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上海“增高记”


发布时间:2012-12-19 13:59:19    来源于:吴晓青

摘要: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层出不穷的高层建筑使得上海“第一高楼”之位不断更迭。从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宾馆、

提到高楼,上海最具代表性。

按建筑专业划分:公建超过24米,高于10层即是高层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据此标准,上海现在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150幢;超过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近4000幢,成为全国大陆地区高楼的数量最多,高楼最密度的城市。

谈及上海的高楼,又不得不提到国际饭店。大多数老上海人知道, “身高”86米、共24层的国际饭店曾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在1934年12月1日正式开业,它作为上海最高楼的纪录保持了近半个世纪之久。

众所周知,这幢建筑是匈牙利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他还在上海设计了大光明电影院、南京路国际饭店等著名建筑,成为上海的地标。大概邬达克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些建筑作品竟然成为了上海建筑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上海成为较早向西方文明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高楼的出现,是上海早期城市化进程的标志之一。”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远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上海自开埠以来至今,一共经历了四轮集中城市化的高峰期,高楼、城市基础建设等城市设施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标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第一轮:

上海是最早吸收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

在当初的上海人看来,身高达86米的国际饭店雄姿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气势非凡。今年58岁的老上海人陈贸生记忆犹新,“当时,能随意出入上海国际饭店的人,除了有钱,来头肯定也不小。”

陈贸生笑着告诉本刊记者,当时大人们经常对小孩说一个经典笑话:有一个乡下初来上海,跑到这里来看国际饭店,他不断地仰起头、仰起头,结果正好有一阵风吹来,把他的帽子也吹到地上了。

当时,这个笑话毫不掩饰地体现了上海人的自傲之气,当然也不乏自嘲。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由此可见上海国际饭店在人们心中地位的重要性,它成为上海早期的城市名片。

“从上海开埠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战争和 西方殖民力量进入上海构成城市化的特点,在西方文明进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建筑文化和世界文明,上海因此也成为我国最早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构成那个时期快速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任远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在上海第一轮集中城市化时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西方建筑,国际饭店、上海大厦、包括外滩万国建筑群都是具有鲜明代表性。其中,外滩万国建筑群还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和标志。

对于上海的这段历史,上海历史博物馆学委会主任、上海城市历史专家薛理勇了如指掌,他向本刊记者介绍,其实在国际饭店诞生之前,上海就已建有十多栋高层建筑了,大多以宾馆和酒店为主。他如数家珍地说,比如著名的汇中饭店(后改名和平饭店南楼)、百老汇大厦(后改名上海大厦)等,虽然它们的建筑高度不及国际饭店,其闻名遐迩的建筑风格和底蕴,让上海吸取了大量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也为迎来初期的城市化高峰奠定了基础。
 
查阅上海高楼建筑的历史,记者发现其中耐人寻味的一点是:从1934至1983年长达48年的时间内,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从未被超越。这是什么原因呢?

薛理勇分析,当时战争刚刚结束,城市正处于修复期,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大兴土木,兴建高楼。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外资注入,上海大片的土地开始批租,陆续新建了上海宾馆、联谊大厦等一批高层建筑。

据《上海地方志》的记载:按照建造年份计算的话,诞生于1983年的上海宾馆首次冲破了称雄上海达48年之久的“上海第一高楼”国际饭店的建筑高度,登上“第一高楼”的宝座。

大概因此,上海宾馆获得了国务院的重视。当时,它是经过国务院批准以上海来命名的特殊的建筑,是专门为接待外国旅游者、港澳同胞和华侨兴建的四星级国际旅游宾馆,还被推荐为“国际最佳旅馆之一”。
很快,上海又“增高”了。仅两年之后,107米高的联谊大厦替代了上海宾馆“第一高楼”的地位,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层出不穷的高层建筑使得上海“第一高楼”之位不断更迭。从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宾馆、联谊大厦、希尔顿宾馆、波特曼商城、新金桥大厦等轮流“坐庄”,长则几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现今,坐在“上海第一高楼”宝座上的是环球金融大厦。但它也将被“邻居”、即将在2014年正式竣工的上海中心大厦超越。

第二轮:

高层建筑发展初期以居住为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的城市建设迎来第二轮高峰。

“从1950年至1990年期间,虽然中间有60年代上山下乡的反复,基本上上海处于不断工业化和稳步稳步城市化时期。在那段时期,一些工人新城成为上海城市楼宇的新的特点,这些多层建筑主要提供了城市产业工人的居住。”任远给《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举例说,比如曹杨新村、邮电新村等都是典型的工人新村建筑的代表,上海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大批的建筑群,解决了大量居民的住房需求。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为标志,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城市,上海迎来第二轮快速城市化的高峰期。

任远介绍,在这个阶段,上海的居住人口骤然增加,1990年上海只有1300万人口,20年之后,居住人口总数就达到了2300万。也就是说,在这20年中,居住人口就增加了1000万,这个数字确实惊人。随着城市人口扩张,迅速带动了高层住宅高楼的兴起,上海人的居住条件迫切得到改善。

薛理勇对此也感同身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大多数上海人的居住面积非常狭小,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知青回城后,住房紧缺的问题日益尖锐。

据权威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区居民中约有90万户家庭住房困难,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就有1.5万户。而至2012年,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积17平方米,超改革开放前至少3倍,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薛理勇分析,这个历史阶段还与土地制度的变革相关。当年普通百姓居住的工农新村等产权均属于公有性质,居民个人只拥有其使用权。而从90年代初开始,上海实施了住房改革,允许住房产权私有化,于是出现了产权房的概念。随着高楼越建越多,人口仍不断导入城市,私人拥有的产权房势必成为走俏商品,其身价一路飙涨,炙手可烫,这是必然的现象。

第三轮:

九成以上的高层或者摩天大楼都是办公楼

上海的高楼和摩天大楼发展历史,与浦东新区开发密切相关的。

业内人士介绍,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此后,上海开始大量新建高楼和摩天大楼。为此,“摩天城市网”的负责人吴程涛告诉本刊记者,从1990至2010年这20年来看,上海建设高楼和摩天大楼的数量是最多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摩天城市网”是国内最早研究摩天大楼现状的非官方网站,拥有一大批志愿者从事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该网站的调查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高层建筑的功能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原本以居住为主,发展到如今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多以跨国公司办公地为主,华丽转身。

据介绍,在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办公楼是联谊大厦,它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幢现代化办公楼,1985年5月竣工营业,建筑标高107米,连同地下室共30层,吸引了花旗银行、新鸿基、法国达飞轮船有限公司等众多世界知名金融、贸易机构的入驻,享有良好声誉。

此后,上海的高层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不断“长高”,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快的时候,平均2—3天就能建成一幢高楼,速度惊人。”上海高楼迷论坛的一位版主如是说。

吴程涛表示,上海虽然不是中国摩天大楼的诞生地,却是中国目前摩天大楼最为密集的城市。截止2012年,上海拥有的152米以上非住宅类摩天大楼高达102座,超过了香港和美国芝加哥,仅次于纽约,总量位居全球第二。

如此之多的摩天大楼,九成以上都是国际金融企业总部或跨

(责任编辑:吴晓青)

近期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