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31省区市“打虎”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5-12-23 09:51:5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中纪委打虎全部覆盖内地31省自治区市,查处了59名副省级以上“老虎”。

11月初的短短一周内,宁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上海市原副市长艾宝俊、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3名省部级官员先后落马。自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市,全部有省部级高官落马。中国的反腐,实现了无禁区、全覆盖。

这些落马贪官都有什么特征?这些官员在落马时,大多从事什么样的职务?他们的落马,标志着中国的反腐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京沪“首虎”落马

在宁夏“首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雪山11月6日被中纪委带走调查后,十八大以来的没有落马“老虎”的省份只剩下北京和上海两地。没人能想到“遍地揪出老虎”的现实会来得这么快。

十八大后,上海“首虎”出现。11月10日,中纪委消息,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接受组织调查。他是十八大后上海被调查的首位副省级高官。

有知情人士表示,针对艾宝俊的调查,始于今年6月,他的落马,与其在宝钢集团和上海自贸区的两位副手有关。

艾宝俊是备受关注的上海自贸区的两位管委会主任之一,此前在上海宝钢集团任职超过13年。根据公开资料,2015年三四月份,艾宝俊在宝钢集团时期和市政府任职时期的两位副手崔健和戴海波都已被调查。

现年55岁的艾宝俊,仕途起步于中国最大国有钢铁公司上海宝钢集团。1994年,艾宝俊从东北工学院调任上海宝钢集团财务部副部长。此后13年,历任宝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职位,并在2007出任宝钢集团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到2006年,艾宝俊一直兼任宝钢集团旗下最大上市公司宝钢股份的总经理。而2015年3月,中纪委巡视组专项巡视期间,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崔健被宣布调查,主要是因为经不起诱惑收受贿赂,且受贿金额巨大。

2007年12月,艾宝俊离开国企部门,进入市政系统,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同时兼任上海临港产业区管委会主任,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等职务。2013年9月,作为中国新时期改革试验地的上海自贸区成立。艾宝俊出任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

按照上海市政府官网资料,艾宝俊作为上海市副市长,一直分管发展改革、计划、编制、人口综合管理、统计、物价、能源建设、口岸、信访、社会稳定等工作。

今年4月,艾宝俊在市政系统任职的副手——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戴海波也被调查。戴海波此前担任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等,与艾宝俊多有工作交集。

11月11日,人们还没有从上海“首虎”艾宝俊被查的消息中回过味来,中纪委再次发布重磅猛料: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有知情人士称,吕锡文任职西城区期间,西城区的旧城改造,以及此后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之后的人士组织安排,可能与吕锡文案发有关。

多有“一把手”经历的“55后”

随着京沪“首虎”的落马,至此,中纪委打虎全部覆盖内地31省自治区市,查处了59名副省级以上“老虎”。

从落马“老虎”的地域分布上看,山西最多,共有7名副省级以上高官落马;江西查处了4名副省级以上高官;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黑龙江、云南等6省,则有3人。

而在全国这59人中,共有4名正部级干部,分别是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福建省原省长苏树林、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四川省政协原主席李崇禧。

从性别分布上看,59人中只有2名女性,分别是山西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白云,以及11日刚刚落马的“北京首虎”吕锡文。

其中,“55后”,也就是50岁—59岁年龄段的“老虎”占了绝大多数,比例超过2/3;落马时在60岁以上的官员,也有将近20人之多。

梳理数据发现,以落马时担任的主要职务计,各地落马的高官中,从事党务工作的最多,共有22人;其次是政协工作,有18名高官在省级政协任上落马;在省级政府中担任要职时落马的则有15人,在省级人大任上落马的则有7人,其他系统的落马省部级高官则有2人。而在这些高官中,曾经担任省级党委常委的,共有24人,占比超过1/3。

同时,所谓“退休就是安全着陆”的说法也被打破,包括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在内的高官,就是在退休之后被查处的。

