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无安全感何以安生


发布时间:2016-06-12 09:50:3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近来,一位朋友时常心绪不宁,原来不久前他所在小区意外发生火警,险些酿成大祸。

近来,一位朋友时常心绪不宁,原来不久前他所在小区意外发生火警,险些酿成大祸。

    

早上8点左右,6楼一户人家突然浓烟滚滚,短短几分钟里,一幢30层的住宅楼已经弥漫令人窒息的烟雾。

   

 楼内顿时一片惊慌,人们纷纷从消防通道夺路而逃,几个胆小的女孩吓得哭了起来。所幸火情很快被消防队控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由此造成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

    

据这位朋友说,在匆忙逃下楼的过程中,他脑海里闪现的都是美国911事件的画面。在从十几楼跑到6楼火情最严重的楼层时,尽管他用湿毛巾捂住嘴鼻,仍然感觉呼吸困难。他说,如果在那里多滞留一些时间,恐会坚持不住昏迷过去,想到这一点,至今后怕不已。

    

后来才弄清楚,出事的套房属于群租房,起火是由于室内电路老化引起。类似的群租房已是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其管理混乱,设施老旧,人员复杂,成为引发危及社会安全的严重隐患。

    

岂止群租房不安全,看看周围,不安全的坑坑洼洼遍地皆是。

    

走在路上,可能莫名地被汽车或助动车撞倒;到饭店用餐,一条鱼一只虾说不定就被勒索数百上千元;在妇幼保健院生产,才呱呱坠地数日的婴儿,突然就被人贩子抱走;接个电话办个银行卡,冷不防就遭遇电信诈骗;一不留神买了个理财产品,无端就掉进了骇人听闻的庞氏骗局;外出旅游,到处是强行购物的骗局,不买那些假货可能数小时被关在某个无人知晓的地方不让走;上百度查个医疗信息,又被无处不在的莆田系医院坑蒙拐骗弄得家破人亡······

    

令人不安的是,种种不安全变故并非客观原因造成的偶发事件,而是一些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蓄意所为。近日,媒体报道“江西余干重金求子诈骗村,5千人签不诈骗承诺”,将中国的“诈骗村”现象再度推入公众视野。在去年11月1日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中,7个地方被列入第一批重点整治地区——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和广西宾阳、河北丰宁、福建龙岩新罗区、江西余干县、湖南双峰县、海南省儋州市。由于“诈骗村”面广量大,屡禁不止,该项行动不得不延长至今年底。

    

这就是严峻的现实。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确保满足全体成员的这种需求,那就根本谈不上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一个丧失安全感的地方,生活中便会处处充满焦虑、不安、恐惧、猜忌、怀疑,没有信任和谐,没有互助友爱,乃至没有安身立命之地。

    

安全感是任何社会不容有失的最后底线。所谓成功人生、幸福追求、美丽梦想、国民福祉,都以恪守这一底线为前提,底线一破,所有社会成员的安全均将不保。

    

可是,在中国“诈骗村”里,他们的口号是反社会反道德的“以骗不到钱为耻”,诈骗完全成为明目张胆的产业链。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产业链决非只存在于“诈骗村”,似乎已波及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领域,致使得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常年陷于恐慌包围之中,惶惶不可终日。这该如何是好?

 

(责任编辑:诸晓)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