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银行理财市场乱象堪忧


发布时间:2011-10-17 17:01:46    来源于:秦磊

摘要:

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吸纳的巨额资金进入“表外”体系,乃至进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引发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

随着6月底银行年中考核的时点刚过,银行的揽储大战亦暂告段落,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跳水。据悉,目前发行7天以下、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几乎绝迹。

这与之前银行理财市场的疯狂形成了强烈反差。此前,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爆炸式增长,短期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收益率节节攀高。其背后是银行借理财之名,行揽储之实,以维系赖以生存的存贷利差。理财市场乱象,也惊动了银监会,近期银监会点名批评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六大弊病。

尽管银行理财市场暂时降温,但在流动性持续紧缩的背景之下,银行通过理财手段吸储的冲动难以消解,存贷差盈利模式也不会改变,而由此吸纳的巨额资金进入“表外”体系,乃至进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更引发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

市场疯狂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7.05万亿元。初步估计,2011年前5个月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进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发行量井喷、销售异常火爆、预期收益率节节攀升……银行理财产品自诞生以来从未像今年这样“风光”。

630日之前,如623日,上海浦发银行发售了四款7天期限,一款14天理财产品,截止日期均在628日;预期收益在4.7-5.30%之间。据不完统计,在620日到630日之间发行的265款银行理财产品中,91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超过5%,5款理财产品甚至超过7%。

银行“差钱”

一位银行人士称,相对于往年,今年的银行“差钱”更为严重,年中考核资金压力太大。这不仅仅是中小银行的问题,像四大行目前也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现象。2011年央行已连续进行了5次加息,而自2010年以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高达12次。据高华证券对今年下半年的判断,流动性仍然将紧张,银行的存款压力将更加大。

为了存贷比达标,银行纷纷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方式吸引客户、增加存款。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不计入存款项目,但是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计息期往往与存入期有几日的差距,而到期后不少客户又不会马上将存款转走,因此利用“时间差”增加存款余额成为银行的通用办法。同时,自日均存贷比考核6月起实施后,月末、月初的概念逐渐淡化,发行滚动型短期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吸收存款的日常方式。

“银行理财产品一半以上投资于货币和债券市场,而今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市场资金面影响较大,趋紧的资金导致利率上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水涨船高。”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表示。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表示,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大受追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应对银监会存贷比监管的要求。由于前两年贷款量巨大,商业银行当前存贷比总体上已经逼近75%的监管要求。为吸引投资者、美化财务报表,银行不惜成本提高收益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特别是跨月末时点的理财产品,以迎接年中各项指标考核。例如,一款理财产品如在月末申购,申购款便成为银行存款,而到下月初,理财产品成立,申购款便从银行“表内”划走。

二是解决银行存贷需求间的不匹配。从存款方面看,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之实际负利率,使得银行揽储压力不断加大。但从贷款方面来看,实际贷款需求旺盛,银行通过大量代销信托理财产品或委托贷款,“曲线”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放在“表外”匹配。

表外风险失控

由于理财产品的急剧增加,这部分没有计入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金融资产实际上对广义流动性和通胀形势产生了潜在的巨大影响。

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员伍永刚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大爆发可能可以解释M2数据与流动性的背离。央行从去年以来一直在不断利用利率、准备金率和窗口指导等多种手段调控流动性,数据显示目前的M2水平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已经大大下降。作为滞后指标,通胀也应该在2010年见顶,但这显然不是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是,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债券融资等金融创新增加了广义流动性,从而使得M2与广义流动性相背离;同时,以M2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也很难直接控制整体流动性,央行限制银行“表内”业务的政策甚至促使“表外”业务快速增长。伍永刚认为,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进入到银行间市场,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也起到对冲的效果,会让债券等收益率下降,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瑞穗证券沈建光提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三方面风险。他认为存款“出逃”到理财,是负债方的“表外化”。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急剧放量,是资产方的“表外化”。“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

 

在上述过程中,中小银行风险更加明显,“一旦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中小银行将是这场危机的首个波及对象。”此外,理财产品快速增加还对冲了信贷调控的效应。

 

而据业内人士披露,不少理财资金更投向了房地产、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

 

据称,迫于揽储压力,融资替代性理财产品开始受到青睐。比如银行摆脱信托公司,直接以委托理财方式进行。这类理财产品有不少短钱长投,将资金滚动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此类公司往往通过正规渠道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相应的收益率也日益走高。此举不仅增大了理财产品持有者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效用。

 

凡此种种,已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624日,银监会紧急召开理财业务会议,批评理财产品已经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进而影响存贷比指标。并指出六项违规操作,要求商业银行整改,包括同业存款存放本行、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另有消息称,目前央行已在酝酿特种存款制度,加强监测与调控,以期实现有效管控。

关键或在利率市场化

有观点表示,理财产品的趋短性及揽存的现象,也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落后。

分析称,目前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用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赢得更多短期资金,并借此创造了可观的中间收入。这并非是基于为客户利益着想的银行财富管理出发点,而是为了筹措资金获得利润,与财富管理的初衷相去甚远。

与国外银行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于中间收入相比,中国的银行业盈利更多的是基于息差收益。据观察,在银行发行的产品中,绝大部分产品仍然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责任编辑:秦磊)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