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药材市场虚火攻心


发布时间:2011-10-18 15:25:02    来源于:徐仪凡

摘要:

除市场囤积与游资炒作因素外,中药材价格疯涨的重要原因是尚无定价标准。

6月12日,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为129.94点,与5月1日的121.26点相比,上升了7.88点;其冬虫夏草(川草,一等)均价趋势图显示,从今年5月1日每50克6000元一路上涨到6月1日的每50克9000元,月涨幅达50%。随着天气转热,近期中国市场上一些消暑祛火类中药材均价涨幅达20%—30%,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金银花价格竟然成倍增长。

“涨声响起来,我心不明白”普通老百姓觉得很难接受,甚至有人认为中药材摇身变成“贵族药”。让人纳闷的是,上游的药农和下游的销售商均不是此番中药材涨价的主要受益者?一些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受其原材料价格高压影响,竟然面临“面粉贵过面包”的尴尬局面,医院开出中药方剂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让消费者痛心疾首的是,花大价钱买来人参竟然是上色处理后的白萝卜、阿胶是用猪皮煮制的,价格赛黄金的冬虫夏草也有掺假的。

涨幅太离谱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11年5月市场价格同去年同期比较监测报告》显示,该中心所监测的包括中药材常用的大宗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份升价的药材品种有371个,约占总量的69%。其中,在21%—50%涨幅段的药材品种数量最多,数量为147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40%;涨幅在51%—10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85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23%;涨幅在101%-18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31个,占本幅度的8%;涨幅在181%-300%及以上的药材品种数量有16个。

由中国商务部定期发布的成都中药材指数,从4500种中药材中最终筛选出1275种代表品种的价格进行价格指数发布,反映了中药材价格和行业景气度。6月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23日至29日,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128.37点,比5月16日—5月22日上涨5.46点,周涨幅为4.44%,再创近年来新高。国都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以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的基期算起,至今中药材指数上涨约16.2%,而监测期内最低值与最高值间相差幅度达到38.7%。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继1988年、1992年和2003年“非典”之后,中药材正进入最猛的第四个涨价期,亦是60多年来中药材的最大涨价期。而2011年3月以来中药材涨价已进入这一期的第四轮高峰。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药材价格今年还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且近期无降价趋势。以常用药太子参为例,从去年5月至今年5月,每千克价格从50元涨到500元,此外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三七、牛黄等都位列涨幅榜前茅。

目前,市场上普通中药材可谓一天一个价,节节攀升,不少消费者无奈地感叹说:“现在连自配中药都吃不起了。”从为了解实情,本刊记者于6月中旬先后走访了沪上几家中药店发现,一般天然采集的金银花每50克售价30—40元不等,整根的老根西洋参为每50克价格为170元左右,产自西藏、青海的上等冬虫夏草价格为每50克价格为12000元—13500元。其中一位店员对记者解释说,“现在中药采各地行情一个样,我们进价本来就高,售价也算便宜的。金银花在夏季需求较大,价格涨幅也大。”

游资炒作推波助澜

谈起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气候异常造成的减产、管理趋严等造成的,但这些因素还不足以造成部分中药材价格成倍地上涨。

“市民越来越重视养生,中药材需求明显增大了。” 南京中医院药剂科主任雷茂华说,政府部门也出台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将多种中药材纳入医保,中药报销比例一般要比西药高5—10%左右,这都刺激了中药材需求量的增长。同时,最近几年异常气候频发,中药材收成大受影响。去年西南大旱,云贵川的道地药材三七、云木香、当归、云黄连等大幅减产。

此外,中医药管理局对中药材管理趋严,也对药材种植生产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雷茂华说,安徽亳州是中药白芍的主产地,去年他到该地考察,发现芍药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原来,以前按传统工艺用硫磺熏制后,白芍可保存两年,药农敢于大面积种植;而不让用硫磺后,销售风险加大,药农在种植时变得很谨慎。

“不过,造成近期价格疯涨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热钱涌入,很多资本从房地产、股票等市场撤出,瞄准了中药材这个新的投资途径。”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凡礼对媒体表示,“有数据说将近3000亿元的游资从楼市撤离之后,近一半进入了中药材行业。”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销售链条,多重代理层层加价,最终游资和中间商点燃了中国中药材市场的熊熊“虚火”。

