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老字号期待涅磐


发布时间:2013-01-04 16:32:06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对于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惟康来说,11月19日这一天显得特别漫长难熬,因为当天该企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招标,以低价250万元转让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49%股权。

那一天,史惟康的手机不停地响起,大多数来电都问了同样的问题:拥有76年历史的英雄牌钢笔为什么贱卖近一半的股权?为什么国货精品沦落如此境地?

近日,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的另一位高层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时,一口否认了贱卖之说,其理由很简单: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本次49%股权转让的资产中,不包括该企业现址祁连山路127号房产;也不包括集团持有该企业现使用的全部“英雄”、“博士”等中英文字和图案商标。这次转让,“英雄”这个品牌没有发生任何“股权变化”。

诚然,这件事情只是一个新闻由头,却鲜明地反映上海老字号品牌生存现状岌岌可危,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大浪之中,这些上海老品牌不断地挣扎求生,有的就销声匿迹了。
 
“衡量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竞争力,通常是看它拥有知名品牌的数量。而目前海派老品牌整体处于衰退趋势,亟待复苏。”对此,作为长期研究企业品牌发展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姜卫红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千地说,很多老品牌曾是上海城市名片的代表,凝聚了几代人的文化和记忆,但大多数已风光不再,英雄牌钢笔是又一个不幸的案例。
 
姜卫红表示,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拥有180家“中华老字号”,其数量全国位居前列。但在这些老字号品牌中,有规模且效益较好的品牌只占10%,惨淡经营、勉强维持现状的品牌约占70%,另约有20%的品牌长期亏损,濒临倒闭。

案例:英雄“雄风”不再

祁连山路127号,这是上海英雄钢笔厂。远远地望去该厂的大门是白色雕花的拱形门,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辉煌的历史。

与嘈杂的马路相比,该厂区内显得更加静谧、优雅,犹如世外桃源。厂区内茂密的绿化植被包裹着几幢五六十年代的小洋楼,生产车间是厂区内唯一的一幢超过五层的楼房,楼房上还标有醒目的五角星,意味着该厂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光辉的历史。

确实,英雄牌钢笔曾辉煌一时:它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用笔;是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用笔;这支钢笔曾是无数国人别在上装口袋里的骄傲。历经近76年的沧桑岁月,英雄牌钢笔的销售逐步走向了滑坡,连续多年亏损。近日该企业发布公告:2011年亏损470万元。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英雄牌钢笔门市部,它距离该厂区100米左右,设有醒目的英雄牌钢笔的店招。本刊记者推门而入,只见该门市部内部占地面积近30平方米,房间内错落有致地摆放了两三排柜台,玻璃柜台内放置各种款式的英雄牌钢笔,有的是景泰蓝笔身、有的是金笔,其价格从10多元至万元不等。该门市部内只有两位女营业员,其中的一位女营业员一边织毛衣、一边在看电视连续剧,以打发时间。

当记者询问这里是否有水笔时,另一位女营业员懒洋洋地回答,“我们这里主要都是卖钢笔和钢笔墨水的,只有五六款水笔。”看得出来,这里出售的产品种类较少,难以吸引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记者在该营业部大约待了近一个小时,只接待了一位顾客,门庭冷落。

对于“英雄”出售股权的事情,早已在这些老职工们的意料之中。“近年厂里的效益一直不太好,出卖股权是迟早的事情。本来我们厂里有1000多人,经过几轮整合,现在只剩下100多人了,据说还要裁员。”其中一位女营业员坦言,自己在这厂也干了快20年了,熬到今年年底退休,她也省心了,不用担心被裁掉了。

事实的确如此,伴随着近年该企业波折不断,“英雄人”的总数锐减。据透露,英雄目前有100多名员工,可能还会裁员一部分人,剩下50人左右。实际上,2004年之后,英雄开展了人员分流。当时英雄的员工有1200多人,2006年裁员600多人,2009年又下岗了400多人,如今剩余在单位的已不足150人。

