由己。

 

申音在《一个创业者的非意外死亡》文章中写道,“每一个创业者都以为自己理解茅侃侃,大家都有同样的冲动,同样的压力。但我们恐怕很难理解,一个年纪轻轻突然飞上人生高峰的他,怎样给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如何跟自己对话的。”

 

《生于80后年代》的编辑程苓峰在《一个记者对一个亡者的交代》文章中写道,前天我问茅侃侃的一个好朋友,茅侃侃为什么会自杀?他是这么回我的:“侃侃多次创业背后的都是有大老板或大股东,这种结构注定了会有些责权利不清楚的问题。他做CEO要对下全负责,但实际架构里他又不是大老板,常常弄成夹心饼干的状态。”

 

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后再成功的人比比皆是,马云、史玉柱、王兴等更是多次跌倒多次爬起来,但少年得志的茅侃侃,似乎并没有做好大器晚成的准备,也没有做好与这个世界死磕的准备。

(责任编辑:万仞)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