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再见,肖钢


发布时间:2016-03-15 10:28:09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多次传闻的肖钢下课终获证实。2月2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原农行董事长刘士余出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现任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肖钢卸任。

多次传闻的肖钢下课终获证实。2月2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原农行董事长刘士余出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现任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肖钢卸任。

 

肖钢自2013年3月17日接替郭树清执掌证监会,至今不到3年。期间A股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最高曾在2015年6月12日创下5178点的最高点,之后出现暴跌,在市场跌至3300点一线时,证监会组织各方力量救市,包括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券商等机构动用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参与救市,不过由于市场杠杆率过高,一旦开始下跌就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快速急跌,救市资金也悉数被套。截至2月19日收盘,上证指数已跌至2800点一线。

 

此间市场对于证监会的各种政策颇多不满,包括史上最短命政策熔断机制、IPO注册制的迟迟不推等。而证监会内部也出现了包括副主席姚刚、主席助理张育军、投保局局长李量等多位局级以上官员被调查。

 

在肖钢身处火山口的1000多个日夜里,他曾六度陷入下课传闻,一头黑发早已白头。他是历史上任职第二长的证监会主席,却可能是被嘲被骂最多的那一位。尤其从去年股市大跌到今年年初股市遭遇的4天4次熔断,两次提前结束交易,更是引发了段子手们空前的创作热情。

 

有评论表示,尽管市场对肖钢表达过诸多不满,并认为其应对股市发生巨幅波动负领导责任,但这似乎过于苛刻,有所不公,这并非完全是肖钢一个人的错。其中既有行政干预主导股指的功利目标,有国内股市杠杆过高,也有美元加息预期、资本外流等因素。但股灾是如何发生的,却是肖钢为代表的监管者以及所有股市参与者,包括每个投资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肖钢任内主持操办的查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以及IPO重启、沪港通推出等,都表明他并不是平庸无为。当然,去年证监会数名高官落马,股灾中多名大佬遭遇调查,他也有责任。

 

随着肖钢卸任,有接近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肖钢有可能赴任央行担任副行长,级别仍为正部级,“但不排除还有变数”。《华尔街日报》则援引知情官员透露,中国政府还计划任命一位受到高度评价的省级官员为国务院秘书长,协助中央政府处理广泛的经济事务。预计肖钢将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成为这位官员的手下。

 

严惩欺诈上市

 

回顾肖钢任内近三年,借新一代领导人大刀阔斧施展反腐与改革的新政之际,他很快在业内树立了铁腕治市的形象。肖钢上任后不到两年,便成功砍下三板斧:严惩欺诈上市,解开IPO魔咒,推行沪港通。

 

2013年4月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的严厉查处,这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非常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

 

当天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连续披露了包括万福生科、青鸟华光、SST华塑、海联讯、绿大地等4家公司被立案调查及后续处罚执行的最新进展。其中,万福生科案的进展无疑是市场焦点。

 

证监会对万福生科案的定性是“造假手法隐蔽,资金链条长,时间跨度长”。此次案件涉及300余个个人账户,多达667卷15万余页的材料,调查对象分布在四省市的数十个县乡村镇。证监会调查组对上市公司和三家中介机构同步开始调查。

 

4年半的时间里,万福生科虚增营业利润2.1368亿元。

 

5月10日,证监会宣布了对“创业板造假第一案”万福生科的处罚措施。平安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并“没一罚二”,共被罚7665万元;万福生科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追究刑事责任;相关人员包括当事保荐人、会计师、律师被撤销资格,终身市场禁入。

 

最强反腐风暴和最严监管

 

肖钢任职期间,证监会系统迎来史上最强反腐风暴,同时也迎来了证监会史上最严监管。在其治下,证监会系统落马官员最多、级别也最高,市场上则有以中信为代表的“国家队”人员和徐翔为代表的私募力量被司法机关带走。

 

2015年11月13日,证监会“二号人物”姚刚被查,曾经的“发审皇帝”从高位落马。姚刚是迄今为止证监会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是去年10月底中央巡视组进驻证监会以来落马的首位官员。

 

此前的9月16日,被誉为“股市就火队长”的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也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自2014年以来,证监会先后落马的官员包括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发行监管部处长李志玲、发行三处处长刘书帆、原行政处罚委主任欧阳健生等官员。其中,刘书帆曾为姚刚的秘书。

 

与此同时,证监会高层面临人事震动。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决定免去庄心一的证监会副主席职务,任命李超为证监会副主席。此后的10月30日,国务院任命方星海为证监会副主席,接替原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根据分工,方星海主要分管国际部和会计部。

 

除了证监会自身官员不断落马之外,2015年6月中下旬以来的股灾也牵出中信证券等多位高管落马,证券市场一时人人自危。

 

8月25日,媒体曝光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等8名高管涉嫌违法从事证件交易活动,已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连自带“红色背景”的中信证券都被协助调查了,市场普遍惊讶之余,看到的更是证监会的最严监管。

 

11月1日,泽熙资本控制人、“私募老大”徐翔因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带走。

 

伴随着股市波动,证监会也迎来史上最严监管。2016年1月1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去年罚没款金额54亿超此前十年总和1.5倍。特别是2015年10月23日,证监会拟对12宗操纵证券市场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并开出年内最大罚单20亿元。其中,针对A股市场中股价飙涨7倍的“妖王”特力A,证监会对吴某乐、深圳市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罚单便高达12.837亿元,接近13亿元。

 

打破IPO暴跌魔咒

 

以往大盘逢IPO必跌,但无论谁坐在证监会主席位置上,IPO重启都是迟早的事。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能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此时,A股IPO停摆已超过一年。

 

