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银行卡清算放开落地


发布时间:2015-06-02 16:07:5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一批兼顾效率、安全以及差异化服务的清算机构,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带给银联越来

遭外界诟病多年的银联垄断即将被打破。4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符合要求的机构可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在中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

这意味着在银联垄断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12年后,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将可以正式进军该市场,同时,国内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要符合条件也可申请成为类似于银联的银行卡清算机构。

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银联的地位短期内还暂难撼动,但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一批兼顾效率、安全以及差异化服务的清算机构,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带给银联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进而推动整个行业效率和服务的提升。消费者不仅将有更多选择权,也可能因竞争带来的刷卡费率的下降而受益。

迟到的开放

对于境外机构而言,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的消息它们已经等了近30年。

目前国际清算市场上,主要有VISA、万事达(MasterCard)、美国运通(AE)、日本JCB和中国银联五大国际性银行卡组织。上世纪90年代,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1988年,万事达成立北京办事处,5年后VISA也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但多年来,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始终未能开放。银联是国内唯一支付清算机构,国际卡组织只能通过和银联共同发行信用卡,即“双标卡”的方式,境内人民币清算使用银联通道,跨境和境外的外币清算使用VISA或万事达通道,以此曲线分享中国市场。

2010年6月,VISA与银联“反目”,封堵银联部分境外通道,最终WTO定案:银联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垄断行为,但需要尽快开放境内支付清算市场。中国支付清算市场开放提速。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按照此次落地的《决定》内容,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需符合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至少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持股20%以上的单一主要出资人,或者符合规定条件的合计持股25%以上的多个主要出资人;提出申请前应当连续从事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等业务5年以上;连续盈利3年以上;在中国境内具备符合规定要求、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等多项条件。

虽然有观点认为上述门槛还是比较高,“要求在中国境内有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对国际卡组织而言也确是个难题,但一些专家表示,门槛的设置是有必要的。银行卡清算组织从全球来说都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基础设施需要有一定的综合实力才能适度控制风险,才能满足清算过程中的需要。所以,有一定层次的准入和门槛是为了实现市场开放、竞争效率及金融风险可控之间的平衡。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这些都是最低门槛,作为清算机构,上述基本条件都应该要达到。”

在申请流程方面,根据《决定》规定,央行在征求银监会同意后,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筹备的决定。申请人应当自获准筹备之日起1年内完成筹备工作,筹备期间不得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筹备工作完成后,再向央行提出开业申请,央行在征求银监会同意后,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开业的决定,批准则颁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获得许可证后,申请人须在6个月内正式开办银行卡清算业务。

换言之,新的银行卡清算机构最快也需要两年才能成立。

据了解,央行还将在近期发布细则,明确线上和线下跨行交易清算规则、发卡标准、账户管理标准等,以及申请成立卡组织的准入门槛等。

VISA、万事达等均已表态有意进军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VISA在《决定》下发当晚就回应将对新颁布的规定予以研究,并且期待相关监管机构能够颁布进一步的实施细则。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更表示,万事达卡一定会申请牌照,从事中国境内的人民币清算业务。

被诟病的垄断

作为此前境内唯一的支付清算组织,银联的成立和壮大有其独特背景。

为解决银行卡之间联网通用和促进银行卡的普及,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央行牵头,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银联,开始在全国发行统一标识的银联卡。其间银联承担着连接各个银行做转接清算业务的功能。消费者和商家在线下以及网上的部分交易清算都得走银联通道。ATM机跨行取款背后,银行间的清算亦由银联完成。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9.36 亿张,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POS终端和ATM终端分别达1200多万户、近1600万台和60多万台。2014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595.73亿笔,金额449.90万亿元。同时,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增长,从2002年的4.7%提高至2014年的47.7%。

银联培育了整个市场,也因此获得不菲的收益。这50亿张银行卡几乎都是62开头的银联卡,银联卡交易范围覆盖消费交易、日常缴费、转账汇款、出境旅游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可查的银联财务数据显示,2012年,银联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净利18.36亿元,相比2007年0.98亿元的净利润,5年间净利增长了18倍以上。银联的利润结构中,转接清算费用占大头,约占75%。

在一般的银行卡支付流程中,分为发卡、转接和收单三个环节,参与方包括卡组织、发卡银行、收单银行/机构、商户和持卡人(卡用户),其中,卡组织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承担对资金的转接清算。

目前,消费者每在POS机上刷一笔费用,相应的商家就会交一笔手续费,这笔手续费,又将以7∶2∶1的比例分别由发卡行、提供POS机的收单行、银联收取。收单行一般为各大银行、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及第三方线下收单支付机构。

因为坐享政策红利,稳赚刷卡手续费的10%甚至30%,银联一直备受垄断指责。

不过,银联内部人士却认为,刷卡手续费仍是政府定价,原来由央行定价,前两年改为发改委和央行共同制定,“连价格都定不了,还垄断什么?”

