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曾经的半裸苦行者


发布时间:2014-05-06 13:07:24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马航客机失联以来,南印度洋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加之4月的印度春天大选(合计有8.14亿选民、500多个政党、历时36天、93万个投票站、1000多万安保力量,被称为“世上最大规模选举”)如期鸣锣,连带也使这个中国的近邻,一时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
   
去年在写关于印度“百年老店”塔塔集团的文章时,曾说到中国人大多对印度知之不多,并以我自己为例:“我比较熟悉的印度名人,还是‘圣雄’甘地、‘建国之父’尼赫鲁和诺奖文学得主泰戈尔等人,这些名字现在或许连印度的年轻人都十分隔膜。我记忆中的印度电影,是几十年前看过的《流浪者》,今天宝莱坞的影片对中国人依然陌生”。
   
作为一个背倚喜马拉雅山脉的宗教大国,印度一直笼罩在东方神秘主义的外衣下,它既令人神往,又让人踯躅不前。我曾多次想去那里探个究竟,可一想到四处干燥炎热、尘土飞扬,还有那挤满人的恒河,便又兴味索然。
   
然而,这个国家仍然值得一去,不仅因为那里恒河长流泰姬陵巍峨,还因为可以去踏访“圣雄”甘地曾经的足迹,顺便揣摸一下他那些超凡脱俗举动的心思。

非暴力奇迹

说到甘地,脑海中每每浮现出那个半裸上身摇着纺车的光头干瘪老人,如此低调柔和的形象,似乎与他主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颇为吻合。这样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居然在人到中年时就被尊为万世顶礼膜拜的“圣雄”,居然成为现代印度的国父,居然一直以来影响着世界和平运动的进程,这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件充满魔力玄想的事。
   
甘地一生的主要功绩在于创立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以此寻求印度的独立自治,最终摆脱了英国的殖??>??E7??治。甘地手无寸铁,毕生没有官职没有权势没有一兵一卒,单凭孤身一人的非暴力巡游宣讲,而能让一个深陷殖民奴役的大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写作自传《信仰的力量》时,甘地刚过天命之年,看书中所描述的多次小规模非暴力不合作事件,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而这位信仰坚定的真理追求者的终极成就,此时已初露端倪。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终获成功,对中国人来说,简直天方夜谭。我收藏甘地自传多时而一直搁置高阁不读,潜意识里想必是对此多有质疑不信。
   
中国是一个崇拜暴力的国度。一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无异于一部刀光剑影、暴力杀戮史。时至今日,上至权贵下至草民,暴戾之气泛滥成灾,也印证了这一祸害仍在危及我们的后代。
   
暴力总是伴随专制,专制需要暴力维护。幸好甘地出生在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只有在那样一种完备的民主政治司法制度下,他的所谓“非暴力”、“不合作”才被允许存在,才能结出启蒙民主自由的果实(后来受甘地影响而在南非同样从事非暴力运动的曼德勒,能在大牢中关押27年而完胜出狱,也显示了民主制度依法行事的宽容),否则换个别的什么专制国家,像他那样为民伸张正义动辄绝食,并藉此鼓动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粉丝追随者向当局施压,恐怕早被政府灭了,哪里还可以靠饿肚子扬名后世,招摇天下。

节欲自洁的先声

非暴力意味着不杀生,不合作意味着不伤害。当这一切演化为政治运动时,既必须在严格的法律框架下进行,也不能突破一个守法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不用说,非暴力这一宗旨的确立,表明了甘地的内在智慧远胜于他木讷的外表。
   
在《信仰的力量》中,甘地反复声明,“一个人在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前,必须先尊重国家的法律,并自觉地遵守它”,“因为他将其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虽然不合作,却是非暴力,又以遵纪守法为前提,这是当时的英政府能够容忍甘地及其追随者的重要原因,而专制国家从来没有这样的雅量,只要敢唱反调一律消灭在萌芽状态。
   
