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限牌与中国城市“路权”困局


发布时间:2015-09-07 14:05:17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上海车牌拍卖新系统6月蹒跚上线,当月就出现了23个人争夺一张车牌的火爆场景。中国多个大中城市出台拍牌

8月15日中午11时29分30秒,王女士的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舍不得眨一眨。

这是她第十一次参与对上海车牌的争夺。

她并不孤单,因为和她在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超过16万人,足以打一场相当规模的战役,目标对象是7454张上海牌照。换句话说,成功概率为4.47%,相当于22个人争夺一块上海车牌。
这个概率比上个月又低了一点,因为8月份参与沪牌拍卖的人数比7月份又增加了637人。

来看看6月份的情况:投标人数172205人,为上海实施私车额度投标拍卖制度以来最多,当月中标率为4.32%,相当于23个人争夺一块上海车牌。
再看看7月份的情况:投标人数166302人,当月中标率4.53%。

11时29分55秒,王女士的手有点颤抖,只是本能地在界面右方“+300元”的按钮上按了一下,输入验证码后,急急地发送了出去,完全没看清自己到底打了什么价格,便几乎瘫软在椅子上。
她焦急地等待着结果。然而,上海国拍公司的拍牌结果查询页面依然显示的是“您没有成交”,毫无表情的五个字。

根据上海国拍公司公布的信息,2015年8月份个人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投标拍卖结果揭晓:最低中标价82600元,比7月下跌500元,平均中标价82642元,比7月下跌529元。投标人数166939人。

价格跌了,“一牌难求”依旧,王女士需要再等一个月,再等新一场“沪牌争夺战”。她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习惯了为“最昂贵的铁皮”所付出的努力。

限牌“朋友圈”不断扩大

1994年,上海借用新加坡的拍卖模式,对新增客车额度实行拍卖制度——对私车牌照实行有底价、不公开拍卖的政策,购车者凭着拍卖中标后获得的额度,可以去车管所为自己购买的车辆上牌。这可以说是中国城市限牌的滥觞。但是,上海的车牌拍卖制度,从一开始就在争议中行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实施车牌拍卖的十多年间,中国内地并没有第二座城市加入限牌的行列。一直到2010年,被调侃为“首堵”的首都北京终于不堪交通日益拥堵的状况,在2010年12月23日的市政府发布会上,以北京市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规定指出,小客车配置指标将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市政府确定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平均每月2万个)。指标额度中个人占88%,营运小客车占2%,其他单位占10%。 车辆上牌需通过摇号,个人买车每月可摇号一次。

随后,中国限牌城市便迅速增加。虽然所处区域并非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苦衷。

贵阳

2011年7月11日,贵阳市政府突然发出第5号令,决定对汽车牌号分段管理。这天,《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下午5点左右公布。2011年7月12日起,《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该市将对新入户的小客车(9座以下乘用车)核发专段号牌和普通号牌。专段号牌的年度增长数量实行总量控制,受入户限制,可以在所有道路通行;普通号牌的年度增长和入户不受限制,不能在本市一环路(含一环路)以内的道路通行。限牌方式为摇号。

广州

2012年6月30日,广州市交委在市政府召开了“关于系统改善城市交通及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广州市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工作思路和《关于广州市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通告》(试行一年),并于2012年7月1日零时起,对该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中小客车试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通告》中提到:在试行期内,全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为做好各项工作衔接,在2012年7月1日零时起一个月内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及转移登记,后续各个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额。2013年6月26日,广州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并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有效期为5年。新政进行了21项调整,放宽了对更新车辆的排量限制、资格申请。限牌方式为“摇号+拍卖”。

天津

天津市政府2013年12月15日19时召开发布会宣布,自2013年12月16日零时开始,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限牌措施,具体的小客车调控总量管理办法将于2013年12月底另行公布。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2013年12月16日0时起实施汽车牌照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限牌措施。

杭州

2014年3月25日19时,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杭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范建军宣布,从当天零时起,杭州行政区域内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增量指标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

深圳

2014年12月29日傍晚17时40分左右,深圳市交委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从当日18时起,正式出台汽车限购政策。随后,深圳市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表示,将从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在全市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

由于限牌“朋友圈”迅速扩大,西安、福州、厦门等城市也传出限牌的假新闻。2014年12月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交管局就市区机动车限行问题召开座谈会,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会议只是一次征求限行意见的座谈会,不涉及限购以及单双号限行,社会上有关石家庄市马上会实施限行、限购的传闻纯属谣言,请市民不要相信。

令人眼花缭乱的政策变化

虽然国内已有多座城市推出限牌措施,但是限牌的方式无外乎两种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摇号方式和拍卖方式。

熟悉上海车牌拍卖的人士应该知道,最近三年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研究三年来上海拍牌政策的种种变化,可以窥出未来拍卖方式在中国大城市限牌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局限。

笔者把2012年6月出台的“沪牌四条”作为沪牌拍卖政策变化的起点,因为在那之前的很多年,拍卖上海车牌的人数虽然不断增加,中标率不断降低,可政策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沪牌四条”内容:一是保持一定的机动车额度投放量;二是自当年7月起,将私车过户年限从目前的1年延长至3年;三是研究二手车额度交易纳入拍卖平台统一管理的可行性;四是研究市民提出凭购车发票购买新增机动车额度标书的建议。四条内容的目的是“抑制沪牌价格过快上涨”。

2013年4月起,沪牌拍卖首次出价阶段,试行增设理性出价“警示价”,高于“警示价”,系统不予接受。另外,投标者通过私人、私企投标拍卖途径获得的额度仅限于上海新增车辆上牌使用;而二手车市场除了继续实行额度过户限价规定外,自4月20日拍卖当日起,二手车带车牌转让后一年内,该车不得再次办理过户、转籍、退牌等二手车业务。在以后的两年里,“警示价”设置规则和有效时间多次发生变更,沿用至今。

