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高端医疗惹争议


发布时间:2014-06-04 14:56:33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收费高是必然的,但不会过度医疗。”

今年5月底,位于浦东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下称SIMC)正式对外营业。乳黄色的大理石地面、胡桃木的家具、足有三四层楼高的大堂、无处不在的舒缓轻音乐……置身其中,倒有种星级酒店的感觉。

两个月前,SIMC对外试运营,由亚洲最大的医疗集团百汇医疗集团负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上海长征医院旗下的8所附属医院提供技术支持。近100多位顶尖专家在此尝试多点执业,一周时间里,他们有四天在公立医院上班,另有一天在SIMC看病。

最为百姓所关心的看病价格也随之公布:挂号费最少300元,看顶尖专家最高1200元,普通病房每日收费1800元,医保暂时不能使用。

作为上海第一家医疗改革催生的国际综合性非公立医院,SIMC承载着上海医改“试验田”的角色。然而,医生多点执业、数倍于公立医院的诊疗费引发“占用公共医疗资源”、“倒逼公立医院涨价”等种种质疑。

SIMC医疗院长、大内科首席医师缪晓辉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采访时强调,理论上,该中心仅仅承接了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的特需医疗,不会占用基本公共医疗资源。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还是要啃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

以技养医

“我觉得价格挺合理的,这里的服务值这个价。”体验过后的王先生表示。

和常规看病不同,该中心医生仅接受预约看诊。每名医生每天最多看24个病人,每个病人至少20分钟,超声波检查至少20分钟以上。病房都是单人间,床护比1:2,相较而言,不少公立医院连国家36年前制定的1:0.6床护比指标都难以达到。

缪晓辉介绍,该中心参照新加坡同等医疗水平定价,“但实际上比新加坡收费要低2%左右,比中国公立医院收费高3%-5%。收费高是必然的,但不会过度医疗。”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

诊疗费是对医师技术服务价值的定价。缪晓辉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三甲医院专家门诊(教授级)挂号费20元/人,医生能拿到的不过1/3,按照看诊病人50人来计算,医生到手的门诊费300多元/天,相比医生背后的付出,这个诊疗费很难体现医生劳动价值,公立医院出现以药养医也就很难避免。”

缪晓辉向本刊记者介绍,SIMC主治医生的挂号费是600元/人,其中40%归医生本人所有,也就是240元,那么看10个病人就有2400元收入。“不需要回扣,就能充分体现劳动价值。医生的注意力不再是想方设法拿回扣,而是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病人。”

此外,SIMC规定药占比(即药品总收入占医院总收入)在8%-10%之间。公立医院这一指标高达45%,“不过,公立医院的总收入非常大。”

“我们拒绝医药代表进入诊室,医院人员并不多,很容易辨认。如果他想假装成病人,溜进医生办公室也是不可能的。病人到达医院后,由护士直接带到医生办公室。”缪晓辉说道。

多点执业

一直关注SIMC进展的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原上海副市长沈晓明曾表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既是新诊疗模式的试验田,也要探索让高端医生发挥作用并取得合理回报。

然而,医生多点执业的开展引发舆论热议。

同一个医师在不同执业地点收取不同诊疗费,那么其在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会不会因此降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医疗卫生政策专家顾昕指出,医生在收费高的地方可能会更用心、服务更周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原执业医院就会不用心或者欠周到。不能简单把服务想象成有一个总量,认为那里多了,这里就会减少。实际情况是,随着总体收入增加,服务的总量也会增加。

缪晓辉向本刊记者解释,SIMC承接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的特需医疗服务,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简单地说,就是把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搬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还是这些医生来服务,不会因此影响基本医疗资源。”

那么,民营医院的高价收费是否会影响公立医院的定价机制,使得后者也随之涨价?

上海卫计委副巡视员兼医改办副主任许速表示,上海市正在进行的公立医院收入分配改革,是让医师在公立医院拿标化工作量工资,而在公立医疗体系之外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顾昕认为,政府应在公立医疗系统增加补贴,适当控制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医师收入水平的差距。

长期关注医改的专家、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应该放开医师自由执业,由市场决定医生的价值。但由于政策迟迟未落地,医生多点执业进展缓慢。

2013年8月,上海市卫计委曾起草了一份多点执业的政策文件,在业内征求意见。据悉,其中有些条款相当开明。比如多点执业的申请只需市卫计委批准、第一执业地点医院备案即可,这比国家卫计委草案所提的需所在医院批准,显然宽松很多。

不过,这一文件尚未出台,有关多点执业还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医生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选择了“跳槽”,但这还只是少部分人。

多位公立医院的医生向本刊记者坦言,“体制内外的养老待遇不一样,学术地位也不一样。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体面收入的工作,也需要一个事业平台,能够给予学术和科研基金支持等等。从各个方面来说,体制内外存在很大的差别。”

一边是大医院的团队学术环境和名气,一边是紧张的医患纠纷,嘈杂的看病环境以及每天看100个病人的工作节奏……一位“跳槽”医生称,“曾反复纠结过,走出体制,进入高端医疗,虽然钱多了,看病没那么累了,但是也要放弃很多。”

剥离公立医院特需医疗

SIMC的出现只是上海剥离公立医院特需医疗转向市场化运营方案的一部分。上海市医改的设想是在未来三年内将特需床位逐步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发展高端医疗服务,把剥离的特需服务统一纳入两大医疗拓展区——上海浦东国际医学园区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

2011年5月,《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提出,严格控制公立医疗结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对特需床位实施剥离,以人员、品牌、技术等形式在两个医疗拓展区内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

“我们的定位是市场化、高端化,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学习美国的一些新模式,以医疗社区为辐射点,充分学习国际化管理的经验。”许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此,多位医界从业人员向本刊记者表示赞同。

近年来,特需医疗面临较大争议。

“说起特需医疗服务出现的缘由,不得不谈到医院的财政机制。”一位曾在三甲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医生告诉记者,现在中国公立医院的财政机制是由各地方财政提供差额拨款,一般是拨款30%,也有些可能更低。“那么,另外的70%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医院的现金流往往会出现很大的空缺。

由于特需医疗大大增加了医院收入,曾被认为是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既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公平享受,也不利于高端医疗作为产业发展的要求。

“我们要区分市场定价和政府定价的领域,在市场定价的领域坚持发展高端医疗,促进国际特需医疗项目。”许速如是说。

几乎参与了全部筹建过程的缪晓辉感叹,社会资本办医不容易。他向记者介绍,SIMC由国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0%股份外,其余股份由8家民营资本持有,投资额超过10亿元。“国资是以土地形式持有股份,民营资本则是更大的投资商。”

如何盈利成了SIMC避不开的问题。尽管缪晓辉坦率地表示,投资方在三年内不急于收回投资。但无疑,当下医院的营运也有一定的压力。据他透露,SIMC一直在筹划自己的赢利模式。除了主营的高端医疗服务,还将发展健康管理项目,包括体检和家庭健康顾问等。

据悉,SIMC会为患者保留完整的电子病历,包括体检报告。如有需要,患者可随时调阅自己的档案。这样,患者和消费者均可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新加坡已有数家医院改造成电子医院。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