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容忍通胀”不等于货币政策转向


发布时间:2011-10-17 16:41:28    来源于:斯通

摘要:

周小川“容忍通胀”的表态,并不能说明保增长压过控通胀。控制物价总水平仍是下半年宏调的主要任务。

7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了近3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异乎寻常的是,7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他还指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时优于价格型工具。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宏观经济主要风险将是经济增长下滑,而非通胀?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将是保增长,而不是控通胀?就此,《中国经贸聚焦》电话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

《中国经贸聚焦》:6月份CPI涨幅达6.4%,这一数字能否反映真实的通胀水平,对于当前通胀形势您如何看待?

华生:我只能说,当前通胀的压力确实很大。

《中国经贸聚焦》:周小川的相关表态,是否意味着抑制通胀不再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已经超过了对通胀的担忧?

华生:我觉得并不能说明。因为央行说了不算,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由国务院决定的,而不是由央行定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的表态(注:74日到11日的8天时间里,国务院先后4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很清楚,稳定物价总水平控制通胀,仍然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从周小川的表态来看,他并未说控制通胀不是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从他的讲话中也不能得出货币政策目标发生调整这样的结论。

《中国经贸聚焦》:相较CPI涨幅而言,尽管今年以来央行已三度加息,但实际还是处于负利率状态。长期负利率可能导致怎样的经济后果?

华生:长期负利率的经济后果,最主要的首先是影响收入再分配,等于将储户的钱转移到银行和贷款方手上。同时,因为利率水平过低,对通胀也有一个负面作用。

《中国经贸聚焦》:相比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似乎在加息的选择上较为谨慎。周小川的表态也说明了央行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倚重。这主要是什么原因?您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走向将如何?

华生:在加息上的谨慎,主要是因为利率的影响比较大,它对需求方和供给方会同时产生影响。所以央行使用起来比较慎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利率确实是一个强有力的杠杆。但反过来说,正因为它是最强有力的手段,在对付通胀时央行如果不使用它而使用其他方法,有效性上就会打折扣。

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加息,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还是长期处在负利率状态,而且通胀压力这么大。继续加息是应有的政策选择。

(责任编辑:斯通)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