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难民”真伪难辨 欧洲难民新规能阻止“移民”的步伐吗?


发布时间:2016-01-15 13:57:58    来源于:欧洲时报

摘要:面对难民危机,欧洲各国政府都忙的焦头烂额。“真难民”&“伪难民” 难民潮可不像看上去那么“单纯”。

面对难民危机,欧洲各国政府都忙的焦头烂额。尽管如此,有些“难民”依旧不愿买账,随着危机深化,许多有关“难民”的负面新闻爆发出来,民意和政府也开始摇摆不定。

自科隆大规模性侵案爆发以来,多国多地都出现了类似事件,矛头直指难民。当人们冷静下来细细观察,这些所谓的难民真的是“难民”吗?在对待难民上,政府就真的没招吗?

“真难民”&“伪难民” 难民潮可不像看上去那么“单纯”

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可以称为“难民”的人有以下几种:

1、因为种族、宗教、国籍、特殊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政治见解而有充分理由恐惧自己遭到迫害,因此置身于原有国籍的领土之外,并且不能或者因为这种恐惧而不愿接受该国保护的人;

2、因为种族、宗教、国籍、特殊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政治见解而有充分理由恐惧自己遭到迫害,因此没有国籍且置身于先前居住的国家领土之外,并且不能或者因为这种恐惧而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3、由于其居住国或国籍国部分或全部遭到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者出现了严重危害公共秩序的事件,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原国籍以外的国家寻求避难的人。

简单说,其实难民离开故土到另一个国家的动因就是“保命”。以这个标准筛选,不难发现,此次欧洲难民潮中的“难民”不能都算是“难民”。

新华社曾报道,叙利亚一些有钱人因不堪国内局势而偷渡意大利,使用的是私人游艇或汽艇,船票就高达8500欧元。旅途中愉悦自拍,“高端”难民形象令人咋舌。

其实,不止叙利亚,许多其他地区的难民中也不乏富人,他们“穿金戴银”地远渡欧洲,目标绝不仅仅是“微薄”的政府救济金。他们的目的在于移民,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当然,不能因为上述人的存在就否定真正“难民”的存在。与想“移民”的人不同,真正想在欧洲自力更生的穷苦避难者也不在少数。而在这些人面前,欧洲国家的政策却显得越来越趋于“苛刻”了。

媒体报道的难民中的“富人”乘游轮一路风光旅行到欧洲。

民意趋向“反难民”,欧洲多国推出更加严苛的难民新规

近来,随着德国、丹麦、瑞典等国相继爆出难民性侵事件,反难民情绪逐渐抬头。

据德国《明镜报》(DerSpiegel)报道,当地时间1月9日,科隆爆发了针对难民问题的两场大游行活动。上千名德国右翼人士参与的大游行,很快演变为暴力骚乱。

伴随着民意的变化,各国政府在难民政策上也出现了摇摆。

首先是德国总理默克尔8日表态,支持修改法律以降低驱逐难民出境的“门槛”,这被外界是为德国对待难民政策的“转折点”。瑞典首相也宣布严肃彻查难民的群体性侵事件,官方称警方对此类行为将“绝不姑息”。

随后丹麦右派政府1月12日宣布,执政党和在野党就没收难民财产的法案达成一致,不出意外,法案将会通过。该法案规定外来移民持有的现金或财物如果价值超过3000丹麦克朗将会被没收,这些现金和财物将用来支付他们将享有的优厚福利。同时,挪威政府也开始征用民间自行车,意图遣返从俄罗斯入境的难民。

从政策上不难看出,面对真伪“难民”,欧洲多国开始逐渐放弃“安抚”,转而更“严厉”地对待。

欧盟委员会移民和内政委员德米提斯·阿兰姆普洛斯所说:“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快落实有关难民处置等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大胆地向前看。这也就是为什么欧盟委员会正准备修正都柏林系统,完善难民融入的综合方案。”

欧委会第一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表示,欧盟需要在2016年得到清晰、实质的结果。他说:“只有协同一致,我们才能走出困境。2016年,在控制难民流入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得到清晰、实质的结果。”

弗兰斯·蒂默曼斯说:“在各国边境所建立的难民处置‘热点’,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指纹录入等登记措施。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严格难民准入机制,将那些不应进入欧盟的人遣返回去。”

由目前看来,丹麦即将推行的新法案或许就能多多少少阻碍那些“不应进入欧盟的人”。

(责任编辑:吴敏)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