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治霾双城记


发布时间:2014-01-06 13:37:5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伦敦的问题是煤炭,洛杉矶的问题是汽车,这两个问题在我们这里同时存在。”

世界上其它曾以污染严重著称的城市,比如伦敦与洛杉矶,当年的空气之差比今天的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可以说最终都取得了治理雾霾的胜利,可以让我们多少感到一丝慰藉。但正如国内某环保人士所说:“伦敦的问题是煤炭,洛杉矶的问题是汽车,这两个问题在我们这里同时存在。”而伦敦与洛杉矶两座城市的治霾史,都是充满了大量曲折、民众高度参与的漫长过程,更加提醒今天的中国任重而道远。

 

伦敦“杀人烟雾”
世界上最早受到大气污染袭击的国家就是英国。砍伐森林、燃烧煤炭给城市带来的危害,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1661年英国作家约翰•埃夫林(John Evelyn)在《驱逐烟气》(Fumifugium)一书中描写道:“地狱般阴森森的烟气,像西西里岛的火山和巴尔干神殿似地笼罩着伦敦。”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的危害日趋严重,相关描述也更加骇人:“伦敦周围庭院中的果树不结果子,树叶也纷纷凋零。幼儿大约有一半活不到两岁就天折了。”

 1952年12月5日,浓雾再次笼罩了伦敦的大街小巷,像一条厚毯子覆盖着整座城市。这一次的浓雾笼罩持续了五天,城中能见度仅为几英尺,很多车辆被遗弃,然后被警方清理出路面。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气污染灾难,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雾霾事件。烟雾散去后,酸雨酸雾开始横行,雨水的pH值低至1.4-1.9,酸度超过柠檬汁。

据《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报道,当时伦敦人曾认为这场烟雾与日常浓雾并没有多大区别,直到受害者反应伦敦城棺材货源短缺、花店鲜花售罄,雾霾造成的巨大危害才猛然清晰起来。学术研究显示,接下来三个月,有近13000人死于呼吸道并发症,远远超出当时政府医学报告给出的4000死亡人数。“杀人烟雾”由此得名。

当时的研究显示,“杀人烟雾”由工业燃煤和家庭燃炉产生的有毒二氧化硫组成。根据测量有害空气污染的常规方法,当时的PM2.5——即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物质,高达1600。

1952年烟雾事件后,民众对发电厂等污染源发起多次抗议,伦敦政府也连续出台了多部法律,但直到1956年,英国颁布了严厉的《空气清洁法》(Clean Air Act),治霾之战才迎来真正的高潮(也促进了后来美国的相关立法)。该法案要求工厂减少烟雾排放,鼓励居民从煤转向燃烧产物更清洁的焦炭或燃气。60年代末,燃气集中供暖开始普及,现行的做法开始确立下来。到了70年代,英国政府又推出了《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Law on 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等法规,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禁止将污染物直接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2013年12月12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中国央视财经论坛上发表演讲。对于治理雾霾,布莱尔介绍了伦敦两方面的经验:

一是良好的监管政策。首先必须落实非常严厉的监管政策,同时要求加强建筑节能,通过提高能效实现保护环境25%的目标。

二是《空气清洁法》常改常新。比如该法案最早只针对“目光所及的烟雾”,很多工厂钻起了空子,通过建造高烟囱,利用高空大风把污染物送到远方。这样一来,当地污染确实减轻了,但却“嫁祸他人”,将污染带到位于英国下风口的北欧,一度引起国际争端。针对种种不足,英国政府基于1956年的版本,先后于1968年和1993年进行过修订并沿用至今。可以说,正是这部常改常新的《空气清洁法》,让英国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洛杉矶“化武雾霾”
洛杉矶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早在20世纪初,洛杉矶地区的空气污染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1903年的某一天,当地空气污染遮天蔽日,不明真相的民众还以为出现了日食。

让洛杉矶举世闻名的一次雾霾攻击发生在1943年7月的某个清晨。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洛杉矶居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空气中弥漫着浅蓝色的浓雾,气味刺鼻;人们走到户外就会感觉到眼睛刺痛、肺部难受;开车的人不得不停车以便擦拭不断流泪的眼睛。——当时二战正酣,以至于洛杉矶人一度以为他们受到了日本人的化学武器攻击。

第一场雾霾之后,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出现雾霾的天数越来越频繁,居民中开始出现恐慌。政府起先认定丁二烯是污染源,以此为由关闭了一家化工厂;此后政府又宣布全市30万焚烧炉是罪魁祸首,居民们被禁止在后院使用焚烧炉焚烧垃圾。可是这些措施出台后雾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频繁,导致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人们涌向医院接受治疗。医生们普遍怀疑雾霾是这些疾病的根源。

就在政府束手无策的时候,洛杉矶当地最大的媒体《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雇用了一名空气污染专家就雾霾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污染物来自汽车尾气中没有燃烧完全的汽油,只有一小部分来自工厂废气和焚烧炉。当时的洛杉矶拥有约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洛杉矶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给他们带来威胁的雾霾就出自自己心爱的汽车。染源就是每个人自己。

研究结果公布后,洛杉矶政府并没有采取行动,只是建议居民尽可能减少汽车出行。直到1955年9月,洛杉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天内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达400多人,政府才开始意识到雾霾的严重性。1970年,效仿英国人的《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正式出台。

与伦敦一样,《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也是洛杉矶治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台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制定污染标准成为可能。在这之前,美国的汽车和石油巨头一直否认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城市监管者对此往往有心无力。但随后,空气污染在其他城市爆发开来,纽约尤其严重:1963年和1966年致命雾霾两度袭击纽约,每次都造成数百人死亡。随着美国民权和反战运动的高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0年4月22日,2000万民众在全美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环保游行。草根的呼声最终直达国会山,立法机构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后来这一天被美国政府定为“地球日”。

民众的努力促成了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该法案将大气污染物分为基准空气污染物和有害空气污染物两类,并第一次界定了空气污染物的组成。政府敦促石油公司必须在成品油中减少烯烃含量,即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物质;环保机构还提倡和开发了用甲醇和天然气代替汽油的新技术,因为这些燃料的尾气排放量只有汽油的一半。石油公司在竞争压力下不得不着手开发更加清洁的燃油。

另一方面,上世纪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气净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的发明从技术上解决了汽油燃烧不完全的问题。1975年,美国的汽车终于实现全部安装净化器。此举被认为是洛杉矶治理雾霾的关键举措。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洛杉矶的空气开始慢慢转好。根据环保部门统计,洛杉矶一级污染天数在1977年为121天,这个数字到1999年已经下降为0。蓝天白云重现洛杉矶上空,城区的人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清楚地看到70公里外的巴迪山(Mt. Baldy),而来到洛杉矶道奇棒球场(Dodger Stadium)比赛的客队球员再也不需要戴着氧气罐完成比赛。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