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虚拟智慧”复活


发布时间:2012-08-07 16:20:34    来源于:中国经贸聚焦 梁诗怡

摘要: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发起的“俄罗斯2045”计划,欲将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虚拟智慧”变成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Brmlab,这是一个民间科技爱好者参与的开放式实验室,其宗旨是为科学爱好者提供研究空间。今年26岁的彼得•纳夫拉蒂尔就是新进入的一个成员,因为思维活跃,热爱科学,便从化学专业转投到神经科学领域,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实验室的小白鼠。类似于这样的实验室近年在欧美很流行,被称为骇客空间(backerspace),这些骇客空间不受学术界左右,规章制度和设备使用规定及科研课题均由参与者集体决定。

彼得•纳夫拉蒂尔参与的项目是如何改善自己的大脑功能,比如在头颅上装几个电极,然后放电,据说可以改善视力清晰度、思维活跃度和阅读能力等。彼得•纳夫拉蒂尔还将此实验用在了家人的脑壳上,声称同样起到了一定效果,外国科学爱好者其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在中国,科学研究与民间的距离就显得遥远许多,那似乎只是国家和机构的事情。比如,最近神舟九号顺利升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并将中国第一位女性宇航员送上了太空。面对如此喜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媒体竞相报道。然而兴奋过后,我们似乎无法将科技和自己的生活产生关联想象,我们只记得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怎样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似乎还找不到出路。

尽管如此,中国依然不乏充满智慧的“科技达人”,家住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马务村的村民吴玉禄,就堪称民间奇迹。自17岁研制出第一个机器人“吴老大”后,吴玉禄至今已经制作了三十几个机器人,依次取名叫“吴老几”,比如吴老五在参加全国农民科技之星大赛时夺得冠军,并赢得一万元奖金,卖了3万多元,吴老二十五也赚过不少钱。据说还有一个四川老板邀请吴玉禄帮他研制高空擦玻璃的机器人。“每天都有不同媒体的记者说要采访我,最多的时候,这个小院子里挤着15家媒体,美国的、英国的、荷兰的、德国的……” 对此,吴玉禄有点不耐烦了。

当然,不只是吴玉禄这样热爱科技的农民,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些“科技达人”,还包括一些青少年。比如,去年达人秀节目上,16岁的卢驭龙展示了自制特斯拉线圈,全身通电500千伏电压后毫发未损,该表演令全场为之震惊。尽管这类表演美国达人秀选手已经做过,但卢驭龙7岁就开始研究化学药剂,13岁开始接触制造闪电的特斯拉线圈,可谓少年科技天才。卢驭龙说他的偶像是“工业革命之父”尼古拉特斯拉,目标是实现尼古拉特斯拉的梦想——实现无线输电,小小年纪,其探索精神值得褒奖。

遗憾的是,和国外科学研究相比,中国“科技达人”的研究领域大多停留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对一些预见性地创造还望尘莫及。近来,社会各界也一直在讨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的话题,说是因为缺乏创新,中国没有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土壤。其实,我们追溯历史,就连爱因斯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这样伟大的“空想家”,中国也没出现过,甚至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曾诞生,更别说像好莱坞科幻电影《阿凡达》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估计中国人做梦都没想过。
 
这里说的“空想”是指一种“虚拟智慧”,说的通俗简单点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近,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发起的“俄罗斯2045”计划,欲将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虚拟智慧”变成现实,再次让中国人大开眼界。这可不是骇人听闻的消息,伊茨科夫雇佣了至少30名科学家,打算斥巨资研究和打造真实版的“永生人”,该计划已经获得俄罗斯科学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根据“俄罗斯2045计划”,科学家分四个时期和步骤,分别研究打造出四个阶段的“阿凡达”化身。这四个阶段分别是:2015年至2020年,科学家将首先打造出一个可以通过人脑进行遥控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将成为真人的阿凡达式“化身”;2020年至2025年,当一个人去世后,科学家将他的大脑移植到“阿凡达”机器人身上,使他的生命在这个“生化机器人”身上继续“存活”下去; 2030年至2035年,科学家将研究发明出和真人大脑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脑”,“人造大脑”可以储存主人的所有性格和记忆,当主人去世后,拥有“人造大脑”的机器人“化身”将会继续延续主人的生命;而最终研究目标是在2045年左右,打造出一个全息影像版的虚拟“阿凡达”,就像科幻电影《时间机器》中的虚拟人沃克斯一样,这个“虚拟人”将成为主人死后的“化身”,虽然它具有人类的思维、意识和感情,但由于纯属没有肉体的全息影像,所以理论上将成为一个“永生人”。

身家丰厚的伊茨科夫是俄罗斯新媒体之星公司的创始人,事实上他早在一年前就发起了“俄罗斯2045”计划,但直到最近,他才向外界披露了这一惊人计划的内幕。伊茨科夫对记者解释说:“这一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让人类走向长生不死之路,一个人如果拥有自己的高科技完美‘化身’,那么在他死后,他的高科技‘化身’将能继续存活在社会中。可以说,每个人都不想死亡。” 伊茨科夫相信,到2020年,人类通过自己大脑遥控的“阿凡达”机器人将会像汽车一样流行。

从今年开始,“俄罗斯2045”计划开始向全球征募研究科学家,伊茨科夫希望和全世界的顶杰科学家们进行该计划的合作。迄今为止,全球多国5000多名科研人员和志愿者都报名希望参与这一计划。

伊茨科夫还希望和美国五角大楼“高级研究计划署”的“阿凡达”计划研究小组进行合作。美国国防部其实也已投资700万美元从事机器人“阿凡达”方面的研究,正在大力研究人机交互界面。伊茨科夫说:“许多年前,人们不相信互联网能够真的实现,而现在,‘虚拟人’或‘阿凡达’又处于类似的怀疑中,目前这个计划是相当新颖和激进的,但我认为,在不远的未来它也将成为现实。”

伊茨科夫还称,“俄罗斯2045”计划的所有研究技术都将对外界公开,所以,将来并不是“只有社会精英和超级富翁才能获得‘阿凡达’化身和保持永生的权利”,伊茨科夫说:“我们将公开发表所有的研究结果——这是‘俄罗斯2045’计划的指导原则。”

天呐,“俄罗斯2045”计划一旦成功,未来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外国人“异想天开”的本领,《阿凡达》电影引领3D技术风潮后,不但引起军事界高度重视,还启发了众多科学爱好者的想象力,说不定这就是人类生命的转折点。

相比之下,日益崛起的中国富豪群体,虽然数量庞大,但对科技的投入和研究却少得可怜。这也难怪,中国富豪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了慈善事业,压根还没想到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改变未来世界的其他领域中。按照中国的常理,只有吃饱了撑着的人才会去做那些无聊的事,但正是因为有那些“无聊”的人,世界才有机会被改变。

试想,如果这样疯狂的计划发生在中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有人说不可能发生在中国,因为中国的“虚拟智慧”还在沉睡呢,等到将来复活的那一天,“阿凡达”已经遍地开花了,到时候又是“中国制造”的时代了。也许从现在开始,中国人尤其是富豪们,可以尝试一点“中国创造”的东西了,比如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中国经贸聚焦 梁诗怡)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