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王雪红:虎父虎女


发布时间:2011-10-18 14:34:59    来源于:王文剑

摘要:

王雪红从小就养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个性。她认为困难是一个人成熟的机会。一个人要成功,就得选最困难的事情去做。这或许解释了她何以在男权社会杀出重围登上财富之巅的原因。

6月15日,台湾数码巨头宏达电召开股东会,针对投行下调目标价引发股价重挫,公司高管大表信心,董事长王雪红称乐观看待后市发展,“不用iPhone,绝对只用HTC”;而CEO周永明则称,公司基本面未变,2011年是很好一年,甚至对小股东激言“如果担心请不要投资。”

此前一周高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中,将宏达电从“亚太强烈买进”名单中移除,目标价由1600元降至1500元(新台币),使宏达电连续2天重挫,今天最低跌至1085元价位。市值蒸发1350亿新台币(约合46.83亿美元)。这已严重冲击到王雪红夫妇的台湾首富地位。

王雪红1958年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其父王永庆有三位太太,育有二子七女。大房郭月兰未有生育;二房廖娇(杨娇)生下了二男三女,王贵云、王雪龄、王文洋、王雪红,以及弟弟王文祥;三房李宝珠则为王家生下四位千金。廖娇本名姓杨,小时因被收养而改姓廖,但晚年她又希望改回原姓。

和王永庆的其他孩子一样,15岁读高中时,王雪红就被父亲送到美国念书。后来,王雪红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当时全校只有她一个中国人。求学期间,王雪红住在旧金山一个犹太寄宿家庭。刚上大学时,王雪红选择的专业是音乐作曲。但她仅仅学了三周就改变了主意。“那时我很困惑,我作曲,要想很久才能写出一个句子,但别人蹦蹦跳跳就出来了。”王雪红忽然意识自己欠缺音乐上的天分。

此后,王雪红转到经济系。即便如此,喜欢文学的她还专门选修了英国比较文学,没事的时候,她还在柏克莱大学各个系里转。那时,王雪红最喜欢在图书馆里泡上一整天,读尤金?奥尼尔的剧本、狄更斯的长篇。这段时间可以算是王雪红的知识积累期。

在王永庆的9个子女中,王雪红是较少利用荫庇的一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经济系的大二假期,王雪红奉父亲之命到台塑办公室实习,却受不了那里的工作氛围,待了两周就离开了。“虽然被父亲骂了很久,但我从小就养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个性。”她说。

这种个性在王雪红的事业之路上多次显现。1981年夏天,王雪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王永庆本想让女儿回台塑上班,可王雪红却执意要加入二姐王雪龄的大众电脑。她主要负责销售。为了多卖出些电脑,她常常一个人拖个大桌子,租个展会摊位卖电脑。这期间,王雪红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有个西班牙人来买电脑,订单高达70多万美元。”刚毕业的王雪红被这个大单砸晕,在对方未付款的情况下,大批供货还再加货。可后来,“对方一直不付钱。”为了解情况,王雪红亲自飞到西班牙,这才发现对方其实根本没有建设好机制去卖。这件事显示首富的女儿也并非天生就会做生意。

此时,王雪红觉得人生全完了,“我要追讨70万美元,这是一笔天文数字,我觉得姐姐、姐夫的公司都要被我拖垮了。”为了追债,王雪红在当地租下公寓,并请了保镖,去打官司。但半年过去,她一分钱也没有要到。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在等待案件审理的大半年里,王雪红依然没有放弃,她继续在欧洲各地推销,竟由此而打开了大众电脑在欧洲的市场。“后来我认识到,困难是一个人成熟的机会。一个人要成功,就得选最困难的事情去做。”

王永庆的教育烙印

1988年,王雪红开办自己公司的时候,“没有要父亲的一毛钱,他也从来不给”。王永庆的信念之一,就是“教育子女,得依靠环境的力量”。他认为天下事都可以自己动手去做,唯独子女教育,作为父母很难一厢情愿。之所以把小孩往国外送,王永庆是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性”。这样的“独立性”到王雪红创业时完全展现出来,这个女儿当初创业没有向王永庆借一分钱,而是用母亲的房子向银行借贷。

王永庆家教严格是出了名的:“每一个兄弟姐妹,都被父亲扔到国外独自求学、生活。”当年,王永庆要求每个子女有家书,才有生活费。儿女回信,还要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条牙膏也写上去”。每隔一段时间,王永庆就会回信,信都很长,有时候有一二十页。在信中,他很少谈亲情,更多谈生意,他会说如何管理、如何追根究底、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持续合理化等等。这些知识当时王雪红未必能完全理解,但其商业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虽然,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在我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王雪红坦言,自己受父亲的影响很深:王永庆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做毛巾操、写文章;王雪红则是每天5点半就起来长跑,几十年亦不间断。“每当遇见挫折的时候,我就想父亲会怎么做呢?会不会放弃?”

