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教皇选举的时代印记


发布时间:2013-04-01 13:46:16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教皇选举的变化不是来源于教会内部的改变,而是时代和科技在教会上打下的烙印。

对于罗马天主教会和全球的天主教徒来说,教皇选举无疑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同时,这也可以称作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选举。

自1059年确定枢机主教团(俗称红衣主教团)选举制度以来,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选举制度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来自全世界的枢机主教门聚集在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召开秘密会议,一块幕帘将他们与世隔绝,在那里他们通过投票决定谁是全世界约12亿信徒的新领袖。当选者至少要得到2/3的选票,如果一轮投票没有选出教皇,西斯廷教堂的烟囱里会冒出黑烟让教徒们“耐心等待”,而当烟囱冒出白烟的时候,就意味着新教皇诞生了。

2013年3月14日,伴随着白烟诞生的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皇方济各,来自阿根廷的枢机主教豪尔赫•马里奥•伯格里奥(Jorge Mario Borgolio)成为教会1300年来第一位非欧洲籍教皇,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皇,第一位来自耶稣会的教皇,而方济各也是1100年来首次出现的教皇新名号。

人们在关注新教皇所代表的一些变化的时候,也发现教皇的选举也多少发生了一点变化,这不是来源于教会内部的改变,而是时代和科技在教会上打下的烙印。

缩短的时间
首先是选举时间逐渐缩短,这次的选举时间耗时两天,只比2005年的上一次教皇选举多花费了几个小时,即使从前任教皇本笃十六世辞职的时间算起,新教皇的诞生也只不过花了一个多月——考虑到本笃十六世辞职的突然性(600年来第一位辞职的教皇),以及选举之前媒体有关枢机主教团内部分歧较大的报道,这次的教皇选举可谓高效。

“1559年教会花了111天选举出庇护四世,18-19世纪的教皇选举的时间普遍在十八天以上。”弗吉尼亚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弗雷德•鲍姆盖特纳(Fred Baumgartner)表示,“自1903年以来,教皇选举的时间越来越短,普遍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五天。”

“最主要的原因是天主教统治权在法国和西班牙的终结。他们以往会让自己的主教参与选举,然后会一直支持对自己统治和利益有力的候选人。这样的分歧往往会拖长选举时间。”鲍姆盖特纳说,“现在,欧洲君主主义的削弱以及世俗政府的崛起减小了政治力量在教会中的影响。”

“这次的教会选举的分歧也很大,但往往来自各个地区的主教们会更多地从教徒和教会来考虑自己的投票,拉丁美洲的天主教徒数量占全世界的40%,来自阿根廷的伯格里奥对于处于复兴关键时期的罗马天主教来说是一个聪明的选择。”福克斯电视台报道说。

另外,科技的进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交通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枢机主教团会议的召开更加容易。“在18和19世纪,即使是法国和奥地利的主教们也要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到达梵蒂冈。”鲍姆盖特纳说。而现在,伯格里奥在接到以电子邮件发出的通知后马上乘坐飞机到达梵蒂冈,只花了两天左右的时间。

媒体的参与
在现代社会,除了教徒之外,对教皇选举最感兴趣的恐怕就是媒体了。美国《好莱坞记者报》评论说:“终于我们的头条可以不再是金•卡戴珊怀孕、安妮•海瑟薇的短发或者是詹妮弗•劳伦斯在奥斯卡颁奖晚会上的服饰以及摔倒的姿势。现在没有什么能够比教皇选举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和《好莱坞记者报》一样,西方很多的主流媒体将焦点对准了这次选举。美国广播公司派出了《世界新闻》主持人戴安•索耶(Diane Sawyer)去梵蒂冈全程直播选举盛况;她所要面临的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栏目的斯科特•佩利(Scott Pelley)的竞争。

