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德之间的投资大门打开了吗?


发布时间:2017-05-27 14:55:50    来源于:FT中文网

摘要:尽管去年中国和许多国家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中德两国的贸易额仍然增长至1700亿欧元。截至目前,德国对华投资依旧保持稳定,与其他欧洲国家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2016年中国对德国投资急剧增加,主要用于收购德国科技企业。而90%的德国对华投资仍集中在绿地投资。

尽管去年中国和许多国家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中德两国的贸易额仍然增长至1700亿欧元。截至目前,德国对华投资依旧保持稳定,与其他欧洲国家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2016年中国对德国投资急剧增加,主要用于收购德国科技企业。而90%的德国对华投资仍集中在绿地投资。

 

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德之间蓬勃发展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李克强总理下周访问柏林期间的重要议题。而习近平主席7月对德国的访问,也将彰显两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继续密切合作的努力。两国关系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然而,其基础仍然是蓬勃、开放的经济关系。

 

如何更好地开放本国市场,接纳对方投资,正越来越成为中德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议题。其中原因良多。随着全球价值链变得愈加复杂,投资流动对于贸易往来有着直接影响。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高科技行业的竞争力。收购高科技企业是提升单个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中国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令人晕眩的发展速度:2016年,中国所收购德国企业的资产总价值,比上一年增长了20倍。有人表示,德国对华投资额极大(约600亿欧元),因此,对中国企业突如其来的收购浪潮如此担忧,不免言过其实(例如中国企业收购库卡机器人公司和其它高科技企业),甚至有人认为德国的保护主义趋势有所抬头。但此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所有中国收购交易均未遭到德国政府阻拦。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在德投资将在三到五年内超过德国在华投资。这一结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2017年的前四个月,中国企业收购资产价值超过了35亿美元,速度几乎与2016年持平。2016年全年,中国企业收购的德国资产价值超过了100亿美元。

 

收购体量本身并非问题所在。问题在于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利用了德国这个世界上最开放的投资市场之一。然而,如果回看中国经济的重要行业,人们会发现:中国对外部投资的限制并没有解除,在一些重要领域,限制程度甚至有所提高。

 

服务业:中国最重要但又封闭的领域

 

服务业如今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1%。德国以制造业大国著称,而服务贸易与投资实际上对其经济繁荣至关重要。德国的服务业出口额超过2500亿美元,远超汽车业出口。不幸的是,中国服务业中利润最高的行业大门紧锁。电信、媒体以及大部分国内物流业务,如邮政和相关服务,几乎完全封闭,以使中国企业在外国竞争对手面前受到保护。这一点几乎没有变化的迹象。

 

在银行和保险业,外国企业被完全边缘化。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仅过1%。而在保险业,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增至约94%。外资参与程度如此之低,几乎是中国独有的情况。法律方面的投资障碍很大,而且近四十年来未曾有变化。外资保险公司被迫以少数股权比例加入合资公司。

 

外国单个投资者在一家中资银行所购股份不得超过20%。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每个省的分支机构和子分支机构都需要单独的执照。收购银行股权比例即便低于法律门槛,也须经多个部门批准,并且审批可能无故通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任何法律解决手段。对于外国投资者的严格控制并非仅限于银行,而是中国投资框架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中国投资官僚机制如此庞大的原因之一。

 

当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最终清除了这些障碍在中国营业之后,其业务范围与本土竞争对手相比,也受到了严重限制。据经合组织估计,服务业对外资的限制所导致的竞争缺失,可造成相当于向中国消费者额外征收了25%的税。在德国,这些重要的经济行业不受任何投资限制,没有扭曲竞争的股权上限和业务范围限制。如果企业以保护消费者为由要求办理执照,只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政府就必须予以批准,否则企业可以向法院上诉。

 

中国制造业:诸多领域限制外资进入

 

汽车行业:多年未变的限制措施:如果中国没有在制造业大量投资,就无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出口国。虽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已有所增强,但却没有相应地提高开放程度。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汽车制造。近四十年来,中国规定,所有的外资原始设备制造厂商必须以少数股权比例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这一规定依然存在。中国还规定,外国制造商只能加入最多两个合资企业,这一规定也没有改变。最近中国一些举措略微放松了对一些供应商的限制,但并未改变整体趋势。中国的汽车行业仍然牢牢地处于国家控制之下。未来开放投资的举措,也可能严格限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

 

高科技机器、IT和其它高科技产品:新的限制在即

 

在高科技机器和IT领域,传统上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相对较少。但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而且不幸的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在许多欧洲和德国企业看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的一份总体规划,目的在于在几乎所有重要的高科技领域,帮助本土企业从外资企业手中夺取市场份额。最近中国向外界保证这并非规划目的所在,但未见任何后续行动。

 

在IT领域,我们看到,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安全防范正在受到更多限制。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互联网。许多网站在中国仍然被禁,包括一些对商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国外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平台,被禁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去。中国新的网络安全法对于关键的IT基础设施实施了严格的控制。除了侵入式的安全审查之外,新的法律规定还包括服务器本地化、所有客户和关键公司数据在中国国内储存、使用中国制定的IT安全解决方案,以及将源代码、加密密钥和解密方案交给相关部门。

 

中国政府眼下对于“关键基础设施”的定义,比预期中更广泛,如果继续发展,可能成为外资在中国IT行业投资的最大障碍。这些政策和规定使得人们对“工业4.0”的前景提出质疑。“工业4.0”意在以数字化推动制造业革命,可能成为中德两国未来在机械行业最重要的投资与贸易领域,而目前中国对IT行业的限制性规定,并没有对“工业4.0”下的任何投资存在例外。而德国那边,则简单明了:德国对于制造业投资没有任何限制,只有一个例外——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投资,即军用制造业。该领域约占德国工业的1%。

 

规则背后的规则:“购买国货”政策

 

对于有意义的外国投资而言,即便没有正式的投资壁垒,也并不意味着所有障碍都被清除。以迅速增长的高利润医疗器械行业为例。直接禁止或限制外国制造商的规定很少,然而,有很多规定使得竞争环境对中国本土制造商更为有利。中国政府要求公立医院购买“本土”医疗设备,而公立医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医疗设备采购方。

 

这就将所有的外国品牌设备排除在外,甚至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的设备。在食品行业,也有类似的大力推动客户“购买中国本土产品”的政策。中国政府似乎正在尝试打造一个三层等级结构,顶层是中国本土产品,中间是外商投资、中国制造的产品,底层是外国制造产品。而在德国,没有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定,要求客户“购买国货”。

 

未来将如何发展?

 

结论就是,中国在所有最重要的投资领域,都设有重大的法律或实际限制。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在这些最重要的行业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的重大举措。相比之下,中国在德国的投资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我们需要看到中国在为投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方面取得更快进展。如果那些言论能够付诸实践,中德两国真正的“双赢”关系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