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脚尖上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2-07-03 14:08:41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因为缺乏对人和自然的尊重,脚尖上的中国仍呈现出一种简单粗放的旅游形态,可谓美中不足。

旅游,是从一个你熟悉的地方来到另一个别人熟悉的地方。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大自然孕育出的“土地文化”——旅游,正如中国的美食一样,也是上天对人类的馈赠。大自然用阳光、空气、水、风和雨雪等做“原料”,并以中国浑厚的历史文化为“辅料”,最终沉淀下来的不止是无数风光秀美的景色,还有那些充满异域特色的风土人情。

随着环境的区域变化,中国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同时拥有热带风光、高山雪原、沙漠驼铃和椰林海滩等自然景观。中国有长达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而同样是海,海韵却各不相同。青岛的海感觉是北方的,男性的,有力清澈,干冷广阔;三亚的海则像海南当地的姑娘,细腻温和,湿热恬静;而位居中央的东海,则冷漠深沉,像见多识广的智者,自淌自流。单是从海洋的角度来窥视旅游资源,中国不逊色于马尔代夫及巴厘岛。

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谋求进化,适应自然,因而创造了各种富有地域特征的人文景观,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牧区的帐篷、西南地区的竹楼、华北地区的四合院等。这种天南海北的地域人文差异使其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文化内涵上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属性特点。旅游主要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过去对旅游的概念是观光,跟随旅游团的男女老少,主要在不同景点之间游览,比如泰山和黄山;后来有一段时间流行自助游,即背包一族伙同三五驴友,去一些“荒郊野外”或“深山老林”探险,比如河西走廊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而现在更多的人倾向于休闲度假游,在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旅游胜地住上半个月,喜欢和当地人融为一体的感觉,比如阳朔和丽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

说到人文资源,因中国禀具独特的资源脆弱性,往往致使旅游体验停留在表象观感的层次上,游客对文化的内涵产生一定的质疑,甚至是误解和扭曲。因此,在中国旅游时常会遇到惊喜,但失望也一定相伴左右。

以城市为例,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中国的旅游城市,第一感受便是对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惊叹,也许是想给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中国很多城市长的越来越像,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车水马龙的街,卷起漫天的灰尘,乱闯红灯的人群,掺杂着污浊的空气,整个城市显现出一种疲态。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断缩小,取而代之的是高架桥和地铁的扩建,城市所赋予人们生活的便利剥夺了大自然赋予人们生活的能力。想想看,过去坐在大树下纳凉谈天的人们,如今被空调和空气加湿器包围在电视机旁边,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呢?

抛开城市开发和生活关系不谈, 以一个旁观者——游客的心态来洞察这个世界,我们发现,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便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看到外来的游客在不停地拍照,心里竟然发出讥笑的声音。然而,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跑到另一个地方去旅游,去散心,去寻找自我时,在当地人的眼中,我们何尝不是一种累赘的风景。一位文人曾这样描述对旅游的感受:“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遇见多少人,遇见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

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只有回到大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旅游的本质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解放人性并使心灵得到慰藉和休憩,旅游文学因此而诞生。作为旅游中的精神活动,文学艺术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诸如游记、散文、诗词、小说、神话传说、电影、戏剧、音乐、书画等,其高远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对游客的影响绝对不亚于风景本身,正所谓“景以文名”或“景以文生”。

古代诗人曾为我们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很多属于游记。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极具代表性,提到了旅游的一些基本要素,如目的地、时节、交通工具和朋友,当然最重要的是心境。另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功塑造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伊甸园;苏东坡挥毫所作的《赤壁赋》则使黄州赤壁闻名遐迩;到了清朝,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使大观园、金陵等地深入人心。而受名著影响,为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无锡太湖之滨专门建立了大型影视文化景区三国城,把书本故事中的风景搬到了现实中。

旅游文学还通过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启发人们的情趣和想象力,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比如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小说《撒哈拉的故事》曾让无数人对沙漠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对跨国恋情有着美好的憧憬。不论事实如何,三毛用笔和想象力为人们讲述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流浪生活,当时有无数人疯狂地效仿三毛,远赴异国他乡或流浪天涯海角。由此可见,旅游的审美功能只有借助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才能充分体现,而高超的艺术表达水平则将主观情志与客观环境融为一体,二者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旅游的审美目的。

旅游文学因不受时空限制,创作手法日臻纯熟。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了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即香格里拉,这个神秘的人间天堂因此名扬海内外。近些年,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许多著名风景区融入在电影剧情里通过荧屏被世人熟知,比如电影《英雄》就捧红了九寨沟。再后来一些大型旅游文化节目应运而生,如印象刘三姐和西湖印象等,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旅游的人文要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从不缺少善用文学表达审美情趣的人才。然而,因为缺乏对人和自然的尊重,脚尖上的中国仍呈现出一种简单粗放的旅游形态,可谓美中不足。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