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誓言打造更宜居城市


发布时间:2015-12-23 15:43:11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中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

根据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公报,会议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城市规划“多规合一”,规划编制要接地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和宜居性,并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会议并继续强调建设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从速度转向质量的一个拐点,其核心应是提高城市质量,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城市要‘留白留绿’,加强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共治共享,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称。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距离1978年召开上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已经时隔37年,而且会议规格从“全国”提升到了“中央”。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前夕,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事实上已经为未来中国城市工作定下“大政方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改革完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发展从速度转向质量 解决“城市病”

今年8月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上周末的深圳山体滑坡事件,都为城市安全敲响了警钟。而近两年雾霾问题越发严重,已经严重损害居民生活质量;城市“摊大饼式”扩张,交通拥堵司空见惯,诸此种种都意味着中国城市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城市规划编制要接地气,而且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防止“摊大饼”式扩张。

“规划编制要接地气,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公报称,“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同时,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本身就是亮点,城市是创新的主体,如果城市做不好,创新也没希望;创新没希望,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就没了希望,”易鹏称。

他认为,是次会议的亮点之一是更多鼓励市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城镇化治理。以前城市管理做不好关键有一点就是全民参与度低,当然能不能做到还要观后效,但起码有了态度;同时也更注重城市化质量而非速度,不管是农民工市民化、生态环境、合理布局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群方面,会议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而且各城市要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会议公报称。

本届政府在2013年曾首度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项主要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很多人记住了会议公报中的一句话:“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西部城市群概念出炉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大

分析人士认为,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被放到事关经济全局的极其重要的高度,表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可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提法,值得高度关注,因为未来可能会有政策红包。

此外,国泰君安近期持续提示“春季大切换”,呼吁增持地产、水泥、金融“三剑客”。据分析,风格切换已经开始加速为市场所接纳,“春季大切换”大戏已经开幕。

同时,针对会议指出,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等,分析表示,这无疑将拉动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欠账问题明显,高层早前就对此有明确关注和表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说,我们现在还有1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符合现代标准的居住条件,我们将继续大规模地推进棚户区改造。同时还要推动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最近我们在推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

有券商指出,地下管廊有望大幅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约50万公里,地下管廊长度却不足1000公里,考虑其上亿元的单公里造价,地下管廊长期投资空间巨大。按其测算,到2020年,地下管廊建设总投资规模约8000亿元。

另外,据申万宏源测算,海绵城市建设无疑会拉动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按照国务院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2013年底全国城市建成面积4.78万平方公里,保守假设每平方公里投资1.5亿元,试点城市每平方公里1.9亿投资,静态预估2020年对应1.4万亿元投资额,2030年则对应5.7万亿元投资额。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淮告诉记者,投资不光是工业固定资产,还包括城市固定资产大规模形成,如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前我们修城铁、地铁、立交桥,最近要搞地下综合管廊,这些是我们作为公共事业投资核心的主要取向。

“消费升级一定需要成规模集体性的居住条件改善,连接投资和消费的节点就在这儿。”陈淮说。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也表示,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起到价值转移的作用,引起地价上涨,房价也会水涨船高。

背景:2015年中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公报要点摘录

政策基调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

——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

——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五个“统筹”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

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

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

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

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

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

要推进城市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

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

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责任编辑:石尚惠)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