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各地“老虎” 的一览表中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老虎”都有担任过地方或部门“一把手” 的经历,很多人的违纪违法问题都是在担任“一把手”时犯下的。

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党委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正是基于此出发点。

“打虎”无禁区

在今年的反腐工作中,中纪委打落的地方“首虎”有9名,除了上文提到的宁夏、上海、北京三个省份,甘肃、浙江、新疆、福建、西藏、吉林的“首虎”也是在今年落马的。

不仅于此,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从11月2日至13日这11天里,8名省部(军)级官员被查。11天打了8只“老虎”,这成为十八大以来“打虎”的最快节奏。

这11天内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中除了包括上文提到的6人,还有两名央企领导,他们分别是: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献民和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朱福寿。

截至11月14日,中纪委在2015年已经调查了57名省部(军)级官员,2014年共有59名省部(军)级官员被查,这一数字远远超过2013年的22人。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查处的厅级干部已远超500名。

既然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后面还会不会有“老虎”落马了,是不是反腐就可以“偃旗息鼓”、告一段落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首先,所谓的“全覆盖”绝不意味着“打虎”告一段落,恰恰证明了“天涯无净土”,任何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和制约的地区和部门都有可能出现严重违纪的腐败问题,而十八届党中央对反腐败的态度是鲜明的,即“零容忍”,不论腐败分子是谁,发现一起就要查处一起,绝不允许腐败侵蚀党的肌体、继续滋生蔓延。

就在前不久,还有人质疑,北京、上海迟迟没有“老虎”出现,是不是因为两地官员的背景太深厚、查办阻力太大?在周永康落马前,也有人质疑,“刑不上常委”的规矩会不会被打破?在郭伯雄落马前,有人又质疑,已经查处了一个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会不会对郭手下留情?事实证明,反腐败的决心从未改变,只要违纪涉腐的事实确凿,不论是谁都不会逃脱党纪国法的严惩。

从以上地方高官落马的时间,也可以有效回击所谓中纪委“打虎放缓”论:2012年,查处1人;2013年,查处12名高官;2014年,29名高官应声落马;2015年至今,则有17名地方高官被查处。

可以看出,以中纪委、中央巡视组为代表的中国反腐进程,依然处于“高压震慑”的态势。

周末、深夜打虎成常态

在这3年来落马的省部(军)级官员中,来自地方的有62人,落马时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共有21人,军中“老虎”45人,还有10人落马前曾是国企高管,高校的省部级官员被查处的只有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一人。

在落马的省级地方官员中,山西是最为集中,去年有7名省级干部“倒下”。另外,江西和内蒙古也均有4名省级干部被调查。广东落马了两名省级干部,分别是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和原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

而在这些落马的地方高官中,曾经担任省级党委常委的,共有24人,占比超过1/3。另外有4名正部级干部,分别是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原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原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原四川省政协主席李崇禧。

十八大以来中纪委网站公布的纪律审查消息多达68页。截至11月13日,总计发布了1361条消息,平均每天公布近1.3条。

中纪委公布的“老虎”落马时间上,不少媒体总结出一个特点:周末“打虎”、深夜“打虎”成为常态。正如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落马,也是在周五晚上。而节假日也成了中纪委的“劳动日”。例如福建省长苏树林被查消息就是在今年国庆节公布的。当天晚上,中纪委还公布了中秋和国庆前夕的反腐成绩单。今年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8日,中央纪委网站累计通报6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2015年中纪委反腐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反腐深入更多部门,例如体育系统“首虎”肖天、法院系统“首虎”奚晓明、环保系统“首虎”张力军、国安系统“首虎”马建都是今年落马的。

二是更多贪官在任上落马,其中包括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和原福建省省长苏树林,这两人都是正省级官员。

第三,中央企业高管落马数量增加,在这3年内落马的10位省部级央企高管中,有6人是在今年被调查的。这是中纪委巡视工作重点从地方转向企业后的结果。

四是制度性反腐提速,10月中旬,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备受各界关注。

 

(责任编辑:寒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