王永庆一生勤俭,“他喝咖啡时有个习惯,把奶精倒入咖啡后,一定会再倒入些许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入咖啡,确保没有浪费。”如今,已晋级台湾女首富的王雪红,所用记事本一本不到5元,座车是一辆开了好几年的丰田佳美,“小时候,每个月父亲都会带我到长庚医院,只要有空,父亲总是跟我强调一句话:所有的钱都是社会的,最终还是要回报给社会的”。

信仰的力量

王雪红独立生活的磨练,造就她的好强个性及美式直率的行事风格。她承认,过去年轻气盛,做事总是追根究底、对己对人丝毫不放松,别人甚至用“这个人很Push、很凶”来形容当年的王雪红。

一丝不苟的性格,不但给别人压力,也逼使她活得如同绷紧的弦,甚至严重到多日无法成眠。“我曾用尽各种办法却无法放松,也曾在夜半起来看书、踱步,苦背唐诗宋词,但却都不得其法,几乎濒临崩溃边缘。”当时她只好打电话向笃信基督的大姐王贵云求救。

王贵云不但为她祷告,更要求她自己也要祷告。她向神许下承诺,只要神让她入睡,她就愿意读完《圣经》一遍。然而几次祷告也不见效,她忍不住向神发脾气。大姐却提醒她,应当先向神守约,履行自己的承诺才对。

一天夜里,大约三点多钟,她拿起《圣经》开始读起诗篇来,读着读着,恍惚中读到了其中一篇,提到“他必使我安然睡觉”,她竟然就沉沉睡去了。从第二夜起,她开始坚持每晚读两个小时的《圣经》,不但夜夜安然入眠,而且终于将《圣经》读完一遍。“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神的同在与医治,也真实地感受到神与我的关系是如此亲密。”她沉吟道。

如果说家族血统与美国经历给了王雪红刚性的磨练,信仰则给了王雪红更坚定的支持和包容。王雪红时常在礼拜时感动得落泪,她随时随处都预备多本圣经,发现身边的人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时,她总是十分愿意与人分享神的话语,并主动送书给员工,鼓励员工认识“这位慈爱的神”.

有员工觉得这位董事长在经营决策上的神秘化:“有时明明看似有利可图的案子,当她在祷告里觉得不平安,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过王雪红觉得神的旨意是最正确的。

宗教使王雪红有决策力量,而没有彷徨。她无所畏惧的气势又使得员工愿意跟随。威盛一位老员工总结:“对学科学的王雪红而言,科学与宗教不过一线之隔,当她做每一件事都已经尽了人力,剩下的也就不需多虑,最后自有答案。”

和父亲王永庆一样,王雪红也有长跑的习惯。只要是待在台湾,她都是早上五点半就到运动场上跑步,跑个四五千米后才休息。 “我喜欢跑步,因为跑步其实不需要特定的目标。”王雪红说。她曾有一段时间为脊椎所苦,但是后来不药而愈。王认为,这是信仰的力量,但神医治她的脊椎不是偶然的,“它知道我不容易安静,所以要我持续跑步,并在其中默想神的话语、祷告、装备自己。”

最近二十年和王雪红一起工作的人、采访过她的记者都了解,“言必称神”,是王雪红最明显的领导风格。神与信仰,这么些年已成为支撑这个豪爽科技女杰,一路走过成长与煎熬、开创“看不见的市场”的关键力量。2005年,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参加王雪红公司年终欢聚活动时,也和全公司一起,进行祷告。

有一次,王雪红作答普鲁斯特问卷:您觉得最奢侈的是什么?王雪红答:不需要用的东西到处去买。您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答:小孩子是我们最好的产业。据报道,王雪红有两个儿子,老大16岁,老二10岁,都生活在美国。王雪红说,她从不干预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她心里,最希望两个孩子将来当牧师,而不希望他们继承自己的事业。

 

(责任编辑:王文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