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马拉松热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4-01-06 13:57:39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作为一个全民运动的契机,北京奥运会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几年中持续发酵,民间团体正蓬勃发展,商业力

2013年12月1日,上海,35000名长跑爱好者齐聚外滩,挑战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下称上马)。此次比赛的报名堪比购物“秒杀”,现场通宵排队的热闹景象与春运别无二致。

忽如一夜春风来,马拉松迅速成为当下最时尚、最疯狂的体育运动。不过,中国的马拉松赛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才渐渐发展起来,相对欧美国家的全民运动,中国的马拉松赛还只是“一部分人的狂欢”。

马拉松热潮的背后,是跑步作为一项简单的有氧运动,正渐渐被中国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所接受。万科总裁郁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等商界重量级人物“以身示范”对于慢跑运动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少跑友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跑步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更是为了追寻内心的平静。更有意思的是,跑步成了一种时尚的社交方式,跑友圈里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氛围让他们兴致更加高昂。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企业都逐渐找到了商机。酒店、运动饮料、跑步品牌等,都受益匪浅。今年厦门马拉赛前后4天时间,收益收入高达2.26亿元。

报名爆棚

和许多参赛人员一样,田晨钰是个跑步新人,两年前受家人影响接触到了跑步这一运动,坚持每周跑一两场。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提醒,上马将在近日内报名,她跃跃欲试。

9月17日,上马对外开放半程和全程赛事的报名。田晨钰向本刊记者吐槽:“上午9点到11点,整个报名系统都瘫痪了,下午4点名额就都报满了,感觉比买春运火车票还难。”今年的上马赛比去年增加了5000个名额,但依旧杯水车薪。

10月21日,10公里跑开始报名,共3500个现场名额和1500个网络名额。尽管报名开放时间是早上9点,但在6点46分,上海体育局官方微博就发布公告,称预检(提前发号)报名人数3500人已满,建议跑友们不要再前往现场排队。据一位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凌晨两点已经排起长队。很多跑友一边排队,一边低头刷手机、打电话,希望通过网络抢票,但1500个名额几分钟之后就被宣告一抢而空。

不仅参与人数众多,国内马拉松赛的规模也是持续爆棚,从2011年的22场到去年的33场,再到今年的44场,平均每个周末都有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

“不过,比起国外的马拉松赛事还差得远。”田晨钰告诉记者。美国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有700多场,日本也有200多场。今年东京马拉松参赛名额3.6万,报名人数高达30.4万,只能靠抽签决定能否参赛。

热爱旅游、在加拿大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田晨钰坦言,“国外跑步的氛围好,马拉松赛真的是全民关注,走过的路人也会给你加油鼓劲,但在国内还只是对跑步有兴趣的一部分人的狂欢。但我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的跑步氛围会更加浓烈,马拉松参赛人数也会更多。”

冲过终点线就是胜利

开跑前一个月,田晨钰开始准备上马的热身活动。身为上海财经大学跑步协会创始人,她还组织了学校里一同参赛的小伙伴们两次热身长跑。“一次是从学校跑到外滩,大概10公里,另一次是从学校跑到徐家汇,不到20公里吧。虽然大家体能基础并不优秀,但是都能量力而行,并且乐在其中。”

田晨钰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马(全程),去年我参加了半马(半程)。对我来说,冲过终点线就是胜利。”

12月1日清晨5点,田晨钰早早出现在学校门口,召集校内参赛人员,包车前往起点站外滩。赛前的气氛非常活跃,跑友们互相认识,鼓励,看到身着奇装异服的选手,兴奋地与他们合影。

7点,一枪令下,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始活跃了起来。田晨钰和从北京赶来的妈妈并肩同行。由于参赛人数非常多,她俩等了两三分钟才从起跑线出发。两旁的志愿者非常多,有一千个左右,他们不停地递水和食物。“一路上我吃了很多东西,香蕉、黄瓜、小面包、士力架……考虑到要跑四五个小时,必须补充能量,万一饿了或者电解质不够了容易抽筋。”

“其实,马拉松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20公里后就是机械运动了。”田晨钰非常赞同一位跑友的微博:其实,跑步只有两个难点,第一点,也是最难的,就是当你窝在沙发上极力说服自己穿上跑鞋。第二点,就是开跑后的2公里内身体的煎熬。之后,你就会发现世界是平的。

5个小时后,田晨钰与妈妈携手冲过终点,“在拿到奖牌和证书的时候,非常有成就感。”在赛制中,组委会设置了关门时间,全马的关门时间为6小时。只要在6小时内跑完全程的选手,都将获得奖牌和证书。“我认识的不少跑友,一口气能拿出几十个马拉松的纪念奖牌和证书,我觉得这是人生中很大的一笔财富。”

“明年一定继续参加,刷新成绩!”田晨钰说道。不同其他运动赛事,马拉松赛不需要专业运动基础,也没有经济门槛和阶层限制,还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同场竞技。“跑进前十的基本都是黑人兄弟姐妹们。”

看着路边奇装异服的选手不停被选手和路人合影,她难耐激动,“等我有实力穿这些衣服比赛了,也要这样秀出来。这非常有意思,别人看得开心,娱乐大众,我也觉得自己很好玩。”

田晨钰说:“学校里的跑步协会是今年年初才筹办的,9月份正式招人。这次的上马是我们第一个大型活动,参加的人却出乎意料地多,大概有五六十个,有孤身奋战的,也有结伴同行的。虽然大家基础并不是很好,但都坚持了下来,甚至有些成绩还不错。”