据《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查到的2013年1月调整后的刷卡手续费标准,银行卡刷卡交易情形分为四大类别: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和公益类。四大类中,涉及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主要是前三类,其中餐娱类手续费最高,合计为1.25%,一般类次之,为0.78%,最低为民生类,费率为0.38%。

事实上,这一费率标准并不算高,美国等成熟市场约为2%。2013年12月,19家商户曾与VISA之间就有关刷卡费用达成一项协议获得法院批准,今年3月,沃尔玛、亚马逊和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选择了退出和解,沃尔玛还因刷卡手续费过高起诉VISA索赔50亿美元。

奚君羊对《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表示,中国清算市场在起步阶段由一家独大培育市场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市场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需要尽快放开。此次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也和近年来政府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要求有更大力度有关。

线上的失落

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上,银联的垄断地位已经开始被打破。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线上支付分三种。一种是网银通道,相当于银行内部的转账交易。第二种,银联通道,它背后是两百多家银行,类似于线下在POS机刷卡。第三种,即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既可以通过给支付宝充值来进行支付,也可以通过支付宝直连银行进行快捷支付。

第三方支付在2005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2011年5月,央行颁发了第一批支付牌照。4年后,国内已经有26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牌照,其中前20名占据了整个市场90%的份额。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与银行直连,在支付清算时绕过了银联(其费率约在0.6%左右,分成的只有两方,即支付机构和银行),在线上已经形成另一块巨大的市场。银联历经10余年建立的盈利模式面临瓦解。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近8.1万亿元,同比增长50.3%。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中心的一份报告称,“从实际情况看,以提供网络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事实上已成为重要的转接清算组织”。

除了来自互联网的冲击,银联还面临线下收单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套码行为。套码是指收单机构为商户设置的“商户类别码”,以此标明接受刷卡商户的主营业务和行业属性,为此商户需要缴付的刷卡手续费也不同。比如“5812”代表餐馆,手续费率1.25%;“5411”代表超市,手续费率仅为0.38%。

费率不一,就带来了套利空间。不少收单机构为抢占市场,会为商户安排费率更低的类别码,商户就能少付手续费,直接蚕食了银联的手续费收入。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5月最新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取消餐娱类商户类别,将其并入一般类。简单说,就是餐娱类商户的刷卡费率(不含收单服务费)从1.03%降至0.63%。而此前市场热议的“借贷分离”(即刷“信用卡”与刷“借记卡”,商户缴纳不同的手续费),并未出现在征求意见稿中,因其被认为“存在一定风险”,商户可能会拒绝消费者刷“费率高”的信用卡。

最大挑战或来自第三方支付

近年来,感受到危机的银联已开始了“二次创业”。银联的新市场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围绕这个战略定位,银联推进产业各方合作,加快“网上银联”、“移动银联”和“跨境银联”建设。具体包括,主打“62银联卡”巩固国内市场、移动互联网支付平台建设、加快国际化进程。

2011年6月银联正式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手机支付”。目前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领域已接入超过260家发卡银行,并与100多家银行和64家非金融支付机构开展收单业务。

在发展海外业务方面,从2004年开通银联卡港澳地区受理起,截至2014年底,银联卡受理网络已延伸到境外15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总计超过2600万家商户和180万台ATM;同时,境外4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超过3700万张银联卡。

随着多元化发展,银联盈利模式也不再简单地依靠手续费。除POS交易转接收入和境内ATM收入之外,国际业务收入与移动支付等创新业务收入的占比越来越重。

“无论国际卡组织还是国内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在国内建立起跟银联一样的跨行转接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短期来看,起码5-10年时间,银联在国内的地位无法撼动。

尽管如此,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VISA、万事达等可能通过其会员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信用卡,消费者在已经使用多年的银联卡之外,今后将有更多品牌的银行卡可供选择。竞争也将推动清算市场效率和服务的提升。此外,竞争或促使刷卡手续费下降。目前收单市场中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的分成比例可能会有调整,商户的经营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并可能更多地让利给消费者。

奚君羊对《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表示,打破一家垄断,引入适度竞争,肯定会迫使企业提高效率,完善服务,更多地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境外机构尽管在全球覆盖网络方面依然远远领先于银联,银联目前的境外网络还只是主要集中在中国游客比较密集的港澳、日本、欧美等地,但在中国国内VISA等并无网络优势,在清算市场放开后,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在费率上与银联展开竞争。

至于发卡量最多的工商银行,外界普遍认为,在市场开放之初,监管层允许其“独立”出来申请成立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可能性并不大。

“长远来看,对银联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第三方支付。”奚君羊认为,比如支付宝,拥有淘宝网、阿里巴巴的大量客户和交易活动的现成资源,而且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能力极强,它们推出的线下二维码支付(虽应用于线下支付场景,但走的还是网上通道)和虚拟信用卡,尽管因安全性问题于2014年3月被央行叫停,但这类创新的、高效便捷的支付手段显然有着很大发展空间,迟早也应该会放开。“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的创新,使得它们在理解和满足客户方面能够不断领先于银联,如果这种态势持续保持,银联原有优势就将越来越不明显。”

《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拿到的一份安信证券日前的研报也表示,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金融改革再提速,二维码支付政策放开预期再加强。同时,支付宝和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巨头均可能申请银行卡清算牌照,结合各自已经成立的互联网银行,将形成“发卡银行+银行卡清算+移动支付/POS收单”的互联网金融闭环,O2O的“场景+数据”价值愈加凸显。

目前尚无第三方支付机构明确提出欲申请银行卡清算牌照。不过,就在此次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之际,曝出支付宝公司注册地已变更为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软件园,投资人由阿里巴巴变更为蚂蚁金服,注册资金恰为10亿元。“注册地变更为上海是为了国际化发展。”蚂蚁金服公关部人士称。但在该节点上的上述动作还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