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议事


发布时间:2017-06-05 09:58:1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频出的“丁义珍式”现象呼唤问责

频出的“丁义珍式”现象呼唤问责

 

据《春城晚报》报道,日前,云南昭通市彝良县一个高挂在墙上的意见箱引来网友一片吐槽声。自打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了后,“丁义珍式”现象就不断被曝光,从郑州社保局、株洲火车站派出所等地的窗口,到四川简阳、云南昆明的公交站牌,再到云南昭通的意见箱,可以说无奇不有,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丁义珍式”现象早已有之,也一直为老百姓所抱怨。但由于一些公务人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不仅高高在上,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更缺乏一颗敬畏人民群众的心,根本不把人民群众当作服务的上帝,才使得他们对身边的种种“丁义珍式”现象视而不见。换言之,现实中的“丁义珍式”现象至今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根子在于一些公务人员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泊,对群众的利益麻木不仁,对这种“病”光靠喊口号和空洞的说教根本治不了,而是需要“达康书记”体验式教育和“瑞金书记”的铁腕式究责。 

 

大学生整容热,只是对现实职场的提前迎合

 

近日,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整形美容热潮,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走进美容整形医院,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面试加分,近几年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别的群体,他们当然都有花钱购买医疗整形服务的权利。作为未来的职场新人,大学生群体一度被寄希望于带来“改变”。但实际上,他们却早早地屈从于职场那套异变的“潜规则”和“恶趣味”。很显然,在普遍的就业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大学生们身上的实用主义取向,已经取代了原本的怀疑精神与理想情怀。正所谓“适者生存”,毕业生们急切地增加各种求职筹码,实在是人之常情。大学生们,没能理所当然地成为未来职场的潜在变革力量,而是过早地以“准职场人”的身份自我要求、自我形塑,这多多少少令人遗憾。

 

鸟巢慈善骗局,为何这么多人深信不疑

 

据北京晨报报道,近来又出现了一个新骗局——一个叫“慈善富民管理委员会”的微信群宣称鸟巢要开慈善富民大会,来京参会者交通食宿费可报销,还可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如此好事儿让不少中老年人跃跃欲试。虽然北京警方已经辟谣,但仍有不少各地中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

 

所有的骗子万变不离其宗,利用微信群行骗是一大发明。随后,根据中老年人群体聊天的特征,行骗者在微信群中发表很多吸引他们兴趣的说法方式。此外,人性往往更看重短期可见的收益,骗子通过发展下线给少量现金红包的方式,不断引发受害人的新鲜感和满足感,让受害人对此乐此不疲,不知不觉地带领更多亲朋好友进入圈套之中。毋庸置疑,受害者们已经彻底被骗子成功洗脑。在闭环的微信世界里,这样无理性的紧密圈层充满魔性,对外界的信息输入具有极强的抵抗性。这一现象,值得所有的儿女们警惕。如果我们不去争取父母的世界,父母的世界就会被其他信息占据。

 

女儿嫁老外,“老了谁照顾”不该让老人崩溃

 

据《广州日报》报道,10年前,女儿到美国留学,如今,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作为要挟,但效果不大。只有一个女儿,辛苦将她培养成才,却嫁到了美国去,也不回来,老人感到了崩溃,称“我们老了谁照顾?”而有这样的疑问的不只是一两个老人。

 

女儿嫁到了美国,自己跟着女儿去美国不太现实,因此,老人后悔当初送女儿出国。其实,这样的“后悔”太自私。至于养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养儿养女儿防老”,一方面自己要走出去,通过各种路径实现“自我精神赡养”,可以老有所乐,可以自己玩得快乐,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从制度层面给予那些“空巢老人”以帮助。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人如何养老?老人需要精神赡养,但精神赡养的主动权也可以由自己掌握。 “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这本不该成为问题,也不是儿女独自承担的问题。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去解决去完善。

 

“医疗难题娃先知”如何破题

 

