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把脉金融开活血化瘀药方 支撑中国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17-07-21 14:16:06    来源于:FT中文网

摘要:路透北京7月20日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确保上半年远超预期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把脉金融并开出活血化瘀药方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显然不仅仅是为下半年召开的十九大开篇布局先做注脚,更是为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维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护航舰。

路透北京7月20日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确保上半年远超预期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把脉金融并开出活血化瘀药方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显然不仅仅是为下半年召开的十九大开篇布局先做注脚,更是为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维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护航舰。

 

无论是对市场担忧的金融,地方债务风险点,抑或是仍处下行周期中的中国经济随时要应对的各种不确定性,金融工作会议都给出了明确答案:经济去杠杆,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并提出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强化金融监管,强调党管金融,改革现有金融体制,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就像此前对房地产市场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样。”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投行高层称。

 

他提到,此次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的提法就是大力要发展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市场,而这也是经济去杠杆的重要方式,因为中国杠杆率最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国企,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这对金融领域而言意味着经营模式的改变。

 

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66.6%,同期中国实体产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0.4%。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56%。比较而言,国企,尤其是央企的资产负债率是比较高的,高于实体产业的平均值,更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因为银行的资金更愿意贷给国企和地方政府,只有能拿到钱就能成为市场赢家,这也造就了一批资金掮客并通过各种方式在各类资本金融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甚至通过此种方式造就了中国一批通过掌控资金成就的首富。

 

“而这些被掌控的庞大资金实质上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玩着'钱生钱'的游戏。这也是为何虽然央行不停释放流动性,但资金成本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该位人士说。他坦称,因为高压反腐的大环境使得权贵和资本结合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获取资金渠道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近期资本市场上风波不断,甚至一些企业频频出售资产以降低负债。

 

今年以来深陷舆论漩涡的中国企业此起彼伏,上月中国大型保险公司--安邦保险集团发表声明称,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集团经营状况一切正常。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热点的万达集团稍早因市场传监管层排查包括其在内的五家企业的授信及融资风险经历债股双杀。其后中国房地产商融创中国(1918.HK)公布以631.7026亿元人民币收购大连万达商业旗下酒店资产及文化旅游项目。

 

周三(7月19日),融创中国、富力地产(2777.HK)和万达商业发布联合公告称,三方同时分别签署转让协议,万达商业将北京万达嘉华等77个酒店转让给富力地产,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等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91%股权转让给融创房地产集团。两项交易总金额637.5亿元人民币。

 

中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表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

 

**金融回归本源,降经济杠杆迫使资金脱虚向实**

 

相较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四梁八柱改革方案,四中全会搭建的依法治国理念框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显然是先将堵塞实体经济的金融肠梗阻打通,让金融回归本源,为十九大最终确定“人选”后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条件。

 

申万宏源宏观的分析师李慧勇、王健的解读报告称,假如说此前两次会议的主基调是改革创新的话,这次会议的主基调明显转向监管。与前几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相比,对于创新的提法明显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化监管、防范风险,金融发展从数量转向质量。

 

他们表示,与市场猜测的强调金融去杠杆不同,会议更强调从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强化金融机构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主动化解金融风险主要仰仗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防范经济杠杆风险;二是降低国有企业杠杆,来化解企业杠杆风险;三是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特别是这次会议强调对地方政府债务要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可能会较好地改变过去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状况,避免地方政府债务的乱扩张。中国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此前介绍,截至到2016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15.3万亿元人民币,其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已经依法发行的政府债券10.6万亿,另一部分是截至到2014年底的存量债务搞了三年置换,有一部分没有置换完,是4.7万亿。

 

**上半年成绩单虽亮丽,背后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本周一公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远超市场预期的数据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更为今年下半年将要召开“十九大”做了良好铺垫。不过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就可以高枕无忧。面对金融领域风险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强,必须格外小心,审慎管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人民日报的评论显然对将要防范的风险给了更明确的定义。

 

事实上中国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以及汇市、债市大起大落后,资本市场的动荡也波及到实体经济。严密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保险市场风险、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切实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显然也是中国当下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屡屡让市场担心的地方政府债规模,尽管中国官方屡屡表态从审计情况看,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经济向好势头更加稳固。但面对以形形色色以各种地方融资平台出面新借的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黑洞到底有多大,这无疑是中国需要防范的“灰犀牛”。

 

中国审计署此前公布的报告显示,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有的还违规举债。至2017年3月底,审计的16个省、16个市和14个县本级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余额,较2013年6月底增长87%,其中基层区县和西部地区增长超过1倍;7个省、6个市和5个县本级2015年以来,通过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形式,违规举借的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债务余额有537.19亿元人民币。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虽然政策表述上看对地方政府约束措词严厉,一位中部地级市的财政局长坦称,“如果上面领导逼着你借债呢?我们这里现在进行南水北调提升区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省、市都要求县区借债,限期完成,下面能不听吗?”他无奈地称,不听就摘帽。该地从今年开始包括地方政府债都在增加,今年是60多亿,三年要有140多亿。

 

至于资金来源只能通过国开行,农发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走贷款方式解决,这些银行借款都是政府兜底,用土地收益还款,或者政府购买服务。“我们区有土地,能整理出5,000多亩,大体上能平衡。都是预算内的需要,还不了就展期呗,反正都是国家的钱。”他称。(完)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