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罗保铭:谋建国际旅游岛


发布时间:2012-04-06 09:50:23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改善旅游市场监管等,建成建好国际旅游岛,将是海南执政者罗保铭需要直面的重要挑战。

3月7日上午,在全国“两会”上,海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接受媒体采访。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等人针对前段时间发生的“海鲜宰客”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罗保铭表示,海南正集中力量建设改善交通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出现“天价宰客”事件后,海南正努力规范市场,建立监督和事后追溯制度,对商家的宰客行为进行依法治理。

自2001年由天津调入海南任职后,罗保铭在海南扎根至今已逾10年,其间从海南省委副书记累迁省长、省委书记,他被视为“生态海南”的打造者,其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方面的思虑与探索也颇为外界关注。但海南早些时候遭遇的“地产岛”质疑、近期三亚“天价宰客门”等事件,让舆论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存在的“大跃进”和“急功近利”问题产生种种非议,也预示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任重道远。而这显然将是罗保铭现时及未来将面对的重要挑战。

从拖拉机手到政坛新星

2011年8月,罗保铭刚刚接替年满65岁正省部级退休年龄的卫留成,出任海南省委书记,此前,他担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今年2月13日,海南省第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又选举罗保铭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52年10月出生的罗保铭,天津市人。与很多现任中共高官相似,其有过共青团任职背景,曾任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

公开履历显示,他17岁时就远赴距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成了一名拖拉机手。青年时代的艰苦磨砺,让如今已是封疆大吏的他可谓终生受益。

此后,经历在天津市无线电元件三厂、天津师专中文系的工作和学习后,1981年,罗保铭进入共青团天津市委工作,自此开始飞跃腾达之路。他历任团市委研究室主任、副书记,在33岁之龄即任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40岁时罗保铭又调任天津市大港区党政一把手,从区委副书记、区长到区委书记、区长。1995年起,任天津市商业委主任、商业工委副书记。

1997年,年仅45岁的罗保铭出任天津市委常委,并先后兼任市商委主任、市委宣传部长,正式跻身副部级高官序列。他还在当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罗保铭的仕途飞升,除了与他出众的政务能力和早年主管大港区经济工作时的成绩密不可分之外,也普遍被外界认为与其共青团背景及“红色家庭”出身相关。

据香港媒体透露,罗保铭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母亲是建国前加入中共的老党员,父亲则是抗战末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因为秘密工作需要改名为张宁。张宁后来担任了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局长,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出任天津一家著名中美合资企业的董事长。罗保铭兄弟有三,其夫人则现服务于一家中央媒体,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生态海南”的打造者

2001年7月,罗保铭由天津调任海南省委副书记。在任该职五年多期间,主要分管组织人事、意识形态领域(曾兼任省委宣传部长)的工作,同时担任省重点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洋浦经济开发区协调小组组长等职。其以思想开放、办事扎实、作风严谨、为人低调却政绩显著颇得外界赞誉。

2007年1月,罗保铭出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并于当年2月当选新一任省长。

他被视为“生态海南”的打造者,高度重视海南生态省建设,并提出了“绿色宝岛”战略。据报道,早在1999年其实海南就已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2011年2月,时任省长的罗保铭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绿色宝岛”建设工程的决策。2011年10月,罗保铭提出,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绿色宝岛”五年规划,努力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2015年海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为此,“绿色宝岛”工程预计总投资37亿元,造林绿化计划总面积143万亩。

而据罗保铭在今年3月7日全国“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海南生态省建设10多年来,已共多渠道投入环保资金达260多亿元,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构筑环岛绿色屏障,建成覆盖全省主要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过去5年,海南经济年均增长13.1%,与此同时,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0.8个百分点,现在就已达60.5%,大气、江湖和近海水体质量达到全国优良标准,生态环境继续继续保持了全国一流水平。

罗保铭的另一为外界所称道之举,是他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思虑和探索。今年2月7日,他还在《光明日报》上专门刊文《五管齐下破解社会管理十大难题》,提出了村镇规划管理、民生事业管理、市场规范管理、交通管理、公用设施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失地农民安置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应急管理、城乡社区管理等10大问题及对策,试图构建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遭遇“地产岛”质疑

不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显然依旧任重道远。

就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以这一概念轰动全国的海南,就迎来了千军万马般的“炒房客”,房产“一日一价”,短短一个月间房价暴涨40%左右,尤其三亚部分高档楼盘甚至暴涨数倍。一度引来外界质疑:“国际旅游岛”是否变味为“国际房地产岛”?

当时楼市的疯狂也让人们惶顾上世纪90年代那场泡沫破裂后的阵痛而心有余悸。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海南房价暴跌,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95%倒闭,仅占全国人口6%的海南,积压的商品房竟占全国积压总量的1/10,留下300多亿元银行坏账,导致海南经济10多年一蹶不振。

新一轮的海南地产热,同时显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毁坏——海南岛东海岸海湾几乎被卖光;扩大不平等——岛外人阔绰的购买力令囊中羞涩的本岛人消费能力降低,面对暴涨后的房价只能望楼兴叹。

有观点指斥,海南有些政府官员太浮躁,急功近利,因为海南确实是弹丸之地,短期内想要大有作为只有靠房地产。专家则表示,海南旅游岛规划远未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现实,不足以支撑房价超前上涨;旅游岛建设亦需以旅游为核心,不能让房地产鸠占鹊巢,更不能因此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国际旅游岛能不能做好,一大关键是要让房地产业稳定持续发展,对政府要有约束,不搞短期行为,不追求短期的土地收益。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新一轮泡沫,旅游岛建设就将大打折扣,甚至遭遇失败的格局。

随着海南遏制国内外热钱过度炒作房地产的举措出台,乃至此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炉,海南是轮地产热也逐步得以降温。

2011年3月,罗保铭曾表示,2010年海南开工建设12.9万套保障性住房,当年海南房地产业总口径的税收只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不到38%,“可以看出,‘房地产财政’是不准确的”。另据官方数据称,继2011年8.49万套保障房竣工后,2012年海南将计划建设保障房10.68万套,而今年该省还将继续严控楼市,控制普通商品住房开发。

2011年,备受关注的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正式实施,海南成为全球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第四个地区,同时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在特殊支持政策、开发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等5个方面先行先试。

海南建省晚,起步迟,底子薄,目前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表现非常突出的地区,总体产业结构比内地落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无疑是一项创新试验。同时,海南旅游市场季节特征明显,市场发育远未成熟,这些特点决定了海南旅游业发展过程面临着长期的、全面的制度创新的压力。

上述观点认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海南要建成建好国际旅游岛,缩小与国际上著名的海岛休闲度假胜地之间的距离,亟需花大力气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改善旅游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而凡此种种,都将是海南执政者罗保铭需要直面的重要挑战,更是其政绩及仕途前景关键所系。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