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双汇”这一年


发布时间:2012-04-06 10:10:2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去年瘦肉精事件对其销售影响时间不长,双汇的恢复能力极强。双汇董事长万隆很会做生意,他其实是屠夫出身,

2012年3月8日清晨,记者在河南省漯河市的双汇路上看见,与往常一样、外形摩登的双汇集团大厦又迎来了新一天的开始,初春一缕温煦的阳光泼洒在这幢乳白色建筑的外墙面上,一切显得朝气蓬勃。

就在这里,每天早上8点不到,这幢大厦的四周就会出现一个体态发福、身材中等、年过古稀的老人,他步履稳健,绕着这幢办公楼闲庭信步,神态怡然自得。
他就是双汇集团的董事长万隆,今年已经72岁了,他已经熬过了去年的那一场大风浪。自去年瘦肉精事件后,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双汇”的元气是否已经恢复?近日,记者赶赴河南实地暗访双汇集团及其养猪场,一窥端倪。

“不吃双汇的猪肉,那吃什么?”

今年“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315”瘦肉精事件发生后,集团销售额从前年的600亿规模,下降到500亿;希望今年销售额达到630亿元,税前净利润50亿元。

他表示,“2011年是双汇历史上难事最多、经营最困难、(业绩)下降幅度最大一年。”但他同时强调,瘦肉精事件暴露的是产业链问题,消费者只是一时不太清楚,一段时间后市场就恢复了。“一季度发生危机,二季度开始恢复,三季度好转,四季度恢复正常水平。”

双汇的恢复能力果真如此之强?在实地采访时,当地的居民告诉记者,在漯河市,双汇集团可算是当地屈指可数的大企业,有不少员工都是本地人,并称能在双汇集团内工作可是他们的骄傲,可见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一听到记者要去双汇集团采访,当地居民纷纷热情地给记者指路,从他们的表情和话语中,似乎能感觉到他们已经忘记曾轰动一时的瘦肉精事件,事过境迁,双汇的效益也越来越好了。

“当时的影响力挺大的。事发第二天,双汇的股票就蒸发了2个亿,足足有2个月没有缓过来。”现场,当地的一位司机刘胜利回忆起去年此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他表示,其实在事发之前,双汇的品牌遍布全国各地,经济效益也非常客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达2000多元,这个数字在当地来说并不算低了。

提到瘦肉精事件,刘胜利的一番话倒出了不少当地百姓的心声。他感慨万分地说,“双汇是全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生猪加工基地,如果连如此规模的厂家生产的猪肉都不能吃,那吃什么?只能去吃小作坊的猪肉了。其实,老百姓的选择余地很小的。当时受到瘦肉精事件的冲击,有不少人都以为双汇完蛋了,会倒闭。其实不然。”刘胜利对记者说,双汇的董事长万隆很会做生意,他其实是屠夫出身,有两个儿子,一个在美国、另外一个在日本,都在国外长期从事双汇品牌的推广,去年瘦肉精事件对其的销售影响时间不长,双汇的恢复能力极强。

记者看见,刘胜利驾驶着一辆白色的凯悦出租车,上面还印有“双汇”的广告标识,甚至连公交车的车身上也离不开这两个字,可见双汇集团在这座城市的影响力之大,几乎到了无人可敌的地步了。

不一会儿,记者就来到位于双汇路1号,只见双汇大厦傲然屹立,气宇轩昂;其乳白色的外墙面,整个建筑风格呈半弧形、该建筑体上还标有线条不一、大红色的加粗线条,独具匠心。在双汇的正门上方标有红色的标识——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有意思的是,记者还看见,在该建筑的广场上设有水滴形状的雕塑,似乎传达着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在一个城市里,一条道路以某企业的名字来命名,这也是少见的吧!双汇是我们这里的大企业,也是缴税大户,当时召开双汇万人大会时,我们这里市政府都派领导参加了,声势浩大。”现场,当地的一位居民陈建春向记者坦言,她家有不少亲戚都在双汇集团里工作,发生瘦肉精事件后,工资收入略有影响,他们也曾担心公司会倒闭,对于蜂拥而至的媒体也是戒备森严,甚至要求酒店必须上报记者的行踪,生怕再出乱子,而现在看来是杞人忧天了。

