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把公款吃喝也关进制度笼子里


发布时间:2013-03-04 14:23:3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公款吃喝泛滥成灾是公权力滥用的必然结果。反腐倡廉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遏制公款吃喝,也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力量,通过制度进行约束和惩戒。

公款吃喝是屡禁不绝的顽症。多年前的数据显示,中国公款吃喝每年高达3000亿元之巨,这些年随着贪污腐败的全方位加速蔓延,肯定远不止这个数字,如果再乘上通胀系数,中国人民的血汗钱不知被白吃白喝掉多少。

春节前,“习李新政”加大了反对铺张浪费的力度。中国烹饪协会开展的一项关于餐饮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最新调查的结果显示,餐饮业约80%的浪费来自于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约20%的浪费是由于团拜会和婚宴,家庭大众消费则很少浪费。公款吃喝成为铺张浪费的主要源头,已是不争事实,关住了公款吃喝的闸门,反对铺张浪费的目标才能最终达成。

遏制公款吃喝靠发文件、下规定没有用,靠突击刮风搞形式主义更没用。记得过去有个 “四菜一汤”的规定,本意是用来限制党政官员及国企高官大吃大喝,结果弄得盘子越做越大,菜肴越点越精,名义上还是“四菜一汤”,公帑支出反比从前更多。中国的官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来智慧无穷、创意无限,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只能走过场,日后反弹回潮一定会吃得更凶喝得更猛,到头来还是纳税人倒霉。

对付公款吃喝唯有从制度入手,辅以严刑峻法,加强问责,才望制止老饕们酒池肉林的贪婪。完善预算制度被公认为是遏制公款吃喝的重磅杀手锏,其要害在于严格总量控制,非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任意突破追加,以在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支出。同时,对每笔开支都要预先申报事后公开,像本刊这一期介绍瑞典政府所规定的那样,明明白白写清宴请对象、目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以便考核检查。

现在有的单位对领导干部每年公款宴请费用也规定具体额度,可在实际使用时却完全打闷包,通常只要有吃饭发票就照单报销,至于是否真的用于公务接待消费,还是给老婆孩子办生日宴吃掉了,只有天知道。每年春节一些官员的家庭高档年夜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公款私吃,却由于发票上反映不出具体内容,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照报不误。正是这种无法监督的财务报销制度,导致官场酒食征逐愈演愈烈,浪费国库,败坏风气,腐蚀人心,极大地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款消费信息的公开透明可查,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政府接受包括媒体监督在内的基本义务。还是在瑞典,普通民众只要发封邮件到政府部门,就可以索要该部门在某个酒店或餐厅消费的有关信息。同时,政府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经费支出,都能在网上查到。瑞典政府被誉为全球最廉洁的政府之一,无疑与实施公众随时监督政务信息公开这样的制度分不开。在中国,公款吃喝日日推杯换盏、夜夜笙歌美酒,公众却只有眼巴巴看官员们胡吃海喝的份,对他们为何吃、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吃却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这种局面再不改,说什么遏制公款吃喝,岂非自欺欺人?

把公款吃喝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动真格。制度再好,不落实、不执行、不监督、不考核就是一句空话。有人建议公款消费实行全国统一餐饮票据和全国统一商务用餐票据,凡不是统一餐饮消费票据的不予报销。其实,吃饭发票的样式已作过多次改变,但对限制大吃大喝毫无用处,可见关键不在什么发票,而在有效的监管。更好的办法则是像德国和日本政府明确规定的那样,公务员不准随便请客和接受招待,否则就是违规。

在公款吃喝中,千万不要高估官员的道德水平,有人通过虚增发票金额的把戏牟取不义之财已屡见不鲜。明明一顿饭只花掉数千元,却通过关系户虚开上万元的发票,山珍海味白吃了,还白捞一大笔钱。一些人芝麻官当了没几年,天天灯红酒绿之下,不但变得大腹便便,钱包也鼓起来了,除了贪污受贿,玩弄吃饭发票猫腻也是重要的敛财之道。如何在遏制公款吃喝中遏制化公为私的不良之举,还需要更有效的制度设计。同时,必须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在公务接待中发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可以采取加倍罚款以及党纪政纪处分等惩戒措施,以儆效尤。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多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如果多吃多喝要冒丢掉乌纱帽的风险,看谁还敢嘴馋?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