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多数澳人长期未足额投保 专家呼吁未雨绸缪


发布时间:2016-02-25 15:58:3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澳洲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超过60亿澳元,预计未来30年该数字将增加2倍以上。在灾害事故高发季节。据《悉尼晨锋报》报道,在灾难多发季节,专家呼吁“习惯性不全额投保的”澳人未雨绸缪,降低事故风险。

澳洲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超过60亿澳元,预计未来30年该数字将增加2倍以上。在灾害事故高发季节。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在灾难多发季节,专家呼吁“习惯性不全额投保的”澳人未雨绸缪,降低事故风险。

西澳雅鲁普镇遭山货肆虐,损失惨重

 

瑞士再保险集团澳新分公司(Swiss R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的财产协议承销部门主管西奈(David Sinai)称:“影响灾后重建能力有两个重要因素:损害程度和灾后重建的经济能力。按照这样来看,最重要的举措必须在灾害发生前实施。”

                    

西奈在澳洲科学媒体中心(Australian Science Media Centre)主办的灾害管理小组吹风会上表示,住房业主需要确保他们管理洪灾、风暴、火灾和其他灾难风险时拥有充足的财力和物力。

 

妥当的规划决策、做好防洪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按建筑规范和改进装修巩固住房,都是减少灾害对家庭住房等资产造成影响的关键做法。与此同时,保险形式的财务韧性也可保障灾后重建成本不会成为家庭经济的负担。

 

2月23日是新西兰基督城(Christchurch)地震灾害5周年纪念日,那次地震致使新西兰财产损失将近400亿纽澳元。但西奈称,不幸中的万幸是“80%的财产损失得到赔偿,对冲后对GDP的影响减少至4%”。

 

他对比了2010年发生在海地的特大地震灾害,地震给该国家带来80亿澳元的经济损失,但只有1%损失受保,导致地震对该国的GDP影响超过130%。

 

蒙纳士经济学研究者保罗(Paul Raschky)称,“好的方面”是像澳洲这样的经济体灾后重建工作做得很好。“我们发现只有特大的自然灾害会影响经济增长。”他还例举了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和2004年的印尼巴厘岛海啸灾难。

“有着健全政治体制的国家即使遭遇特大灾害也不会出现系统性影响。”他指出,“慈善危害”是澳洲愈加凸显的问题,澳人不愿投保或全额投保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希望灾后获得政府和私营机构的经济援助。

 

澳洲保险委员会(Insurance Council of Australia)的发言人福勒(Campbell Fuller)表示,“慈善危害”心理是一种很不幸的现实状态。“希望政府会介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实际。政府不能提供援助,这不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他表示,很多人在失去住宅和财产后,得依靠亲朋好友、慈善团体及政府的有限援助来满足日常需求。单单在今年夏天,澳洲的保险损失就达到近6亿澳元。

 

“许多澳人都习惯性不全额投保……大约83%的住房业主称他们未全额投保,1/20的业主甚至未投保。如果他们的房产被损毁,他们就不能过上以前的生活了。”

 

福勒说,保险商向住房业主发送有关风险的价格信号越来越多,敦促全民防灾,鼓励业主进一步为他们的住房和公司投保。“所以如果我们要建房,就得在对的地方建。把建筑建在能够防灾的地区,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能抵御当前和未来的自然灾害。”

 

虽然目前预测报告称澳洲自然灾害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为60亿澳元,但关于灾后重建和社会安全的澳洲商业圆桌会谈(Australian Business Roundtable for Disaster Resilience and Safer Communities)3月即将发布的预测报告有望上调该数字,预测数据还包括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吴敏)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