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购物中心忒滥了


发布时间:2012-06-04 12:37:50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这些城市在建设购物中心方面表现有些过激,就和很多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其它一些方面往往会做的过火一

当那些对中国消费水平寄予很大期望的开发商们不断在西方人并不熟知的中国城市建立起一座座拥有世界级规模的购物中心时,中国又为自己赢得了一项“世界第一”头衔——世界上在建和已建成购物中心面积最大的国家。

美国房地产调查公司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包揽了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世界前三位,而在世界前十中有八个中国城市。

天津已经成为世界上购物中心建设最繁忙的地方。根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天津城内总共有16座在建的购物中心,总面积达到245万平方米,已经超过除了巴黎和莫斯科之外任何一座欧洲城市所拥有的购物中心面积总和。

北方城市沈阳在这份榜单中排名第二。作为辽宁省的省会,以及中国与俄罗斯、日本和韩国交易圈的中心城市,沈阳城内的在建购物中心数量达到了18所,总面积达到了218万平方米。

第三名则被西部城市成都占据。根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四川省省会共有24座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总面积也达到了189万平方米。

中部城市武汉则以在建购物中心总面积接近100万平方米的数据排在迪拜之后位于世界第五,需要说明的是武汉与迪拜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世邦魏理仕亚洲公司执行董事Sebastian Skiff表示,全国范围内的数据显得有些吓人,它们似乎表明这些城市在建设购物中心方面表现有些过激,就和很多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其它一些方面往往会做的过火一样。

“如果你看看这些购物中心里所出售的商品,你会觉得这些地方与现代级的购物中心毫不沾边。”Skiff说,“在中国的这些二线城市,我们能得到的高端品牌并不是很多,远远比不上上海、北京或者其他比较有名的城市。”

满足需求?

中国现有的购物中心建设速度能够让中国在人均拥有购物中心面积方面快速地赶上亚洲其他国家,不过中国在这一方面依然落后国际标准很多。

需要说明的是中产阶级的数量在中国日益增多,他们的分布越来越广,购买欲望也越来越大,这种需求多少决定了在各个地方兴建购物中心的潮流,毕竟只在大城市、或者中央商务区建设购物中心只会造成购物中心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同样,对于那些一心想要进入中国或者在中国扩大规模却苦于无门的外资零售商来说,更多的购物中心无疑意味着更多的机会。Skiff强调说,那些“只对(某地)是否有合适的硬件条件感兴趣”的国际客户对于购物中心有着“很大的需求”。

但另一家美国房地产调查公司高力公司评估与咨询服务部门执行董事David Faulkner则认为中国的购物中心建设热潮与国内某些地区缺乏高端零售场所有关,但他却为这种热潮可能造成的供需失衡感到担忧。

“问题的关键在于,迪奥、爱马仕等品牌真的有兴趣去成都和重庆以外的西部城市去开店吗?而且市场真的能够维持住这么多的购物中心吗?在我看来,答案很有可能是不。”Faulkner说。

“相比较而言,本土小开发商承建的项目比香港和新加坡地产商或大型国有企业的项目要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为后者对于市场有着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有更好的专业技能来顺利完成项目的建设。”Faulkner表示。他认为一些房地产商会因为资金紧缺而放弃一些已经部分完成的项目。这种情况其实在住宅楼和办公楼市场中有过先例——一些未竣工的大楼因为开发商破产或其它原因被迫停工,孤零零地矗立在城市里,就像一块破烂的补丁。

糟糕的时间节点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多数购物中心是在2009年开工建设的,而2009年正是中国因为出口下降而放松信贷和其它调控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一年。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些购物中心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竣工。

世邦魏理仕的Skiff认为当供给逐渐超出需求的时候,市场受到的波动会更大,届时可能会有一批房地产企业走向灭亡。

“这些项目都在同一时间段竣工,这必然会带来竞争,这样的话就必然会有赢家和输家。”Skiff相信那些通过将使用面积预租或预售给投资者来获得资金维持建设的项目将在未来面临困难的时光,而中国的小型本土开发商往往比较青睐这种模式。

高力公司的Faulkner同时表示开发商的热情与往年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多,甚至同几个月前相比,不少中国本土开发商对于未来的信心也有明显减退,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进度的减缓和工程的延误,“一些工程的竣工日期甚至被往后推了5到7年”。

“(他们的)心境已经不一样了。”Faulkner表示。在中国,开发商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经济增速的减缓对于他们有着不可估蔑的影响。瑞士信贷银行的一位金融分析师也持有同样观点,4月20日,瑞信发布预报,告诫投资者在谨慎对待中国消费项目的投资,“因为已经有多信号表明需求正在减弱”。

瑞信所指的信号包括香港手表和珠宝消费动力的减退、澳门赌场收入增长的减缓等,这些迹象表明来自中国大陆的消费者不再像以前那样具备很高的消费能力。为此瑞信将那些与中国奢侈品消费相关的股票评级从“增持”降为“中性”,这对于很多希望吸引到外资奢侈品牌的购物中心来说绝非利好消息。

同时瑞信还表示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投资额的下降也是购物中心建设市场不容乐观的原因之一。近几年来,中国的储户们忍受着比通胀率还低的利率,将大把的钱存入银行,为银行贷款投资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然而,最近的资料则显示储蓄额增长幅度也有所下降,说明银行系统间资金的减少,而且低利率时代很有可能结束,这表明目前的信贷紧缩可能不会改变,可能会给一些靠贷款来维持建设发展的购物中心带来灭顶之灾,造成一些烂尾楼的出现。

瑞银表示豪华车市场是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比较“乐观”的一部分,因此那些能与豪车专卖店有关联的购物中心也许还有不错的前途。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