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何毅亭:习近平“文胆”


发布时间:2014-01-06 13:59:4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作为党建理论权威,何毅亭此番调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在党务系统发挥其此前积累的理论专长,也可以说是习

媒体9月29日报道称,据中共中央党校官网“校务委员会”栏目显示,何毅亭近日已出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正部长级),成为现任校长刘云山的“第一副手”。

何毅亭是接替年届65岁退休年龄的李景田的。据中央党校网站报道,9月26日下午,常务副校长李景田还会见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安芳一行。

中央党校是培训轮训共产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中共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该校除了培养干部,还是理论和大政方针的重要研究和储备中心,通常为国家进行重大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准备。由此,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一职在整个中共组织体系中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何毅亭长期在中央智囊系统任职,之前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任职期间曾多次陪同习近平到各地调研。他被外媒视为习近平的铁杆“文胆”。而作为党建理论权威,何毅亭此番调任中央党校领导职务,在党务系统发挥其此前积累的理论专长,也可以说是习在党建事务上的重要安排。

党建权威

极其有限的简历资料显示,何毅亭,陕西汉中人,与籍贯陕西富平的习近平是同乡。

同很多高官一样,何毅亭也有过知青和工人经历。恢复高考后,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1986年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室工作,任主任科员,副处长。1989年起,被拔擢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处长,党建组(正局级)副组长、组长。

2000年6月,何毅亭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开始跻身副部级干部行列。2009年,升任常务副主任。200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

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共最高智囊机构,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专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

据悉,在担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和常务副主任期间,何毅亭多次随同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地考察调研。如:2002年5月,胡锦涛先后到青海西宁、海北州、海南州、格尔木等地考察,何毅亭随同。2008年5月,习近平赴陕西略阳县察看灾情,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何毅亭随同。2011年8月,习赴四川绵阳、德阳、成都等地考察,何同样随同。

他同时曾兼任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组组长,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在中央政研室任上一路经历三任总书记,何毅亭积累了深厚的政策研究功底,在很多时候被人称为“学者型官员”。

他是中共现任为数不多的党建理论与政府决策研究专家,在这些领域颇有建树,个人著有《领导者公共形象艺术》、《现代领导哲学思维:领导智慧的养成途径》、《领导干部新视野》、《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治理新思维》、《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实务•案例》、《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观》等书。其著作在中国各级干部圈子内也颇有影响力,流传广泛。

在十七大召开后不久,何毅亭就发表《论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力捧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近期他还主笔撰写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该书跟踪记录了十八大以来习一系列重要讲话,并进行系统阐释和解读,被公职机关单位列为学习书目。

一度被传接替王沪宁

通过何毅亭简历可以发现,虽然同在中共最高智囊机构,但是和擅长马列理论、在政治学研究上声名显赫的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不同,何毅亭主要在党建以及官员公共形象方向有其独到见解。

而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前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时,就在党建议题上提出“纯洁性”的说法,要求在思想、组织、作风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十八大之后又高调提出“习八条”,并在党内掀起一股以“反腐”为主要方式的整风运动。加上其在上任后的“南巡”、外访以及贴近民众方面也呈现出一种高频率,借此在中国民间赢得了巨大声誉。

早前,曾有多名内地政情分析人士指出,何毅亭有望取代王沪宁中南海“第一智囊”的地位,会在中央政研室常务副主任任上被扶正。王沪宁早从江泽民时代就进入中央,参与过“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建立。已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他或任整合扩权后的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担纲外事与国家安全,包括军政情报搜集等,其地位类似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不过,今年8月,国务委员杨洁篪已接棒戴秉国出任中央外事办主任。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囊括外交、国防、公安、国安、外宣办、国新办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部门,综合处理对外、对内安全威胁,由习近平亲自挂帅。该委员会的委员可能包括王沪宁等人。

加上今次何毅亭履任新职,等于否认了此前外界的猜测。而这一任命也将有助于何在党务系统发挥其此前积累的理论专长。

熟悉中共架构者都知道,中央核心机构中组部、中宣部、中办的一把手均由政治局委员担任,比如现任中组部部长、中宣部部长、中办主任分别是政治局委员赵乐际、刘奇葆和栗战书,中央党校校长更由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兼任,但这些部门常务副手的地位同样不容小觑,某种程度上他们才是部门的实际负责人。

习的人事脉络

此前的今年6月,外媒报道称,在习近平担任中共总书记时逾半载后,期间地方大员调动频频,人事基本盘已定,但是除了中央部委以及地方省委书记、省长这一群体外,另有一群官员值得外界关注——他们就是围绕在习近平和整个中央决策层周围的智囊们。这群人不如一般官员那样受人关注,他们隐身幕后,低调行事,但却把控着中央办公厅、总书记办公室、国家主席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机构,为中共执政出谋划策,提供治国方略,影响力非同寻常。

媒体总结了习近平的“七大智囊”,包括曾是习任职上海市委书记期间的“大秘”、由沪调京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丁薛祥(7月兼任总书记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毅亭,习近平秘书朱国锋、钟绍军,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其中,何毅亭、李书磊被视作习近平的两大“文胆”。

从在此前后习近平于中央层面的人事布局也可以看到,政治、经济、组织、党建、宣传等关键位置都大量起用了“熟悉的人”。上述提及的经济层面的刘鹤、党建领域的何毅亭和掌管中枢机要的丁薛祥等自不必多言,今年4月,与习近平曾同为清华大学室友的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陈希也被提拔至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位置,在组织人事上为其把关;10月8日,曾在福建、浙江作为习近平旧部的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被宣布“中央另有任用”,并随后升任中宣部副部长,成为习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得力干将。

在地方上,包括贵州省委副书记陈敏尔、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浙江省省长李强等几乎都与习近平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中全会后的最新人事变动还显示,11月22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已获任副省长,先后在福建、浙江任职的蔡,从1985年起就和习近平开始近20年上下属关系,与习关系密切。

外界评论说,习近平在沿着自己的用人哲学来打造班底。可以看到,这些官员除了均与他有过不容忽视的交集外,他们最终走到了习的身边,身上所具有的低调、务实的共同点亦是关键。可见,与习近平有过密切合作的、有能力并有相同政治理念的人,是习打造班底的最基本要素。他们都将是习在未来五至十年主政中国最为倚靠的人选。

未来或走曲线晋升之路

随着何毅亭、黄坤明等出任新职,近日也有外媒分析称,除了中办副主任可能真除主任外,其他像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等部门的副职直接升任正职的机会其实都不高。因此,他们除替习近平掌管要津外,未来的仕途,或都还要走曲线晋升的路线。

以中组部副部长为例,升官的前任就有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纪委常务副书记赵洪祝(曾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浙江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曾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曾任中组部副部长)等。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升迁先例也不少,如后任江西省委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苏荣等人。(不过,被视作“国师”、系邓小平1992南方谈话的整理执笔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专家之一的郑必坚,却因2002年卸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时已近70岁而即转至政协。)

报道表示,从政研室到党校,何毅亭“死位”坐正也许同样需走一条曲线之路。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