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政策落地 催热二胎经济


发布时间:2016-09-23 10:26:09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正如蝴蝶效应一般,其有可能带来的变化或机遇才刚刚开始。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距离这一政策落地已有半年之多时间,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正如蝴蝶效应一般,其有可能带来的变化或机遇才刚刚开始。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也被称之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新政的实施,除了会给我国的人口结构带来影响之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同样备受关注,市场将其称之为“二胎”经济。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引起各方关注,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资本市场对这一人口政策迅速作出了反应。某证券分析师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短期内将直接刺激母婴医疗、儿童用药、奶粉、母婴生活用品、玩具、婴幼儿教育、儿童服饰、MPV汽车八条主线的消费需求。

 

长期来看,将为整个经济提供劳动力供给,提高潜在经济增长动力。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渐落地,一些新老行业正在释放新的信号,以迎合当下以及未来新的市场需求。

 

专家:放开单独二胎是刺激中国经济的最好办法

 

“中国即将到来的生育小高峰让人兴奋,背后更深层次的经济影响同样值得庆祝。婴儿潮可为消费导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动力,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人口专家表示。

 

根据中国此前公布的三中全会改革决定,政府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从表面上看,这与现行的“双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只是略有差别。但中国富裕的城镇地区将明显感受到这一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根据分析,目前在中国城镇地区育龄家庭中,大多数都将符合生育两个孩子的条件。

 

多数人口专家预计,新政实施之后每年将多生100万-200万婴儿。最初几年这一数字可能还会更大,因为之前被压抑的生育需求将得到释放,大龄夫妇也要抓紧行动,以避免错过生育年龄。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梁建章表示,乐观估计的话,实施新政的最初几年每年将多生200万-300万婴儿。如果完全放开限制,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到300万-500万。

 

那么,如何计算生育新政的影响呢?很难完全精确地估算,不过可以粗略计算一下。根据上海社科院2005年的一项调查,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人民币48万元,其中包括食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这些成本这些年增加很快,不过我们可以将这个数字用作基线估计。假如中国未来五年多生1000万婴儿,那么未来15-20年,中国人为了抚养孩子要多支出近5万亿人民币,而且这可能还是个保守估计。

 

投资者已经推高了那些将受益于消费者支出增加的公司的股票,包括纸尿裤制造商和婴儿配方奶粉企业。同时,随着更多家庭将有两个孩子,中国人可能还要换大房子、买更宽敞的汽车。另外,像保险、订立遗嘱等方面的服务也将得到提振。孩子多了,就更需要为财富和继承做打算。

 

除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这一头衔,同样也是携程网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的梁建章说,如果预期未来对房子和汽车的需求上升,投资产能可能比原来大10%到20%,企业现在就要开始采购,这对很多行业都有提升。这比其它手段都好。因为目前中国的问题是进一步投资没有回报,而投资“人”是最好的回报。用教育投入去养孩子,20年以后其对社会有贡献,所以教育是投资也是消费。

 

当然,不少家庭将对养两个孩子带来的额外经济负担持谨慎态度。中国政府也表示,将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短期内扎堆生孩子的情况。但还是有很多城镇家庭可以承受这个负担。在孩子身上加大投资可能意味着银行存款将减少,或者其它方面的花销要被压缩,比如高价手提包或者房子不能再买了,但很多人认为这是值得的。

 

在媒体报道中,一位待产二胎的王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她说要是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她的家就完美了。王女士说,比起再买一套房子,她更愿意再生个孩子。她说:“虽然我们不指望养儿防老,但如果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人生莫大的乐趣。”

 

二孩经济升温:相关行业火爆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申请单独二孩的家庭仅有145万,占具备资格人群的13%,相当于在我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10%不到。而从某证券公司测算的一组数据来看,在全面放开二孩后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增加5212万左右新生婴儿。

 

自第5年开始,每年新增新生婴儿数量为480万左右。以4000万至5200万左右的保守数字作为假设,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元粗略估算,二孩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亿元至1600亿元。

 

保胎育儿药品成“抢手货”。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医药电商在孕前、助孕产品类的销量和访问量,也出现了涨幅明显的趋势。根据健客网提供数据,今年二季度环比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二孩相关女性用药的销量涨幅为66.9%,访客数涨幅为45.3%。男性助孕用药的销量涨幅为39%,访客数涨幅为51%。

 

其中,女性孕前用于补充叶酸、多种维生素的单品涨幅最为明显,如金斯利安的销量涨幅为90%,爱乐维的销量涨幅为71%。有助于精子生长的男性助孕产品的销量也有了明显上涨,如金水宝胶囊的销量涨幅也高达64%。

 