据了解,双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业绩显示,去年营业收入为376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5.6亿元,同比下降51%。

暗访双汇养猪场遇阻

记者了解到,双汇集团在当地一处最大的养猪场位于漯河市郊,距离市中心约有近10公里左右,主要以养殖种猪和肉猪为主。记者决定去这个养猪场暗访,探访其真实情况。

经过一番打听,记者乘上了当地的一辆夏利出租车,司机开上了一条狭长的村路,道路泥泞,车速不得不放缓,小心行驶。远远地,记者透过驾驶员前方的玻璃窗、猛然看见前方的出现一块大牌坊,上方标有“西营村”数个大字。司机说,“到了,双汇养猪场就盘踞在内。”

果然,距离这个养猪场越近、猪粪的臭味越浓,记者不得不捂鼻而行,只见右侧是长方形的白色平房,划分为饲养区和肥料区等多个区域,其中肥料区的面积就达500多平方米。就在记者准备下车时,前方迎面驶出一辆运输猪粪的小型卡车,司机叼着一根香烟,正熟练地驾驶着方向盘,卡车上堆满了黑色的猪粪,恶臭味迎面扑来。

透过养猪场的铁门,记者以经销商的身份与里面的饲养员王建国攀谈了起来,他手拿着一把铁铲子,刚刚铲完一货车的猪粪,脸上渗出一丝汗水。“这个区域主要是利用猪粪制作有机饲料的,每天有60、70人在里面工作,工资也不高,每个月大概2000多块吧。”王建国告诉记者,这里的猪粪特别臭,也许与猪吃的饲料有一定的关系。

按照老王的指引,记者找到该养猪场的一位负责人王成,对方得知记者的来意便一口回绝了入内参观的要求。“我们这里的肉猪不对外出售的,全部是双汇的供应地,这个供应量是很大的。
但种猪是对外出售的。”王成小心翼翼地说道,双汇的种猪都是从丹麦进口的,每只价格高达3万,当年共进口了数百头种猪,因此价格较高,根据季节和行情的不同,目前双汇的种猪价为3000元/只,质量肯定是高于其他同行的。

当记者提出要进入该养猪场内参观时,王成一口回绝了。“我们是需要经过层层消毒防疫的,防止外入的细菌感染,影响肉猪的养殖。你放心吧!现在我们养猪都是讲究科学,很谨慎的,不会再发生类似去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了。”他警惕地说,双汇拥有不少海外客户,比如日本、美国等,客户都很放心的,绝对没有问题。

双汇集团进军星级酒店

万隆带领下的双汇集团一直“野心勃勃”。除了养猪业,已经悄然进军当地的星级酒店、房产等多个领域,尝试资本多元化投资战略。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仅距离双汇养猪场不到5公里处,一幢崭新的五星级宾馆喜来登酒店已经拔地而起,预计明年就能开张迎客了。记者在现场看见,这幢五星级酒店建筑已初具规模,工程基本进入尾声,竣工在即。

“这些都是万隆投资建设的,他还参与投资建设了很多住宅楼,当起了开发商。”现场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这些住宅楼都是属于中高档型的,均价达4000多元/平方米,入住率还可以。
在当地百姓眼中,万隆的生意越做越大,与他的为人性格不无关系。万隆在管理上以“六亲不认”而闻名,1984年,万隆执掌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时,其资产总额只有468万元,累计亏损却高达534万元,在河南省10个国有肉联厂中排序倒数第一。

为扭转纪律涣散的状况,万隆实行严明的纪律,有一次,因为偷盗一根火腿肠,一位市领导的亲属也被厂方开除,而且连讲情的机会都不给。这位领导无奈称万隆“头发少、头皮硬”。
据了解,在过去的20年里,双汇的年均增长速度是45%。万隆说,“按现在的形势,2005年产值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刚修订了计划,到2010年,产值要达到500亿元左右,到2015年,我们争取超过1000亿元。”
(除万隆以外,本文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