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最新研究发现梦游其实是一种求生本能


发布时间:2017-03-30 16:26:12    来源于:今日美国

摘要:斯坦福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4%的成年人都曾有过梦游的经历。实际上,梦游的比例也在增加,部分由于药理性辅助睡眠的使用逐渐增加——尤其是安眠药。

斯坦福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4%的成年人都曾有过梦游的经历。实际上,梦游的比例也在增加,部分由于药理性辅助睡眠的使用逐渐增加——尤其是安眠药。

 

一般来说,梦游的情节都是无害的,比如一位伦敦市民似乎有着专业画家的天赋——但却只有睡着之后这种才能才会上线。

 

有时候,梦游也会很危险。梦游者处于非理性的状态,期间他们有可能伤害自己和他人。有些极端的例子,比如2009年有个美国少年从卧室八米高的窗台跳下。

 

为什么有人会在睡着之后陷入有攻击性的状态?“梦游”其实不算个准确的术语,一项研究显示,原脑参与情绪反应 (在边缘系统) 和复杂运动 (内皮层)的区域仍然处于活跃的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难说是梦游还是醒着。这种活动的特点是脑电图 (EEG) 会检测到的 “α 波” 模式。同时,控制理性和记忆的额叶皮层和海马区域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其典型的功能无法执行,这一般体现为“三角波”模式。似乎梦游发生在大脑无法完全从睡觉切换到睡醒的时候——像是困在了半梦半醒的边界。

 

“大脑的理性部分仍然处于准睡眠的状态,未能发挥其控制边缘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机能,”意大利神经科学家尼诺·诺比利(Lino Nobili)解释称,“所以此时的行动更像是被求生系统支配的,是处于应激反应的状态。”

 

(责任编辑:岳未央)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