“二孩政策放开后,带来的直接利好是相关类产品销量的上涨。从长远来看,未来医药电商在家庭健康方面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预计这将是一个和养老产业一样庞大的产业市场。”健客网CEO谢方敏称。谢方敏还透露,随着未来二孩政策的后市影响,未来将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并逐步扩展在儿科等移动医疗方面的投入。

 

产科挂号提前一周仍一号难求。7月31日是王小姐每周要去天河人民医院例行产检的日子,“要很早去,现在人很多,上次去晚了,就等了好半天。”王小姐称。据了解,不仅准妈妈产检经常要排队,就连一些知名的妇幼医院的产科门诊都一号难求。

 

王小姐表示,虽然其建档的医院是个小医院,但产检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是每月去产检一次,虽然每次去要排队,但那时候感觉还没有多少人,一般等五六个人就到自己了。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周要去检查,人多了很多,去了几次都是十多个人在排队,有一部分应该是刚刚怀孕或者准备怀孕的。”王小姐透露。在另一家产科医院负责做B超的护士夏女士也透露,现在做B超的孕妇一天多则上百人,“有时,光是叫号,嗓子都叫哑了。”医院护士称。

 

随着二胎政策落地,保险公司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如果是二胎,那么您购买一份生育健康险非常有必要,其中包括了流产营养金、先天畸形保险等多个险种。”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一名崔姓销售人员,热情地向前来咨询的客人介绍生育健康险。

 

虽然生育健康险此前就有,但头胎夫妻主动购买的并不多。该销售人员表示,如今随着二胎政策出台,不少中年夫妻决定要二胎,而这部分人群恰恰属于怀孕风险较高的人群,最近主动打电话询问的人不在少数。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阳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保险公司近期也纷纷开始推广相应的保险产品,怀孕险、流产险、先天畸形保险等近十种,保险金额从100多元到近千元不等。

    

育儿嫂月嫂价码齐看涨。“二胎政策肯定会增加对于月嫂、育儿嫂、催乳师等家政人员的需求,市场的用人缺口会更大。”北京爱侬家政负责人表示,近年因供不应求,月嫂、育儿嫂本来就身价一路看涨。今年春节后有经验月嫂月薪,已涨到了8000元左右。随着二胎政策出台,新生儿增多,月嫂、育儿嫂的工资进一步看涨。

  

“受年龄影响,想要二胎的家庭不会等待很长时间,明年春天也许就将迎来婴儿潮。”该负责人预计,一年后北京就将出现家政用工的新高峰,为此爱侬家政加大了对于月嫂、育儿嫂的培训,并着手联系部分已经回乡的月嫂,希望能通过高薪酬让她们早日返京。

  

孕妇装、奶粉、婴儿推车、玩具、纸尿裤、童装……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相关产业都将迎来“利好”。在随机调查中,不少企业都表示,将着手进行准备,以期能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奶粉的销量会增长20%左右。”一位海外婴幼儿奶粉代理商坦言,他已将信息传递给国外企业,希望对方能够增加产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供应力度。

 

“二胎”经济竞争重“量”更要重“质”

 

“国家刚刚宣布二胎全面放开,券商的朋友马上挖掘二胎概念准备明天做多,但坐在旁边的期货朋友,马上默默地打开电脑,全仓挂出了橡胶的空单。”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在网上和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的一段话,其背后折射出新政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有机构预测,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实施后,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市场机遇期。

 

但是,业内人士表示,新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竞争,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很好地抢得二胎经济带来的巨大蛋糕,或许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法宝”和“武器”都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应该说所有参与“二胎”经济的市场竞争者都必须要重视的就是质量。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从去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到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145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目前申请“单独二孩”再生育数量稳定在每个月八九万对。考虑到全国单独夫妻总量约在1100万对,申请再生育的比例仅在13%左右,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整体生育意愿走低的现状。

 

换言之,与“一胎”相比,“二胎”的生育数量并不会大规模爆发,也意味着老百姓会对“二胎”的生育质量更加看重,必定也会对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和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迈入“新常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消费需求方面,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对于婴幼儿用品来说,作为家长的消费者,显然对其质量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企业、行业还是依靠“数量”和“规模”的老路去挖掘“二胎”市场,恐怕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只有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才能更好地抓住消费者,赢得“二胎”经济的新蛋糕。

 

应该说,随着我国整体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的婴幼儿用品以及“二胎”经济相关产业,都能提供很好的产品和服务,但同时也要看到,与国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相比,我国在很多行业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也使得在“二胎”经济这样一个开放的市场,中国制造和服务更要走“以质取胜”之路,抓住机遇提质升级。一方面,在已经具有优势的产业方面,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更加个性化、优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相对不具有优势的产业上,要提高质量安全水准,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力争在新的竞争中有所突破。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