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牛肉:“品质”庇护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4-05-06 10:41:2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尽管澳大利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商,但是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014年4月11,上海,在由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和羊毛发展公司子公司国际羊毛局共同举办的“澳大利亚周•中国——尊享晚宴”,一道用来自澳大利亚和牛做成的佳肴得到了很多与会嘉宾的赞美。

实际上,这道菜肴的大受欢迎代表的正是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越来越高的知名度与受欢迎程度。上海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的澳大利亚牛肉的3月份销量达到了30吨,是2013年9月份水平的6倍。据悉,中国2013年的牛肉进口量达到了29.7万吨,比2012年翻了两番,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占了一半左右,是中国进口牛肉市场中当之无愧的冠军。

澳洲牛肉的受欢迎程度当然是因为它的质量和安全性。澳大利亚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Vicstock首席执行官Harold Sim就对《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表示:“澳大利亚的牛肉和该国其他农产品一样,都是有很高的质量和安全性,随着中国人对于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的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扩大。”

“从农场到市场”
安全、健康是中国人对于澳大利亚牛肉的普遍认识。“澳大利亚是国际公认的没有主要牛只流行疫病的地区,包括疯牛病和口蹄疫。”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MLA)中国区经理唐雪虹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

将细菌病毒与牛肉隔离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归功于该国牛肉行业严格的监管措施。“澳大利亚整个肉牛行业,从农场一直到育肥场、运输、活畜交易市场及加工厂都要实施一体化项目和追溯系统。”唐雪虹表示,“这些项目和体系都在品质保障(QA)体系之下,是澳洲行业、政府和?D?85?他相关组织共同发起实施的。各个环节均受到独立的审查制度监督。”

也许位于悉尼西南230公里的McLenna农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更直观的经历。农场主Ian的几个孩子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看父母给自家养的牛“贴标签”,也许他们不知道这些标签就是澳大利亚政府在2005年为每一头家畜强制规定的“国家家畜识别系统”(NLIS)。Ian的农场——以及澳大利亚所有饲养家畜的农场——会有一个由州政府颁发的8位数“财产识别代码”,他们家养的牛在出栏之前必须贴上带有他们农场“财产识别标签”的牌子。

Ian的孩子也许也不了解这套“财产识别代码”不仅仅可以用来识别他们家的牛,也是他们父母生意的关键——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只有拥有“财产识别标签”的家畜生产者才能有“国家贩售声明条例”,可以出售自己养的牛。

这一切都是“家畜生产保证”的要求,任何农场主都要在化学品使用和动物喂养方面符合一定的要求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澳大利亚政府每年会随机对“家畜生产保证”的安全标准进行审核,而Ian和其他澳大利亚的农场也会每年接受一次审核。

这些只不过是澳大利亚牛肉“从农场到市场”的第一步。每年9月份是Ian家最繁忙的时候,因为这是他们家肉牛出栏的季节,即使是孩子们也会在这个时候来帮忙照看那些还未到出售年纪的牛。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牛并没有送往屠宰场或加工企业,实际上,大部分在澳大利亚国内销售的牛肉和全部出口的牛肉都必须经过育肥场这一环节——专业的人士在这里通过给牛喂养谷物,改变牛的饮食结构来改变肉质结构,使其能够达到不同国家的标准,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与农场一样,育肥场也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监管。一套名为“国家育肥场认证计划”的方案通过对喂养和水质的严格控制来保证肉牛的健康。据悉,澳大利亚大约有700个经过认证的育肥场,其中大多数位于畜牧业和饲料行业发达的新南威尔士州。

类似的监测和追溯系统在肉牛走出育肥场后也会继续发挥作用:运输过程中TruckCare可以保证动物福利、肉品质量和肉品安全;而在活畜交易市场,不仅仅所有的交易都会被计入“国家家畜识别”系统,更有“国家活畜交易市场质量保证”计划来确保牛肉品质不会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

到了最后的加工和运输环节,澳大利亚检疫检验局等政府机构也会加入监管的队伍,诸如国家残留物检测、国际ISO等标准来保证肉质的安全:出口加工工厂必须监控加工过程中卫生和微生物指标;所有出口牛肉必须要在屠宰前和屠宰后接受兽医检查来确保产品适宜食用;所有的集装箱都必须按照澳大利亚检疫检验局的标准封存,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得打开……

