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国债转股计划进展远逊预期


发布时间:2017-10-19 13:16:36    来源于:FT中文网

摘要:中国将逾1500亿美元公司债转化为银行和其他投资者股权的计划的推进速度远低于预期,因为银行和公司质疑此类交易的益处。瑞银(UBS)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宣布的1.04万亿元人民币(合1570亿美元)的债转股计划中,银行迄今仅执行了1429亿元人民币(合216亿美元)的交易,占总数的13.7%。

中国将逾1500亿美元公司债转化为银行和其他投资者股权的计划的推进速度远低于预期,因为银行和公司质疑此类交易的益处。瑞银(UBS)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宣布的1.04万亿元人民币(合1570亿美元)的债转股计划中,银行迄今仅执行了1429亿元人民币(合216亿美元)的交易,占总数的13.7%。

 

在一些交易中,实施的股权投资规模仅占最初宣布规模的一小部分。例如,瑞银数据显示,在山西焦煤(Shanxi Coking Coal)与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签署的250亿元人民币的债转股交易中,只有20亿元人民币债务已被转为股权。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倡债转股计划,认为它是帮助陷入困境的行业(尤其是煤炭、钢铁和基础设施)中的国有企业在周期性低迷阶段生存下来的手段。

 

分析师们表示,它将减轻借贷人的偿债负担,让企业有更多资金为了重振业务而投资,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但也有一些人批评中国政府去年发起的债转股计划,称该计划加剧了道德风险,让濒临破产的公司过于轻易地逃避了债务。债转股计划将银行债权人转变为困境中的放贷对象的股权投资者。

 

政府规划者挑选公司参与该计划,后者随后宣布交易的大致框架,最后才会敲定细节。然而,随着谈判的进行,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发现了交易安排中令人不快的内容。债务人发现,随着钢铁和煤炭价格自2016年初以来稳步上涨,它们的业务有所改善,因此不再迫切需要减少债务。

 

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学家罗念慈(Chi Lo)表示,债权人怀疑债转股计划能否伴随有意义的重组或管理层变动,以提高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债权人怀疑,它们改革转股企业的能力有限,从而限制它们的利润增长,进而限制这些股权的潜在回报。分析师们表示,一旦银行成为股东,政治因素可能限制它们重组企业的能力,尤其是在重组涉及到裁员的情况下。人们担心,资不抵债且无法盈利的公司将会撑下去。

 

中国四家主要国有坏账银行之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单位信达证券(Cinda Securities)董事长张志刚今年早些时候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从最近一轮的债转股来看,银行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银行如何充分行使股东角色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就是转股工作总是停停走走的一个原因”。此外,罗念慈表示,一些人还质疑债转股的意义,因为它往往只是将资产从银行转到由银行管理的表外资产管理公司。他说:“债转股本质上是将国有所有者的标签从银行改为资产管理公司,而没有进行认真重组的动力。”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