IPO重启的消息一出,A股不出意料地开始大跌,从2200点以上,一路大跌至1984附近。这次IPO重启,也引发奥赛康控股股东疯狂套现事件。

 

针对市场的强烈反应,2014年农历春节前,肖钢邀请10位市场人士座谈。会上,肖钢表示,重启IPO并没有受到任何方面的压力,完全是证监会的主动行为;目前IPO中融资规模和老股减持的比例基本上是7∶3,奥赛康是过分极端的标本。

 

2014年4月15日,IPO重启的消息再次传出,市场也毫不例外地再次大跌。于是,市场各路人马特别是场内投资者再次怨声载道。

 

IPO如何平稳重启,已成为肖钢必须迈过去的坎。

 

2014年6月18日,IPO再次正式重启。这一回,证监会吸取了1月份新股发行过急的教训,明确表示: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

 

这一透明规划让市场各方吃了定心丸,在管理层考虑市场承受能力,放缓新股发行节奏下,新一轮IPO重启后,大盘也出人意料地没有大跌,而是稳在了2000点附近。

 

而呼声最高的IPO注册制也在肖钢的推动下在酝酿推出之中。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草案明确,在相关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拟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该决定的实施期限为两年,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这是注册制落地的第一步。

 

此外,证监会还在2014年4月10日批复开展沪港通试点,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股票交易正式开始。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栽倒熔断机制

 

在肖钢当政期间,A股从2014年下半年起逐渐走出一波大牛市,但是随着2015年的那场股灾,使得他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2015年6月15日至9月17日,沪指从5178点快速跌落至2850点,创造了历史最大跌幅,A股先后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每一桩都可以被载入史册。成千上万投资者被强平,无数资金在股市中化为乌有,直至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进场,一行三会以及国资委、财政部、公安部等多部门介入,这些都成了投资者不可磨灭的记忆。

 

2015年7月4日,证监会暂缓IPO发行,直至11月6日宣布重启。

 

肖钢在今年初召开的2016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反思称,这次股市异常波动充分反映了中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必须深刻吸取教训”。

 

这场股市巨幅波动,证监会掌门人肖钢被骂不作为,成为众矢之的。加上2016年初熔断惊魂,其受到来自市场的更多质疑。

 

早在2013年8月份,“光大乌龙指”事件之后,肖钢便一直在寻找可以控制风险底线的制度。此时,国外的“熔断机制”进入其法眼。

 

2013年8月29日,肖钢主持召开了一场针对光大乌龙指事件后续处置及加强监管的讨论会议,上交所正式被要求开始研究熔断机制。同年11月28日,肖钢又在“上证法治论坛”的演讲中首次公开提及熔断机制。

 

至2015年夏天爆发股灾之后,监管层开始加快脚步推出熔断机制。2015年9月6日,证监会发布通报称,“下一步将弥补监管漏洞,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严格管理和限制程序化交易,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规范股票融资业务。”出人意料的是,上交所、深交所与中金所在次日即联合发布《关于就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此举标志着熔断机制正式进入读秒阶段。

 

2015年12月4日,三大交易所对外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阀值,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然而,新年首个交易日,1月4日,A股便两次触发熔断提前87分钟收盘。7日,开盘仅12分钟,沪深300指数暴跌5.38%,触发熔断机制,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9时57分起开始恢复交易后,股指直线下探,沪深300指数达到7%的阈值,二次触发熔断,A股提前收市。全天交易时间仅为15分钟,创下了史上最早收盘纪录。A股实行熔断机制仅仅4天就已经出现了4次熔断,两次提前结束交易。十余万亿市值蒸发。熔断机制不得不于1月7日晚间被紧急叫停。

 

有分析称,熔断机制的失败或直接导致肖钢被免。不过,也有不少观点认为,熔断机制对股市的“磁吸效应”明显,不得不匆匆取消,但定论似乎不宜立马就下。熔断机制只是暂停。未来一种方案有可能是调整熔断机制,放宽熔断阈值,实行T+0,取消涨跌停板。

 

随着肖钢的离去,有评论表示,“不要相信证监会应该有一个神一般的主席”。

 

评论称,断言肖钢平庸无为,未免是只见缺点而不及其余。对肖钢的批评浪潮说明广大股民迫切要求监管部门提高监督水平,防止行业出现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扰乱市场秩序和市场公平的行为,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但如果说要让监管部门,或是有一个像超人一样的证监会主席来主导和控制市场的走向,走出他们想要的赚钱行情,这就混淆了市场监管与行政干预的边界,将正常的市场监管与行政干预等同起来。

 

资料:肖钢任内六陷去职传闻

 

最早一次可以追溯到2014年1月,有传闻称,肖钢或将出任国安委金融部委员,证监会可能再换帅。不过,1月21日,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肖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传闻不攻自破。

 

2015年6月底,网传“尤良凯同志调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同志另有任用”。证监会有官员回应“没听说过这事儿,也不了解这个情况”。“尤良凯”也至今查无此人,有评论认为,尤良凯其实是“优良K线”的代名词。

 

2015年7月8日,又有传闻称,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将接替肖钢担任证监会主席,这一人事任命变动将于7月9日宣布。7月8日当天,有媒体向常振明求证,常振明回复:胡说。

 

2016年1月4日,路透社消息称,肖钢将主动辞职。不过,1月8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肖钢兼管证监会扶贫工作,担任证监会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016年1月18日,路透社再次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肖钢已于上周提出辞职,尚不清楚政府是否已批准他的辞职。当日晚间,证监会出面辟谣称,“与事实不符”,并要求路透社更正。

 

2016年2月19日,华尔街日报英文版报道称,肖钢将不再担任证监会主席一职,由原央行副行长、农行董事长刘士余接任。不过,相关网站消息很快被删除。此次传闻次日被证实。

 

(责任编辑:钟禾)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