可是,民众一旦行动起来难免行为失控,有时温和的游行示威,在不经意间可能演变为大打出手的暴力行动。甘地一生中曾多次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而政府为了挽回乱局甚至不惜宣布戒严。
   
在这种情况下,甘地的拿手好戏是先做民众的劝导工作,同时以绝食对自己超越边界的错误表示忏悔,进而与政府达成谅解,这叫退后一步天地宽。甘地的此招每见成效,显示他在早年南非运用非暴力不合作小试锋芒之后,对于非暴力与暴力的界限拿捏已经得心应手,从而为日后的更大尝试奠定了基础。
   
为了引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上正轨,甘地招贤纳士,创办非暴力不合作学院,招募大批志愿者培训民众,写作印刷散发了大量阐述非暴力理论和原则的书籍文章,向人们广泛宣传“非暴力不合作是一种自我净化的过程”,也即自省的过程。在《信仰的力量》一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诞生”一章中,甘地表示,“这个运动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在南非生活的一部历史,是我在那儿体验真理的一部历史”,而他在约翰内斯堡的种种“节欲自洁的行为”,正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先声”。
   
助甘地的自传,虽然我们大致了解了他早期在南非的一些社会活动,可惜对于那部他一再要求人们阅读的《南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史》,我们至今未闻其详,也不知是否有中译本。以后如有可能找来一读,对于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起源将不无裨益。
 
在素食中净化心灵

把节欲自洁视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先声,看似让人费解,却从哲学伦理上找到了这一运动的人性基础。读甘地的自传,最震撼人心的也是他对纯粹人性和至上道德的不懈追求。
   
用非暴力来对抗暴力,试图唤起敌对一方的内心愧疚达成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冒险的举动,没有至死不渝的道德信念和坚如磐石的内心定力,注定一无所获。甘地的超然魅力,不仅在于他政治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更由于自始至终以高尚的人格和苛刻的自律(乃至自虐)——从素食到禁欲,从节俭到苦修——完成了一个俗世人生到圣雄至尊的跨越。
   
甘地是个始终如一的素食主义者。从小受家庭宗教传统的影响,便随父母不吃肉,在中学时期也曾禁不住吃肉强身之说的诱惑,背着家里偷偷破戒吃过几回肉,而欺骗父母的罪恶感深深地折磨着他,为此悔恨莫及。在去英伦留学前,他向母亲立誓“不喝酒、不吃肉、不接触女人”,并在那里成为真正的素食主义者。
   
素食固然符合印度教徒的教义,也是甘地体验真理的最直接方式之一,而毫不动摇的持久坚持谈何容易。
   
在甘地的自传里,我惊讶地发现,他在不断从《素食论》、《饮食伦理学》、《饮食善方》这些经典中吸取自制力量的同时,不下数十次地在各种场合探讨饮食问题,比如荤食是否亵渎宗教、饮食是为了满足口味还是保持体力、素食者可否喝牛奶吃鸡蛋、如果不能喝牛奶可否改喝羊奶,以及喝奶吃蛋是否杀生、病中的素食者为了康复可否喝奶茶,等等。如此不厌其烦地反复讨论,表达了甘地对素食的执着信念,也显示这种执着在纠结中自我控制欲望是何等难受,何等折磨人。
   
甘地坚信“肉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不适宜的”,把素食视为终生的使命,看做是自我修炼的方式。按照他的人生信念,“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所以,即便通常只吃水果和坚果,不用调料,无需烹饪,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吃盐,在43岁以后再不喝牛奶,甘地也甘之如饴。纵观甘地一生,他在恪守素食的简单生活中净化了心灵。
   
时下欧美国家的素食者队伍不断扩大,但在中国,素食还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吃垃圾食品的人越来越多,肥胖者与日俱增,甚至和尚都吃得肥头大耳,让人很怀疑他们是否坚持素斋。甘地在79岁时不幸倒在宗教极端分子暗杀的枪口下,以他严格的素食而能成为那个时代的长寿者,是否证明多吃果蔬确实有益健康?虽然我们未必要像甘圣人那样,成为一个绝对的素食者。