2014年1月起,私人、私企机动车额度拍卖不再同场举行。私企机动车额度拍卖实行有底价竞拍,起拍价为个人投标拍卖的成交均价。

2014年6月,上海曾两次出台拍牌新规,目的是约束竞拍人数:持《临时居住证》无法参加沪牌拍卖;竞买人在办理拍卖登记手续时,还需提交有效合法的机动车驾驶证;竞买人自2014年7月起通过拍卖获得个人客车额度的,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参加拍卖。6月出台的沪牌新规,目的是挤掉拍牌大军中的“水分”,让真正需要沪牌的市民需求优先得到满足。结果,8月参与拍牌人数比7月份减少14548人,中标率微升。

2014年11月1日起,将在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即二手车额度)纳入统一拍卖平台管理。在用客车额度不得擅自转让,持有人确需转让的,应纳入统一的拍卖平台进行拍卖。

2015年4月15日开始,外牌车早晚高峰禁止上上海高架时间延长。4月拍牌后网传“百余台电脑一次性拍中985张沪牌”经查不实,5月拍牌公告中明确,用辅助软件等“非正常操作行为”将受限制,直至其本次投标拍卖被终止。

2015年6月27日,经过两次“模拟考”,利用浏览器拍牌的新系统首次正式披挂上阵。

8月更值得注意的消息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外宣布,上海7月共计上牌销售新能源汽车4933辆,创下月度上牌销售历史新高。今年1至7月上海市共计销售上牌新能源汽车19480辆,与去年前七个月共计销售上牌1923辆相比,同比增长900%。

根据相关政策,在上海购买新能源车,可以享受免费“绿牌”。然而,在这种免费上海车牌方面,此前有一种说法,到2015年底上海共将拿出2万张牌照额度免费发放。但到2014年底,本市已发放免费牌照1.1万张,加上今年前七个月放发的数量,已经超过2万张的额度。对此,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万张只是根据当时情况的一种内部说法,目前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牌照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目前只要符合政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民申领免费沪牌不受限制。根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上海的鼓励政策有效期是到2015年12月31日,此后政策是否延续还是未知数。

能够出的牌越来越少

6月16日下午,一场上海市交通委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出来的信息,将影响未来沪牌拍卖的政策走向。

针对上海国拍一家垄断车牌拍卖的质疑,上海市交通委社会宣传处副处长黄晓勇称,“将对相关企业进行综合评估,考虑选择技术成熟、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同时选择什么样的拍牌方式也在考虑之中,总之会提升拍牌质量”。

在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上海私车额度拍卖将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时,黄晓勇说,上海的车牌拍卖政策,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创新,也需要管理创新。上海实行私车额度拍卖以来,经历了从现场投标到网络投标的发展,对机动车总量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拍人数的增加,现行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和完善后续的机动车额度管理措施,“无论是从牌照的使用期限,还是警示价制度,都将在稳量控价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一个相应的释放机制,成熟后将向社会公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直言,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善后”。“主管部门能够出的牌越来越少了。说是储备政策,看样子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随后有上海媒体辟谣称,目前,在中心城区征收拥堵费也好,私车牌照有期限使用也好,包括外牌限行范围和时间扩大等,作为储备政策,只是众多治堵方案的选项,是否可行还要深入调查并征求民意。上海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短期并不可行。

针对“警示价”,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最近提出,既然私车牌照的额度已经实行指导价(警示价)竞拍,故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拍卖的成分,并已完全丧失了相互竞价拍卖的意义了,为了公平合理和拍卖乱象,建议以摇号的方法取得牌照。上海市交通委近日回复称,统一价格后的摇号制度,是储备方案之一。但是,因为涉及到整个拍卖方式的调整,社会反映比较敏感,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同时,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作分析评估,并在更广泛的层面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一定是死结吗?

笔者注意到,提高车辆使用价格,一直是国外城市“治堵”实招之一。伦敦市从2003年起,对进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车辆,在工作日早晨7时到傍晚18时30分征收5英镑的“进城费”(也称“拥堵费”),收费对象为私人汽车和货车,交通拥堵状况大为缓解,公交出行比例增加。

新加坡从1990年开始实施车辆年度配额制度,牌照有效期10年。10年后,车主可按上3月移动平均成交价直接获得新配额;或支付一半价格,延长5年使用权。牌照有效期使人们买车用车更为理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城市公交网络完备,管理水平较高,法制健全,市民整体素质较好。不少专家和市民也认为,不能一味照搬国外经验,而要根据自己特点,大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方便人们出行。况且,采用这些方法,还涉及到大批存量车牌使用者的权益和过渡方案,政策制定绝非易事。
  
2014年6月底,在“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城市交通与绿色出行”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指出,和纽约、东京等相比,上海机动车保有量仅为其1/4,但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和它们差不多,已接近“天花板”。因此上海对交通的要求,应该从单纯提高便捷性、快速性,转向减量减排,降低城市发展的交通代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高工邵丹还建议,在完善轨道交通、公交的同时,还可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以解决短程交通不便的问题。

中国正快速迈进城市化,汽车作为重要的代步工具和身份象征进入千家万户。有限的道路和土地资源,显然很难消化迅速膨胀的需求。而作为汽车通行权象征的汽车牌照,供需失衡是必然结果,“一牌难求”是大势所趋。本来,厘清需求、理性分流并不是非常困难的政策选择。但是,汽车制造业是中国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要税源。加上需要保障平等通行权的种种顾虑,使得车牌这块小小的铁皮杂糅了太多非市场的因素,问题的解决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