这与2005年几乎没有一家美国媒体派驻自己的明星记者或播报员去梵蒂冈的情况截然相反。

美国媒体对教皇选举的兴趣大增是因为有两位美国的枢机主教是教皇的人选。而对于全世界的媒体来说,教皇选举最大的魅力来源于它所做出的一些改变。

梵蒂冈教会已经允许媒体转播115名参与选举的枢机主教进入西斯廷教堂的过程。尽管对媒体的开放程度到此为止,很多媒体认为这已经是很大的变化,因为这更能激起观众对教皇选举过程的兴趣。

“我看着这115个人,想到只有他们才能了解下一任教皇是如何诞生的。对于我们来说,直到白烟升起来之前,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神秘性给我一种难以言明的兴奋感。” 戴安•索耶说道。

科技的联系
尽管教皇选举在21世纪依然能够保持它的神秘性,但无处不在的科技进步已经能够渗透到这一领域。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在自己的官方Facebook账号上发布的照片足以说明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2005年,在圣彼得广场聚集的民众们默默地等待新教皇的出现;而到了2013年,民众们在同一个地方举起手机和平板电脑,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一神圣的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徒们也是通过Facebook和推特相约一起来到圣彼得广场。

网络的崛起在教皇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不小的体现。在教皇选举开始前,天主教大学学生协会(FOCUS)花费了一万多美元建立了一个网站,在该网站注册的人可以再新教皇选出后第一时间收到短信和邮件通知。在网站上线后的一天内已经有4万人进行了注册。

另一家网站则会每天列出一位参与选举的枢机主教来征集信徒对他的祝福,同样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有45万名信徒在该网站留言。

社交媒体的作用也得到了体现,有一些枢机主教通过自己的推特账号与信徒们交流。美国波士顿地区主教西恩•欧麦利(Sean O’Malley)在前往梵蒂冈前通过推特向信徒们征集祝福。而在伯格里奥当选后,梵蒂冈教廷更新了自己的官方推特,宣布新教皇的当选,该条推特在一个小时内转发了6.1万次。

有关新教皇的推特数量达到了每分钟1.3万条,其中22%的消息来源于美国网民,19%来源于新教皇的故乡阿根廷;社交网站Facebook表示“教皇”和“豪尔赫•伯格里奥”成为提及率最高的两个单词,其中“教皇”一次的提及次数上升了100倍,“伯格里奥”的提及次数则上升了3.7万倍。

“这向我们展示了新教皇的影响力。”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说,“伯格里奥不是之前大家所预测的最佳人选,但是推特和Facebook上人们的反应说明他们对新教皇的期待。同时,也多亏了互联网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很快了解这位新教皇的背景。”


附录:有关新教皇的一些事实
•豪尔赫•马里奥•伯格里奥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69年12月被授予神职;2001年2月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主教
•他的父亲是一名意大利铁路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
•他曾接受过药剂师培训
•他喜欢坐公交车出行
•他年轻时因为感染而摘除了一个肺(有报道说是部分),在过去的50多年里他都是靠一个肺生活
•他会说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德语
•他坚决反对同性恋、堕胎,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
•在成为教皇之前,他一直住在一所简陋的平房里
•2001年,他曾为收容所的艾滋病患者施洗、祝福
•尽管是个保守派,他却批评拒绝为未婚母亲的孩子做施洗的牧师
•人们普遍认为他在2005年的教皇选举中得到了第二多的选票,仅次于本笃十六世
•他主张人人平等,被称为是“穷苦人的教皇”
•在当选教皇后,他首先号召信徒为自己的前任本笃十六世做祷告
•他告诉阿根廷的信徒要抱着帮助当地穷人的目的到罗马来,而不是为了庆祝他的当选
•他的低调和谦逊让他们在信徒中很受欢迎
•有人指控他在1976-1983年帮助阿根廷军政府镇压左翼人士,但梵蒂冈教会和他本人都否认这一点
•有报道称他是阿根廷球星梅西的“粉丝”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