更多的机会
以上是澳大利亚牛肉从“农场到市场”的步骤,正如MLA中国区市场拓展经理滕耀瑶所说,“畜牧和肉类行业致力于食品安全、一体化和可追溯性,我们注重满足我们全球客户的需求,而我们的产品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保证”。

全球客户当然也包括中国的消费者。不过对于澳大利亚牛肉趋之若鹜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能够吃到高品质的澳大利亚牛肉不仅仅是因为澳方的努力,中国的相关机构对此也是“功不可没”。

“很多人都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表示担忧,但中国对于包括牛羊肉的进口食品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检验检疫方面。”Harold Sim说。实际上,根据《中国经贸聚焦》记者的调查,很多澳大利亚食品出口商,包括肉类、柑橘、牛奶以及活牛等方面,都认为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中国最困难的环节在于“检验检疫”。

“我们首先要获得中国政府的授权,每次我们的货物到达中国港口后都要接受中方的检疫。”澳大利亚Ecofuels公司负责人克里•凯利(Kerry Kelly)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他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向中国出口奶牛。“在澳大利亚我们的奶牛的检疫要花30天,而到了中国则需要40天的时间。不仅如此,中国的检疫程序和要求与澳大利亚的有所不同,这需要我们花费大成本来适应。”

对于牛肉行业也是如此,据悉,只有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检疫证书的澳洲企业才能向中国出口牛肉,而到目前为止,只有20多家澳大利亚屠宰加工企业获得这种证书,拥有向中国出口牛肉的资质,这与澳大利亚“中国最大的进口牛肉来源”的地为不甚符合。

严格的监管措施、检疫程序的不同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高成本也许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但是在Harold Sim看来,澳大利亚的牛肉(以及其他食品)出口企业不能只做好在澳大利亚的检疫环节,更不能因为澳大利亚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检疫系统就忽视其他国家的状况。“我们必须尊重、遵循其他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要求。我对澳大利亚牛肉出口企业的建议是:多和中国人交流,多到中国去看看,多请中国人来参观。”

在这方面,澳大利亚有机牛肉出口商Arcadian有机和自然肉类公司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由于澳大利亚有机牛肉的认证和检疫与中国的完全不同,Arcadian邀请相关机构的人士到自己在澳大利亚的工厂、委托的屠宰场还有提供货源的农场参观来亲自对自己产品的“有机”和“安全”属性做一个全方位的考察。

这当然要花不少费用,但对于Arcadian首席执行官阿里斯特•弗格森(Alister Ferguson)来说,这样的花费与中国市场对于澳大利亚的有机牛肉的需求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我们已经关注中国市场很长时间了。”他说,“中国一些城市的环境不怎么样,那儿消费者对于进口有机牛肉的需求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大,我们也只不过刚刚触及表面而已。”

Arcadian的例子也说明,尽管澳大利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商,但是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促进本国牛肉产业增长的措施,但是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于安全食品的追求让中国对于进口牛肉的需求能在在未来几年内保持20%的年增速。

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是个不能错过的机会,而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企业、行业机构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Harold Sim表示要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因为只有“高水平的当地企业才能帮助Vicstock进一步开发中国市场”;滕耀瑶也表示MIA会在市场准入层面联合澳大利亚农林牧渔部门的相关官员促成和中方的互相了解,加深合作,同时在贸易层面也会在中国参与多个食品类展会,将澳洲的出口商介绍给更多的中国贸易商。

“具体的商业环节将遵循自由商业的原则,我们从旁提供行业性的支持。定期的双方检验检疫部分的互访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她说。

而对于澳大利亚政府来说,总理托尼•阿伯特一直都在努力促成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将会成为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对牛肉的进口关税为12%-25%,如果自贸协定能够达成,澳大利亚牛肉的成本将会降低,而随着国产牛肉价格的不断升高(自2000年来上涨了5倍),“比国产牛肉贵不了多少”的澳大利亚牛肉无疑会迎来更多的机会。

“在过去的两年里,澳大利亚的出口商正在积极地和中国进口商合作,我们可以看到总体的出口量增长迅速。”滕耀瑶说,“如果自贸协定能早日达成,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澳关于牛肉方面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