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全球最大“无人码头”洋山开港 实现全自动化智能管理


发布时间:2017-12-11 13:58:24    来源于:大公网

摘要:大公网12月11日讯 拥有智慧“大脑”,依靠绿色“心脏”,全球最大规模“无人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12月10日正式开港试运营。据悉,该码头不仅规模全球居冠,自动化程度世界最高,还拥有多种类中国自主研制的核心设备,首次让内地全自动码头装上“中国芯”。在开港仪式上,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洋山港四期的建成和投产,实现了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的跨越升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港口建设由“建”造向“智”造挺进。

大公网12月11日讯 拥有智慧“大脑”,依靠绿色“心脏”,全球最大规模“无人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12月10日正式开港试运营。据悉,该码头不仅规模全球居冠,自动化程度世界最高,还拥有多种类中国自主研制的核心设备,首次让内地全自动码头装上“中国芯”。在开港仪式上,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洋山港四期的建成和投产,实现了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的跨越升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港口建设由“建”造向“智”造挺进。

  

堆场布局巧妙 效率大幅提升

 

洋山四期自动化作业堆场总面积达94.5万平方米,是整个四期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但与一至三期工程平均900米的陆域纵深相比,四期工程的堆场面积要小得多。而这,得益于全自动化码头方案的采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作业线与码头垂直布置并采用高密度堆垛方式后,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与深水岸线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集装箱在港内运输距离的最短化。

  

而针对运量结构和装卸特点,洋山四期的自动化堆场装卸设备采用无悬臂、单悬臂、双悬臂三种轨道吊,无悬臂箱区和带悬臂箱区间隔混合布置。据介绍,无悬臂轨道吊可在箱区两端与水平运输设备进行交互,而悬臂式轨道吊在具备无悬臂轨道吊所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直接和位于自身悬臂下的水平运输设备进行交互,让现场作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目前这一模式在全球的自动化码头中是独一无二的。

  

洋山四期位于东海大桥以南,地处整个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码头前沿自然水深大部分在11至15米。此次洋山四期,共建设了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预计将助推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TEU(标准箱),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九大港口的吞吐总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在开港仪式现场,数十台红白相间的岸桥、轨道吊依次排开,巍然矗立在东海的波涛间。记者获悉,目前,码头上已经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AGV)将投入开港试生产,而这些码头装卸的主力军,均包含了“中国智慧”,购自上海振华重工,并运用了现今最前沿的技术。

  

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例,作为船舶装卸作业的重要运输载体,洋山四期的AGV除了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外,还支持自我故障诊断、自我电量监控等功能。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许力表示,“通过无线通讯设备、自动调度系统和地面上敷设的6万多个磁钉引导,AGV可以在繁忙的码头现场平稳、安全、自如地穿梭,并通过精密的定位准确到达指定停车位置。”他指出,由于采用了电力驱动,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及堆场装卸环节还完全消除了尾气排放问题,环境噪音也得到极大改善。

  

自动监控调整装卸作业

  

不仅如此,由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TOS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则成为了洋山港四期码头的“大脑”。记者了解到,TOS系统覆盖了自动化码头全部业务环节,衔接上海港的各大数据信息平台,可以提供智能的生产计划模块、实时作业调度及自动监控调整,高效率地组织码头现场生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TOS还可以实现桥吊边装边卸作业,这也成为其最大的优势。

  

上海港吞吐量连续七年全球第一

  

在日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同时,上海港国际班轮航线遍及全球主要航区,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了密切联系。2016年,上海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964万标准箱,占总量35%。

  

“一带一路”沿线占总量35%

  

其实,早在2010年,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907万标准箱,一举超越新加坡港,成为全球第一;2011年更飙升到3174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大关的港口,并一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至今。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