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英国《经济学人》——给城市贫民一个安居之所


发布时间:2011-12-07 15:46:54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如果有一件事令北京的领导层烦心,那就是城市的房价。根据非官方的估计,北京的住房平均价格在过去10年间上涨了5-10倍。因此,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试图解决该问题以增加其政治资本。在他的领导下,各地方政府开始为城市贫困人口建造数量空前的保障房。官员们不断声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真正能让人民得到实惠却是另一回事。

表面上看,李克强承担的压力似乎得到了回报。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最近几周,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地达到今年的指标。2011年10月10日,中央政府宣布今年开工建造1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已经完成98%。仅9月份就有120万套保障房开始动工建设——超过美国去年动工建设的私人住宅数量的两倍。

中央政府此举并不只是在向穷人示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之际,保障房项目是提振经济的有效方式。与2010年相比,今年保障房的目标增加了70%。今年3月,政府宣布要在2015年前建造3600万保障房的目标。如果平均3人住在一套保障房,那所建设的新住房可以容纳英国和波兰的人口总和。

然而,一些官方报纸已对此提出怀疑。一些评论员甚至把保障房数量的激增与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的“大跃进”相提并论,那时地方政府争先恐后虚报越来越令人难以置信的产量。“这种闹剧又有卷土重来的迹象”《番禺日报》的一位专栏作家说。有消息指出,仅9月份,广东报告的保障房指标的完成率从66%(国家最低水平)提升到96%,而这多亏了该省新开工的29.1万套保障房项目。新浪网发表的一篇文章说,许多分析家们想知道广东是否美化了数据。

明年的目标是,再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大致是去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总量)。但清华大学的郑思琪(因译)担心这轮保障房热潮是否可持续。她估计,中央政府仅支付约10%-20%的建造成本,官方消息是,建造1000万套保障房的全部成本约1.3万亿元。很明显,中央政府需要提供更多资金,郑思琪说。

9月份,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令,如果它们未能完成保障房指标,就不允许为自己建造新的办公楼。这可能会有效果,因为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打造豪华的行政中心。在十八大前夕,地方政府的政治压力可能会加大。但长期维持这样的建设速度将不会是件轻松的任务。地方政府对中央指示经常阳奉阴违。

批评者还指出,保障房计划将主要惠及具有城镇居民户籍的本市居民。从农村出来打工的人通常很难获得此类证书——即使他们在该城市生活多年。多数地方政府不愿放宽入户的门槛,因为如果这样做,它们就需要为这些新增户口提供全面的福利。

中央希望,新的保障房计划降低公众对楼价的不满,但是即使是城市户籍人口中,许多人也对政府的努力抱持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官员们发现,评估谁有资格享受保障房很难,因为许多家庭都掩盖自己的真实收入。有些质量更好的住房显然落到了不该得到它的人手中。在北京东部的一个保障房小区里,可以看到一些公寓楼周围停放的豪华汽车。附近的房产中介还挂牌出租其中的一套住房:这表明业主有一套以上的房产,而社会保障房被他(她)非法地当作自己的摇钱树。

李克强强调要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并且还呼吁分配过程要被“被媒体和人民”监督。但他手下的官员似乎不愿意就地方政府遵守的细节提供多少有说服力的信息。正如麦格里证券报告所感叹的,“可靠的事实仍然难求”。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