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机构评1月物价数据


发布时间:2016-02-18 16:03:24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6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5%,同比则上涨1.8%,创2015年9月以来新高;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降幅10个月来首次收窄。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6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5%,同比则上涨1.8%,创2015年9月以来新高;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降幅10个月来首次收窄。

 

澳新银行:食品价格上涨推高1月通胀

 

中国1月份CPI通胀率同比上升至1.8%,高于上个月的1.6%,CPI上升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同期食品价格大幅上升4.1%。其中,受到恶劣天气和农历新年假期效应的影响,蔬菜价格同比大幅上涨14.7%,对CPI增长率贡献0.37点。猪肉价格同比上升18.8%,对CPI增长率贡献0.44点。环比而言,CPI上升0.5%。

 

1月份PPI下跌5.3%,跌幅虽然较上月的-5.9%收窄,但仍然反映内需疲弱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1月份采掘产业PPI同比下跌19.8%,原材料PPI下跌9.1%,加工业PPI下跌4.9%。环比而言,PPI继续大幅下滑,环比下跌0.5%。

 

通胀在3月将开始逐步回落。高频数据显示,2月初食品价格持续上升,这将带动本月的CPI通胀。但是,由于季节因素将逐渐消失,CPI上升也将是暂时的。事实上,非食品CPI在1月仅同比上升1.2%。与此同时,2月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PPI将继续下降并将影响CPI走势。整体而言,中国今年将持续面临较大的通缩风险。

 

除了通缩风险,中国1月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资本流出压力持续。因此,央行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我们维持早前的预测,认为第一季度央行将降准50个基点。

 

方正证券:央行对价格问题或已有警惕

 

1月的CPI修改了权重以淡化食品影响,不然CPI还会更高。1月CPI中食品类权重显然出现了下调。如果粗略按照去年基期和权重计算,则CPI为2.2%。此时做基期和权重调整确实比较敏感,但客观来说,CPI五年一次的权重调整是固定规则,2016年正好属于权重调整年。

 

食品价格上涨非天气、节假日因素能够解释,其根源在于货币周期的触底回升。如果我们以广义货币供给M2来看一下不难发现,货币供给的回升(2015年二季度后)与这轮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基本上是同一过程。

央行对于价格问题似乎已有所警惕,货币政策和融资走向未来还需要再观察。

 

央行对物价警惕的理由有三个:绝对水平已不低;大宗的负向传导可能结束;人工成本和服务业成本刚性;房价还在上升;居民通胀预期已经形成。在周小川专访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还多次基于另外一个逻辑对宽松和通胀表示警惕,即“本国货币过于宽松容易导致本币贬值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八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如何落地,未来融资如何走,可能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民生宏观:通缩压力缓解 降息空间收窄

 

通缩压力缓解,降息空间收窄。CPI受高翘尾因素(2016年为0.65%,2015年为0.44%)、油价低基数等影响,预计2016年同比增1.6%,高于2015年的1.4%;PPI则因去库存、去产能,同比跌幅有望继续收窄。全社会通缩压力缓解,实际利率被动下降,再考虑到汇率的掣肘,下一步降息的空间越来越小。降准还会出现,但更多是对冲,也不能理解为大宽松。

 

(责任编辑:石尚惠)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