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德国叫停智能“娃娃”的启示:信息安全必须从娃娃抓起


发布时间:2017-02-21 12:58:26    来源于:欧洲时报

摘要: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尽享科技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烦恼。近年来,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网络违法犯罪日益严峻。以中国为例,过去的2016年,中国警方就查获非法获取的各类个人信息307亿条。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称,一条贩卖个人信息的黑色利益链条已经形成。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尽享科技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烦恼。近年来,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网络违法犯罪日益严峻。以中国为例,过去的2016年,中国警方就查获非法获取的各类个人信息307亿条。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称,一条贩卖个人信息的黑色利益链条已经形成。

 

报道中,在一个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里,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叫卖。只要付费,公民的身份户籍、家庭住址、银行资产,甚至其本人精确到50米以内的实时位置都能被轻松查到。更为可怕的是,不法分子只用一个普通的手机号码就能将所谓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扒得一丝不剩。换言之,这个时代的你我,不分男女老幼,都在“裸奔”。

 

2月20日是中国农历新年之后众多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在很多家长准备的新学期学生用品中,拥有定位、打电话、远程录音等多重功能的智能儿童手表再次成为必备用品之一。离开了家庭的监护,父母们最担心的依然是孩子们的人身安全。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拐卖儿童”的信息更是让许多父母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恐慌心理。所以近年来主打“安全、防拐”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也就成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标配”。

 

然而,能随时知道孩子位置的不光是家长,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黑客。许多智能手表存在严重安全漏洞,极易遭到黑客攻击。央视记者曾做过相关的实验,安全测试人员利用智能手表的安全漏洞,只要得到父母的手机号,便可破解该手机号关联的孩子的儿童智能手表,从而获取全部行走路线,窃听通话等。

 

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能利用相关数据对家长的判断进行干扰,从而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导致财产损失。因为普通消费者很难对黑客篡改后的号码进行识别,孩子也只能通过家长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如声音等进行判断。此外,由于儿童智能手表通过厂商服务器与家长手机进行绑定,用户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上,若数据传输和服务器存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就可能使家长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受到侵犯。

 

鉴于儿童智能手表使用过程中的争议性,目前有的学校已禁止学生把智能手表带入校园,或建议学生不要在学校使用智能手表。

 

看似人畜无害的“我的朋友凯拉”玩具娃娃被德国紧急叫停。(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网报道,德国互联网监管部门17日将一款能够上网并与人交流的智能玩具娃娃拉入黑名单,原因就是这款名为“我的朋友凯拉”的玩具娃娃可能遭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侵犯使用者隐私。研究证明,黑客可以通过蓝牙装置入侵这款玩具,从而获取孩子及其家长的谈话内容。

 

报道称,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负责人约亨o霍曼说:“物件内隐藏摄像头或微型电话就能够传输信号,从而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传递信息,这侵犯了人们的隐私……‘凯拉’玩具娃娃在德国已被禁止,这是为了保护民众。”对此,联邦网络管理局17日将“凯拉”玩具娃娃列为“非法监听装置”,要求已购买的家长将其销毁。如果零售商继续进货,或持有者没有永久切断其无线网络连接功能,将面临罚款。

 

除针对“凯拉”玩具娃娃,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还在声明中说,还将“检查其他交互式玩具,如有必要,将采取进一步行动”。欧洲消费者组织欢迎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的决定。欧洲消费者组织负责人莫妮克o霍延斯说:“如果相关玩具,如这种发声玩具娃娃,能够被黑客用来监听或与孩子对话,就必须禁止。”

 

与德国相比,中国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显然更为严峻。尽管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也走出国门同亚美尼亚、英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就共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但政府层面的努力显然未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紧张形势。保障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更多需要的还是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需要司法保护、企业责任、公民意识等全方位一体化地联动。更为重要的是,保障信息安全,树立安全意识,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的世界原本就该“天下无贼”。

 

(责任编辑:Camille)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