据媒体报道,年轻父母们最怕孩子生病,只要有点小病小灾,全家都要大动干戈。北京市大多数社区医院都缺少儿科医生,即使是感冒咳嗽这种小毛病,也要到二甲以上医院,或者直接到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就医。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医疗压力倍增。

 

最难实现在家门口看病的,是儿童。成人不管患什么病,至少能到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打一转”。但儿童不同,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没有儿科,就连民营医院也基本不设儿科。儿童即使患一点小毛病,多数也只能到大医院就诊。这说明,最难实施分级诊疗的其实是儿童。涉及儿童医疗,还有其他问题。譬如,哪科医生谁最缺?看病费用自付比例谁最大?都是儿童。可见,最能感受到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是儿童,可谓“医疗难题娃先知”。因此,应该考虑给予儿童更高的医保福利,培育更多儿科医生,并促使儿童医疗向基层发展,在医保、医药、医疗三方面,给予儿童更优厚的待遇和政策,让儿童优先享受到医改红利。

 

山东家暴案最多,就能说山东人爱打老婆?

 

最近有个律师,利用人工智能系统,统计了从2014年到2016年全国法院公布的一审涉及家暴内容的94571份离婚判决文书。该统计发现,山东以8205件家暴案稳坐榜首,河南以6986件夺得第二,湖南以6930件位居第三。其实,“山东人最喜欢打老婆”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前几年,网上就曾经广泛流传着一个所谓的“十大打老婆地区排行榜”,山东排在榜首。

 

这次“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数据,试图为这种想象涂抹上科学的外表,颇具有迷惑性。但仔细看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这些数据说的其实是“家暴案件的数量”,而并不是“家暴人数”。有些地区,由于认知、文化、警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暴受害者选择隐忍,没有选择报警。实际上,越是容易忍气吞声的家暴受害者,越容易选择不报案。所以一个省的家暴案数量,很可能只是意味着,这个省的受害人比较有自我保护意识,或该省处理家暴的警力系统比较完善。无论如何,家暴案件数量和实际家暴人数不能轻易画等号,也不能简单与地域挂钩。

 

谁为万吨“被报废”的储备粮负责

 

针对媒体报道的“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官方微博5月8日回应称,由于2010年个别地区灾情较重,收购的部分小麦品质不符合国家要求……2014年6月,该批小麦经有关部门组织定向拍卖销售后,寄存粮食的金硕公司因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拒不出库。

 

这里面的“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具体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金硕公司还是中储粮光武分库,都曾对那批粮食的处置向上级做过请示、反映、协调,但是那批小麦仍然没获善终。基本能看出,这不是某一家的事,而是涉及多方。整件事情中,有可能存在一连串失职、渎职等职务或经济犯罪。显然,这场“部门打架、粮食遭殃”的闹剧,伤害的是国有资产,是公众利益,势必要有人为“万吨粮食报废”负责。更重要的是,针对此次事件的善后,一定要有一个管理制度“重建”或者“修复”的工作。再发生类似的矛盾或冲突,不能让公共财产遭殃了。

 

爱校情结不该是一场交易

 

近日,一则微博爆料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这条微博配图是一张山东英才学院某班级的群聊截图,同学们被通知要收取16块钱的费用,其中的10块钱,注明是每一个毕业生必须要交给学校的捐款。也就是网友们热议的“爱校费”。爱学校吗?爱就来十块钱的。一些学生就感叹道:难道我对母校深沉的爱就值十块钱吗?

 

高校向毕业生强制收取10块钱的“爱校费”,金额并不算高,但其于法无据,依然难逃乱收费的罪名。尽管涉事高校表示“会回馈毕业生”,但其与毕业挂钩,更像是一种强买强卖。事实上,高校逼迫毕业生向母校捐赠“爱校费”,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学子本该对母校饱含感激之情,但如此作为将拉远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表达“爱校”之情并不应以在毕业前夕给学校捐款多少作为衡量标准,而是要看毕业生走上社会之后在内心对待昔日母校的态度和感情。相反,学校要为毕业生做好毕业服务工作,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才能真正赢得毕业生的心。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