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新能源汽车骗补激起千层浪


发布时间:2016-12-13 14:30:27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我们没有‘骗补’!”在中秋节假期,一些车企负责人不断对外澄清新能源汽车“骗补”的传闻。宇通客车、安凯客车等上市车企甚至接连发公告与声明,对“骗补”传闻予以辟谣。而这一系列“骗补”传闻起源于一份有板有眼的名单。

“我们没有‘骗补’!”在中秋节假期,一些车企负责人不断对外澄清新能源汽车“骗补”的传闻。宇通客车、安凯客车等上市车企甚至接连发公告与声明,对“骗补”传闻予以辟谣。而这一系列“骗补”传闻起源于一份有板有眼的名单。

 

完整骗补名单泄露,共涉72家车企

 

9月8日,财政部曝光5家典型车企“骗补”,并开出了罚单。与此同时,一份名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的名单,在汽车行业和媒体圈流传。有消息人士称,其源自相关部门的内部统计。

 

这一名单按照地区、企业名称、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车辆数量合计、金额合计等类别对93家汽车企业进行了详细地数量和金额统计,其中21家企业的统计数字为零,而另外72家车企涉嫌不同数量和金额的骗补行为,其中涉及车辆共计76374量、涉及骗补金额达到92.7亿。

 

除了已经公布的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之外,72家涉嫌骗补的企业几乎涉及包括一汽系、东风系、北汽系、上汽系、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

 

而据中汽协公布数据,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万辆。这也就意味着,涉案车辆总数超过去年总销量的1/4。另外,从财政部曝光案例来看,客车是“骗补”重灾区。因客车售价高,更多为行业客户,因此“骗补”行为更容易暴露。

 

在这份流传名单中,几乎国内所有的主流车型以及各类商用车企业都“上榜”。也就是说,按照这份传言中的名单,国内几乎近半车企都存在着“骗补”的行为。就此,传言泛起,一发不可收拾。包括媒体以及车企都希望能够对这份名单予以“证实”或者“证伪”。

  

实际上,这份涉及72家骗补车企的名单是否会随后公布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骗补的处罚和补贴政策的调整尽快尘埃落定,因为补贴政策迟迟没有出台,新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的销量受到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部分地方的商用车市场已经停摆。”上述企业高管进一步表示。

 

但是,在这份名单中的车企们尤其是深陷舆论漩涡的客车企业,已经等不起权威的正式名单。面对来势汹汹的传言,一些企业例如安凯客车、力帆股份、宇通客车等率先发声。

   

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根据骗补表格形成的网络版的分析不准确,尤其是突出主流国企和乘用车企业的问题,对很多企业的正面形象有伤害。

 

同时,他呼吁,相关部委尽快公布完整的名单。“从核查结果看,我个人担心网传报告的核查结果不利于新能源车的乘用车化发展,报告被误读会有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则在公开场合表示,不了解该名单出处,“有可能是财政部专员到地方审查时向上汇报的名单,名单里的企业是否能定性为违法、违规还有待核查。” 

   

大面积骗补背后的“江湖”

 

网络盛传的骗补数据上看似太过明显的“大跃进”,引发业界哗然。包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以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内的部分专家和行业人士,都开始表达担忧。

 

在媒体对新能源骗补报道刊发中,来自新能源汽车一线的爆料者详细解析了通过虚假改装、电池重复使用、关联交易等在内的多种骗补伎俩,一年就能“赚”1亿的惊天骗补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骗补跟家电骗补可不是一个级别,家电补贴一台冰箱最高补300元,一辆新能源客车最高补贴60万,整个行业涉及的可是几十亿、几百亿的资金,如果真有骗补行为,那可不是小事。”在骗补报道刊登后,某部委汽车产业司主管直言,新能源骗补的严重性将远超家电补贴风暴。“如果水清见底,投石只可激起一圈涟漪,自会迅速恢复平静。

 

但如果表面一潭静水,实则积满淤泥,一石下去,则污垢自会统统泛起。”某汽车业内人士也表示,新能源是国家战略产业、财政补贴大户,彻查之下,必然会牵连出远超预期的黑幕。

 

那么新能源汽车为什么出现大面积骗补呢?业内人士称,除了部分企业的道德问题以外,主要是政策不合理造成的。这次公布的几家企业都是生产大客车的企业,因为大客车初期规定按照长度补贴几十万,地方再配比,一辆长度6-8米的大客车,补贴比成本高。然后企业的选择就是多生产,假生产,多申报拿补贴。一些人甚至为了补贴不生产,空手套白狼。