跑步潮流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跑步运动在中国的引爆点。作为一个全民运动的契机,它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几年中持续发酵,民间团体正蓬勃发展,商业力量也逐渐增强。

“我妈妈就是在2009年进入跑友圈的,意想不到的是,跑步成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社交方式。”田晨钰介绍道,上海的跑友喜欢在浦东的世纪公园约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的跑友经常选择的约跑点。“我妈妈曾经在奥森跑步时,遇到过同样跑步的潘石屹、毛大庆。”

“跑友们都是来自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交流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能学到很多学校里教不到的东西。”还未真正踏入社会的田晨钰时常跟随妈妈一起参加跑友们的聚会,“大家都放下工作上的身份、生活中的压力,畅所欲言,把酒言欢,甚至高歌一曲,非常放松。有时候,也会互相帮忙。”毫无疑问,对都市人而言,跑步可以缓解无形的压力、焦虑和危机感。

“跑步虽然是一项相对单调的运动,但是我喜欢它的孤独,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独特时光,是我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平时很少有机会能静下心来,放空自己。”一位年纪稍长的跑友向本刊记者诉说道。

“我喜欢跑步,是因为热衷于策划跑步路线,在跑步中看到这座城市的风貌,尤其是平时匆忙生活时候看不到的那种风光。我曾在多伦多交流学习过,有一天我闲来无聊,想找朋友玩,就一路跑过去找她,大概跑了两个钟头,到了楼下跟她打电话说我跑来了,她惊呆了。”田晨钰说,在这一路上,穿过奢华品牌聚集的时尚区,路过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富人区,跑过寻常人家,体会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城市马拉松正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最近两年,跑友圈中年轻人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更乐于加入跑吧、跑步圣经、豆瓣跑等爱好者组织。近年来,不仅是这样的民间跑步团体,还有各个运动品牌的跑步俱乐部,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固定的跑步社交圈,让大家的跑步劲头越来越高涨。

“在整个马拉松的过程中,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跑步组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企业和学校,中欧、复旦、宝钢、海南航空、汇添富基金、中科大等等,都打出了自己的旗帜,有自己的志愿者,有的甚至还穿着统一的服装。”田晨钰回忆道。

商机无限

马拉松赛事,带来的最直接效应无疑是经济。据厦门统计局数据,仅2013年厦门马拉赛前后4天时间内,全市从马拉松赛获得的各项收入约为2.26亿元,比上届同口径测算收入增加5.6%。

酒店业是最受益的行业之一,有上海网友赴杭州参加马拉松赛,提前半个月赴杭准备,想在比赛当天到黄龙体育中心附近找个经济型酒店的标间,但跑了几家九点后发现非常困难,“房源太过紧俏了吧”。

运动饮料品牌也搭了顺风车。“前几年的马拉松赛,组委会没有准备运动饮料,只有水,影响了选手们的身体状态和比赛成绩。近些年,每场马拉松赛几乎都会准备运动饮料。”田晨钰说道。

跑步运动品牌敏锐地感受到潮流风向的变化,纷纷创办跑友俱乐部,发起各有特色的约跑活动,成为跑步社区的建设者、推动者。田晨钰向记者抱怨:“这次上马的商业性太强了,淮海路街边的广告屏幕全部都是耐克关于跑步的广告。”不少跑友坦言,虽然集中式的漫天广告“有点吃不消”,但是广告中的场景、人物和用词,和正在奔跑的自己形成了极强的共鸣。“他们从规划到执行,都体现出他们深刻的理解运动和运动精神。”

对于年轻人而言,科学的跑步方法、跑步装备成了跑友间的话题。他们毫不手软的购买力,让商业力量崛起。

有媒体报道,IT工程师余洋在2011年参加北脸TNF越野赛的全套行头令人咋舌——空顶帽/头巾、OAKLEY(欧克利)太阳眼镜、Skins/CW-X/迪卡侬的速干紧身衣、Suunto(松拓)手表、Nike袜子和Asics跑鞋。他说,“平时跑步的话,穿T恤就好,但跑马拉松的时候需要认真准备衣服、鞋子、袜子、防晒用品等所有细节。”他有7双跑鞋,1双美津浓、1双彪马,其他都是Asics。每年,他还会添置2双新鞋,托朋友以厂商价拿下,每双鞋子平均下来也就五六百块。环顾四周,他并不认为自己属于装备党,“比身边有20多双跑鞋的朋友差远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PD的数据,2011年全球运动装备、运动服、运动鞋和自行车的销售额约合3330亿美元,而跑步产业占据了其中的30%(约合1000亿美元)。

田晨钰认为,“装备得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为。倒是推荐入门的跑友们可以用些跑步类APP,做得不错。”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化,多种跑步类APP在最近一年多来陆续上线,像Nike+Running,免费下载,可以记录路线图、分享跑步心得,甚至是约跑,让更多的年轻人乐于加入其中。

耐克公司中国区王雷说,“目前全球Nike+社区的用户是1800万,在过去一年已经达到百分之百的增长。其中,Nike+Running下载次数最多的前三名国家是美国、英国和中国。”

上海设计师Leal Bao为Nike+的社交功能吸引。今年8月,他在Nike+官网上看到基于Google Maps制成的跑步路线数据,在卫星地图模式下,Nike+用户可以观察到全球每个城市的使用者密度,橙色色块越浓代表使用者越多。Leal Bao觉得十分有趣,于是截取了北京、上海、台北、香港、东京、纽约等不同城市的数据图发布到微博上。很显然,国内的跑步运动还只是刚刚起步。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