“有些是游资炒作,有些未必就是游资。像双花、三七等。每年产新的时候,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大股东雇人在药材市场上‘喊价’,就是所谓的‘药托’,放出口风,某种中药材又要涨了,让采购方自己思量。” 济南市建联中药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樊庆龙对媒体说。另据安徽省亳州的一位药商透露,当地药材市场上不时能看到温州商人大量囤积药材的身影,“不少中药材易于保存,他们大量地买下来囤起来,等到市场上现货不足价格上涨时再抛出去。”

“涨价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受益的,但大头不是我们拿的。”浙江一位药农对媒体说。以此轮涨势行情中的太子参为例,目前经营户向药农买太子参的价格从原来每千克30多元上涨到300元左右,经营户卖给中间贸易商是400元,但是从医院和药店出来的零售价达到800元,最初的收购价与最后的零售价之间的差价达到400多元。“对我们来说,种植的成本也在上涨,化肥、人工工资都在上涨,所以我们赚的不多。” 以此来看,药贩子成为此番中药材飞涨的最大获利者。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材价格飞涨也与生产成本提高有关。来自山东的一家连锁中药店经理说,最近他去北京准备进一套中药材的进口检测设备。一问价格200万元没敢买。因为“这200万加到中药材里,得卖出多少才能赚回成本?”

造假者亦来趟浑水

目前的中药材市场,可谓良莠不齐、乱象丛生。除了囤积、炒作外,且不谈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化学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不容忽视的就是掺杂造假的产品也趁机混入其中,更加剧了其混乱局面。

“用胶水粘人参片冒充整根人参,这在我们当地是最常见的方法。”北京一家商户的老板向媒体透露说。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峻山解释说:“这只是中药造假的冰山一角,现在中药造假已经和文物造假一样泛滥,市场里面水很深。”他举例说,前些年,一根经过几位同仁堂老中医鉴定为真货的长白山野山参,同仁堂花了几十万美元从国外买回,但后来发现这根野山参是经过人工粘连的。

中药材造假的手法可谓不断翻新。比如,用白萝卜冒充人参,用蛋清、银耳、色素等加工制成的产品冒充鹿茸,用猪皮等下脚料熬制驴皮阿胶,用煮软的土豆压制天麻。冬虫夏草的造假手段更是花样百出,除常见的其中掺杂断草、打水的虫草和加泥土的虫草等,更严重的是,有用面粉磨制的、土豆泥压模的、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制成的,或用黄花菜加面粉制成的等等。
 
为了增加药材的重量,造假者竟然在金银花里加盐;更有甚者,把活蝎子先用沸腾的水煮死,再用注射器向它的腹内注射淀粉浆从而增加份量;还有,在天麻刚长出块茎时,把一根金属小棒插入块茎里,等到天麻长成后,外观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但份量却大增,插金属留下的小孔却早已长拢,造假天衣无缝。

事实上,药厂在制中药的过程中,会用酒精萃取药材,以获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按照规定,萃取后所余下的剩料应该销毁。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抛去假的不讲,即使所谓的“真货”有很大一部分是萃取过的。比如,一个没萃取过的冬虫夏草会给人一种很湿润及油性的感觉,看起来干巴巴的极有可能已经萃取过了;再如,经过萃取的人参,不论是外形、质地、色泽均改变甚微,肉眼无法识别。买了这类次品,虽言药物研究所可以测定,但一般老百姓通常是“哑巴吃黄连”。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饮片造假对消费者的危害更大,其造假更加不容易识别。如首乌,传统炮制方法是使用黑豆煮,而造假者会以锅底灰取而代之,甚至用墨汁染色。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司长骆诗文表示,“长期以来,一些形形色色的中药贩子游走在各地的中药市场,将来路不明的中药饮片推销给一些中医诊所或无照经营的黑诊所。”这些专门从事中药饮片造假售假等非法活动的人还经常会堂而皇之地与医院、诊所商谈合作,将只有几毛钱成本的中药饮片以百倍的价格卖给患者。

亟需多管齐下

针对目前中国市场上中药材价格疯狂飞涨,掺杂造假愈演愈烈之势,专家指出,亟须

(责任编辑:徐仪凡)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