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思考


发布时间:2011-12-08 11:10:12    来源于:陈璋

摘要:

判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短期看房价和通货膨胀如何演变;中长期看收入分配结构演变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否大规模出现。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演变扑朔迷离,跌宕起伏,以美国和欧盟为一方,中国及新兴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两大类国家都遇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发达国家遇到问题的实质是:商品的自我需求太多,而商品自我的供给太少,因而债务问题是其核心问题;新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遇到的问题是:商品的自我需求不足,而商品的自我供给太多,因而扩大内需及出口是其中心问题。因此,未来两类相关而又不同性质问题如何继续演变发展,将是判断世界及各个主要国家经济走向的关注点。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未来短、中、长期(短期2年左右、中期5年左右、长期5年以上)走向的可能性,浅谈一下思考和猜测。

中国三十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及主要问题

决定经济发展速度最核心因素说到底是科学技术进步速度,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三十年基本原因在于其技术进步的高速度。那么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技术进步的高速度呢?基本原因是中国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式是“引进技术方式”,其特点是,在能够保证持续、大规模投资、出口,较高素质劳动力的前提下,就能够快速、大规模的通过引进技术形成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以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地理及人口特征显示了快速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形成了三十年持续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目前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难题。其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收入分配结构和通货膨胀问题:“引进技术方式”下的经济增长主要特征是增长高速,而产生的问题是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东中西区域发展的极不平衡、城乡发展的极不平衡、投资与消费的极不平衡、进口和出口的极不平衡等现象。显然,这些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的极不平衡。现在,民众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通货膨胀,一般观点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大、输入性通胀、成本推动。影响我国未来长期通货膨胀最深刻、最基本原因是成本推动,而形成成本推动的基本原因就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现象。因此,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政府为了缓解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必将在解决民生问题、“三农”问题方面持续地、大规模地进行政府支出,这必将引起最大人群(弱势群体)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进而形成推动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动因。总之,我国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是引起一切宏观经济结构问题的核心因素。

“引进技术方式”的终结问题:中国特殊的制度与“引进技术方式”结合造就了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持续下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同时也表明,未来“引进技术方式”的空间几乎很小了,同时发达国家一般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和最新技术转让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可以想象,如果未来我国不能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有较为广泛的突破,不能基本上弥补“引进技术方式”终结而下降的技术进步速度,那么经济增长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最简单的来料加工,到引进、模仿、消化吸收的“干中学”过程中,的确逐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但能否形成一定规模、持续的自主创新趋势是未来能否持续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房地产问题:房地产迅速发展是2000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迅速发展有客观原因,又加剧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二,一是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极大增强了国力和人们的财力,国力增强使得国家的重要资源——土地迅速升值,同时人们的财力也需要转化为固定财产,二是由于“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使得资本或投资需要寻找新出路等。另一方面,由于难以预计到房地产如此迅速发展,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一定失误,使其负面影响凸显出来。房地产发展最主要负面影响是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即由于中国巨大地产财富更多地分配给了东部及大中城市居民和高收入阶层,而西部、农村的广大地区并没有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房地产泡沫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许需要长期政策调整才能慢慢消化,加大了未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难度。房地产问题的明朗将是判断短期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的先导指标。

世界金融危机及出口高速增长终结问题:这个问题的直接影响就是,未来出口增长不再可能像原来那样持续高速增长了,它和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等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进而形成持续的内需增长。这个问题另一层意义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金融经济危机一方面给我国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抓住有利时机提高自己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软实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挑战和机遇同时并存。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中短期走向可能性的思考与猜想

本人认为,把握中国经济中短期走向可通过以下三个因素做出猜测:

通货膨胀走向:中国的通货膨胀一直以来有鲜明的自身特征,其主要原因总是与农产品相关的价格首先上涨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引进技术方式”下经济增长必然引起宏观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而农业生产力总是处于整个生产力的最低端,其产品、收人增长也是最低的,宏观经济增长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和政策力量都将进行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调整(补贴农产品),进而引起整个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带动CPI的上涨。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而货币供给、输入性通胀只是次要原因。同时,本次通货膨胀与房地产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地扩大密切相关,据此判断,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通货膨胀都将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如果能够稳定维持CPI在5、6%左右就算宏观调控比较成功,如果房价进一步上涨不排除通货膨胀出现恶化的可能。因此,稳定通货膨胀的关键是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房地产走向:过去一段时期,房价的迅速上涨严重地影响了本来就已经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持续上涨。就目前情况看,政府控制房价上涨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当然,政府也有担心的方面,即如果房价暴跌,也将严重影响诸多相关产业的稳定增长,进而严重影响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可能影响已购房者的心理稳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短期看宏观经济走向可以从房价的走向来判断,房价稳定、房价缓慢下降是最为理想的结果,如果房价暴跌将使得宏观经济走向不容乐观。房地产问题将是影响中短期宏观经济走向最敏感的问题。

世界金融危机及出口高速增长终结问题: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主要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而出口增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不可能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因素,没有金融危机出口下降可能推迟些到来,但迟早是会来的。同时我国“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也注定了出口不可能是影响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从另一方面相对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无形地提升了中国经济的软实力。因此,这个因素对中国经济的中短期走向虽然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如果考虑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负面影响就很小了。

最好结果是,CPI保持稳定(5、6%上下),房价缓慢下降,如此中国经济仍将可稳定在一个较高增长水平上(8—9%)。当然,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房价大幅下跌,将使得经济增长出现较大下降或大幅波动,其中,房价走向最为敏感和关键!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也许最有可能,因此,除非通货膨胀和房价波动出现极端情况,宏观经济中短期走向仍可能是比较乐观的。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中长期走向可能性的思考与猜想

把握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向可依据分析以下两个因素做出猜测:

收入分配结构的演变:改革三十多年来,由于“引进技术方式”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差距一直是在扩大的,过去由于“引进技术方式”及出口高速增长这个问题还可以维持,但未来要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重视和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进而解决长期以来内需不足的现象,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化、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进行。在实际演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所有有关政策的经济含义和影响是:国家通过大量财政支出和各种政策措施去补贴农业、落后地区及弱势人群,这显然是必要的,但其负面影响将必然提高最低端人群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成本,这将是引起长期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因素。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将面临既要不断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又要防止其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是一个典型的“两难问题”。因此,未来<

(责任编辑:陈璋)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