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规模重审避难申请 遣返阿富汗人遭谴责
发布时间:2017-06-02 14:28:00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德国的难民问题近年来受到欧洲甚至国际舆论的关注。在连续两年接纳了上百万难民之后,德国开始采取强硬遣返的措施,同时宣布要大规模重新审核近两年的避难申请,不合格者将被剥夺难民居留权并遭遣返。但由于诸如阿富汗等战乱国家仍频遭恐袭,向这些国家遣返难民的做法受到民间的抵制和舆论的谴责。
德国的难民问题近年来受到欧洲甚至国际舆论的关注。在连续两年接纳了上百万难民之后,德国开始采取强硬遣返的措施,同时宣布要大规模重新审核近两年的避难申请,不合格者将被剥夺难民居留权并遭遣返。但由于诸如阿富汗等战乱国家仍频遭恐袭,向这些国家遣返难民的做法受到民间的抵制和舆论的谴责。
乱发难民居留 重审涉及10万人
德国政府5月31日宣布,即将开始大规模重新审核近两年处理的避难申请,不合规定者的居留证将被取消。这一决定的直接起因是今年春季曝光的一桩丑闻:德国的一名现役军人伪装成来自叙利亚的难民,结果获得了避难居留,每个月还有400多欧元的难民补助金。此人后来交代说,他混入难民中的目的是,在发动恐怖袭击之后,把反恐调查引向难民,旨在挑起排外和种族仇恨。此案调查显示,上述军人不懂阿拉伯语,只会说有限的法语,便能冒充叙利亚基督教徒而获得难民居留。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局的警觉和舆论的愤慨,难民居留的发放审核也因此受到质疑。2015和2016两年间,德国接纳的难民总数超过100万,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不得不作出回应。德国表示,重新审核的避难材料涉及声称来自十多个国家、年龄在18岁到40岁的难民,在德申请避难的时间上溯到2015年。媒体估计这次重新审核涉及10万人。
遣返阿富汗学生引发冲突
据德国之声报道,纽伦堡一所技术学校5月31日发生了学生和警察激烈冲突事件,起因是当局试图将一名阿富汗籍学生送往遣返中心。德国向战乱国家遣返难民的政策本已引起广泛争议,而此次警民冲突则使争议进一步激化。警方将上述20岁的阿富汗青年从教室带走并试图送往遣返中心时,引发了该校数百名学生自发性的抗议活动。9名警员被打伤,5名示威者在冲突中被拘留。警方使用了催泪瓦斯和出动警犬,示威者则向警方投掷玻璃瓶,并封堵警车前进路线。社交媒体上学生自发抗议的消息迅速广泛传播,更多人加入示威行列共同前往市中心的移民局继续抗议。不过,移民局前的示威集会没有再发生暴力冲突。冲突事件发生后,纽伦堡警察局宣布将对警方这次的执法行动进行评估和讨论。在脸谱网上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警方强调,这位阿富汗学生此前就已经得到遣送通知。据报道,此人已在德国生活4年,同校师生普遍认为他很好地融入了德国社会,前景看好。
德国政府将阿富汗部分地区定性为“安全原籍国”,从而为遣返阿富汗难民铺平了道路,这一政策引起广泛争议。迄今为止,德国已出动5架飞机将总共106名遭拒绝的避难申请者遣返阿富汗。原定5月31日出发的遣返难民航班,因喀布尔发生严重恐袭而被临时取消。反对党、教会以及民间团体纷纷呼吁政府,鉴于阿富汗的紧张局势,应重新审视遣返政策。纽伦堡社民党籍市长乌尔里希·马力说:“将一名学生从教室里带走,这种做法是无法接受的。”
当地一名基督教主教在脸谱网上写道,应将这一事件作为一个“警示信号”,认真反思遣返政策。天主教会的尤根·阿尔特谴责巴伐利亚州执政党基督教社会联盟,认为基社盟的遣返难民政策已经完全脱离了该党的“基督教”和“社会”宗旨。始终主张实行严格移民政策的基社盟,则为其遣返政策进行了辩护。巴伐利亚内政部长赫尔曼表示,喀布尔炸弹袭击事件非常可怕,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应终结遣返。
(责任编辑:朱逸)
近期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