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中,上海老字号品牌的悲剧结局无外乎两种表现方式:其一是:转卖股权求增资生存;其二大量裁员以削减企业的运行成本,获得利益最大化。

重要原因之一:产品缺乏创新

提到“英雄钢笔”,就不得不谈到“派克”钢笔。近年,后者的风头远盖英雄。

有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数年内,派克笔柜台销售速度每年以30%—50%增长,而英雄钢笔的销售则缩减到了原有规模的七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英雄”一度也想走高端路线,但是失败了。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资金支撑,要做高端,就要有广告的狂轰滥炸跟进,但“英雄”没有这笔预算;另一方面是产品质量,以“英雄”现在的技术投入,无法与派克的精细做工媲美。

其实,英雄牌钢笔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纵观全局,上海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总体趋势由盛转衰,国有老字号品牌普遍“难敌”洋品牌。尤其是,当全球近90%的国际奢侈品牌“入侵”上海市场,绝大多数海派老字号企业毫无还击之力,因为两者实力相差悬殊。

对于目前上海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姜卫红忧心忡忡。他告诉本刊记者,导致老字号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品缺乏创新和卖点,无法留住顾客和市场。

“在计划经济时代,老字号企业的产品都是由政府统包生产和销售,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姜卫红举例说,英雄牌钢笔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英雄牌钢笔正值鼎盛时期,没有其他更有实力的品牌与之竞争,所以老字号企业长期养尊处优,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他坦言,尤其当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一线品牌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老字号品牌的生存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老字号企业仍“吃老本”,产品的品种单一,缺乏创新,长期固步自封,加速被市场淘汰。

再加上,这些老品牌保护意识也很淡薄。姜卫红进一步分析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企业热衷联营,沪上就有很多知名品牌为了年底返利等蝇头小利,竞相与外地企业联营,将技术、工艺和质量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合作方,无形之中培养了一批强劲的竞争对手。

“比如,永久和华生等不少品牌,当时均在外地成立了几十家联营企业或分厂,最终的结局有两种:要么联营方因质量不佳砸了上海品牌,要么联合方合作期满,立马另起炉灶,自创品牌,就成为老品牌的竞争对手。”他如是说。

另外,大多数老字号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体制和管理都缺乏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市场开拓能力差,因部分国企担心“枪打出头鸟”的负面心理,导致品牌在广告、推销和公关推广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其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都在情理之中。

现象:国际一线品牌迅速抢占市场

对于迅速崛起的80后、90后消费群体来说,在他们心目中,国际品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上海老字号品牌,因为目前“入驻”上海的国际一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极高,远远覆盖了上海老字号品牌。

 “我每个月都要到香港、巴黎等城市出差,每次都会购买国际一线名牌包,这个月我在巴黎一口气买了2只GUCCI包,花掉3万多元。”近日,在巴黎银行驻上海分行工作的高级白领妮妮笑着对本刊记者说,与她妈妈喜欢的上海老字号品牌的爱好完全相反,她和双胞胎姐姐嗜好购买各种各样的国际名牌包。几年下来,她俩从世界各地购买的名牌包塞满了家里的橱柜,到了如此疯狂的地步。

妮妮是上海众多年轻高消费群的代表之一,这与他们从小生活在上海这座迈向国际化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品牌占上海畅销品牌的比例越来越大。

据统计,1997年至2010年,在上海消费市场畅销品牌中,国外品牌比重迅速上升,而国产品牌比重下降的趋势尤为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的国产品牌为主导迅速转为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并举的格局。

在这方面,姜卫红罗列了一组调研数据来证明事实。在市场占有率方面,2007年到2010年,国内品牌平均份额为7.7%;国外品牌平均市场份额为8.3%,2007年达10.5%,首次超出10%。比如在2010年上海畅销品牌中,乐扣乐扣、多美滋、GOBO、欧莱雅等分别在保险盒、奶粉、包装和化妆品中位居第一,洋品牌独占鳌头。

他表示,以上数据就证明了这个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品牌凭借国际上的优良口碑,以强大的营销能力和雄厚的资本,大举进入上海消费市场,迅速抢占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