 

据悉,还有一些正规企业(绝不限于上面公布的四家),赶在补贴到期前申报,生产销售慢慢来。产品卖不卖的出去没有关系,补贴比成本高就已经盈利了。这个问题不仅仅大车有,小车也有。小车这次没有公布,实际上乘用车是按照行驶里程补贴的。

 

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当年制订政策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政策制订的补贴标准过高,超过了制造成本,同时对车辆使用情况无监控,对造车资质控制不严,造成鱼龙混杂,一拥而上分食补贴利益。而且,因为标准制订的不够科学,出现了劣币淘汰良币。例如,越是造好车,车价扣除补贴难以销售,无利可图;越是造差车,关联方销售,赚的盆满钵满。   

 

补贴退坡势不可逆

 

今年以来,受骗补“阴霾”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车”)最新公布的数据,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仅增长36.9%。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增长111%。而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3.4倍。

 

对于增速放缓,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都是骗补惹的祸,此前中汽协对今年汽车定的70万销售目标可能进行调整。目前,2016年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尚未出台,国家科技部 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称,预计近期会出台。这将会拉动未来几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会好于上半年。王秉刚认为,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是必要的,但中央加上地方补贴,补贴力度偏大,尤其是地方补贴多了,可适度下调补贴幅度。

 

针对这次客车成为“骗补”的重灾区,崔东树建议减少公共领域示范补贴,减少客车补贴。客车领域补贴浪费资金严重,示范效果不明显。不会有消费者坐过电动公交、坐过高铁,回家就买电动轿车。这逻辑说不通。

   

目前补贴的示范意义并不会有扩散效果,只会搞得市场混乱。尤其是这次的骗补风潮的“有牌无车”行为,实际是不排除有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绩而协同甚至是鼓励企业作假上牌,谋取地方政绩,因此应该慎重搞这样的公共领域示范运行,把有限的财力放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因此,崔东树建议,加大乘用车私人市场的推广。在他看来,私人市场推广是相对规范的,消费者会综合考虑实际使用价值而购买,这也是汽车强国的目标。“我们的政策过度强调商用车的推广而打压乘用车。”

   

同时,崔东树称,减少地方补贴干扰,打破地方保护,调整地方补贴的方向,让地方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国家做好购买补贴,地方补贴不要绑架国家补贴,实现差异化分工。

 

真正的市场竞争登场

 

靠政府补贴终究将成为历史,众多车企正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战略布局和转型,寄望抓住市场的发展契机,尤其是网络约租车的放开,进一步激活了新能源车市。

 

比亚迪内部人士谈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步退坡,甚至未来补贴全部取消,这对比亚迪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比亚迪加快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应对当前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为抢占广州市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车企纷纷闯入广州投资设厂,其中比亚迪在广州与广汽集团成立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继今年准备交付300辆新能源客车投入广州公交后,今年全年计划再售新能源客车2000辆。而北汽在广州投50亿元建华南汽车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为30万辆/年,随着广州增城工厂投产,正向广州市场发起猛攻,本次一次性交付近2000辆新能源汽车。

 

面对“过江龙”的紧逼,广州“本地虎”广汽集团也在加快步伐。广汽首款新能源车GA5 PHEV在去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1000多辆。广汽乘用车今年内还将推出GA3S PHEV(首款A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GS4 EV(首款纯电动SUV)和GS4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三款新能源车,未来五年将推出至少7款新车,进一步完善传祺新能源车型的布局。

 

盯上广州新能源市场的不仅是传统车企。云杉智慧9日从北汽购买数百辆新能源汽车,将通过滴滴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约车业务。云杉智慧副总经理彭湘文说,该企业将在广州重点开展充电桩建设和车辆租赁运营。据悉,由杉杉股份投资的云杉智慧,正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个环节切入,在车辆租赁等板块未必能立即盈利,但关键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中起到探路的作用。

 

不仅国内车企加速对新能源市场的争夺,大众、丰田、奔驰、宝马、现代等跨国车企巨头,都已陆续公布了未来几年在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规划,这些大多未借到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东风”的劲敌,欲在真正的新能源市场较量中与自主车企一较高低,不过,也并不排除合作的可能。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