灵魂自由与肉体放纵不可兼得

甘地笃信素食,更立誓禁欲。中国古代素有“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可理学家自己并不动真格,但甘地却决意拿自己开刀,把禁欲进行到底。
   
他在31岁开始尝试禁欲,直到6年后才完全做到。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甘地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为了实现禁欲而“进行自我斗争的历史”。

甘地认为,禁欲“就是从思想上、言论上和行为中控制自己的情欲”。他坚信,“凡是想以投入全部身心为人类服务的人,就必须做到这一点。”“我不能同时享受灵魂的自由与肉体的放纵”。
   
男欢女爱,人之常情。何况遵循童婚的传统,甘地早在13岁就成婚,17岁初为人父,要真正做到六根清净实属重大挑战。
   
事实上,青少年时期的甘地,曾经长久沉湎于情欲陷阱而难以自拔,甚至在他父亲临终时刻需要其守护在身边尽孝时,还因贪恋云雨之欢而离开。这被甘地视为难以宽恕的“终生污点”。
   
当他最终发现纵情于家室之乐成为非暴力运动的羁绊时,决意追随神灵的召唤,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上,把俗世人生的七情六欲禁锢殆尽。在他单方面向妻子宣布自己禁欲的决定时,一向在性事上处于被动状态的妻子表示欣然接受,而甘地的粗暴和对女性的不尊重,成为了反禁欲人们的一个口实。
   
不仅如此。在甘地看来,“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通常是形影相随的”,因此节食和绝食又成为禁欲的手段。“世俗的人不能控制情感,于是成为情感的奴隶,所以需要清洁的不含刺激性的食物和定期绝食来消除肉欲”。这就可以解释甘地何以一生对绝食情有独钟。
   
印度教徒历来有绝食的传统。甘地的母亲一直信守毗湿奴教信徒的教义,在每年长达4个月的禁食期内,每日只吃一顿饭,或者隔天才吃饭。甘地的热衷于绝食,既传承了代代相袭的家风,又把这种教义延伸为对人类情欲的自我节制,此类清心寡欲的绝情做法,对于俗世人生之难以接受是完全可以想见的,虽然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推广实施好处多多。

麦子为了萌芽必先死去

甘地严酷的自律,还表现为崇尚简朴、苦修自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如果说甘地早年的节俭度日,是因为经济艰难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以献身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己任之后,清苦淡泊的生活便成为他自觉的追求。
   
他不但把饮食衣着降到最低标准,而且外出远行总是主动坐三等车船,甘愿与草民挤在一起。有一次坐船巡行,甘地的朋友带了一个很值钱的望远镜,他认为这与他们想要的简朴生活的愿望不符合,于是说服朋友把望远镜扔进了大海。
   
甘地和他的追随者常年住在偏远的农村,自己创办农场,自己种菜种粮,自己纺纱织布,自己打扫厕所,并从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体验。
   
他对自己言行的反思,更是到了“每日三省吾身”的程度。在他的自传中,充满着“反省”、“忏悔”、“赎罪”等等这些字眼。
   
在南非时期,甘地创办的一个农场收养了一些孩子,一次两个孩子做了堕落的事情,“我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被监护人或学生的堕落,做监护人或教师的人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赎罪的唯一办法就是苦修。于是我决定绝食七天,并立誓在四个半月内每天只吃一餐”。
   
这就是传说中的甘地,一位被丘吉尔形容为“半裸的苦行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驱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而过。”
   
甘地的一生是令人景仰的一生。他那些包括非暴力主张在内的种种理念虽然多有争议,却开启了人类通向和谐天地的另一个通道。我们也不必像他那样苦对人生,却可以在本真的人性选择中寻求纯净的快乐。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