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爱恨交加小产权房


发布时间:2011-12-07 14:24:1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小产权房这件事的横空出世经年累月,却一直久拖未决,至今上不给明确说法,下惶惶不可终日,舆论沸沸扬扬,民怨日甚一日。

本刊记者为了弄清小产权房的来龙去脉、幕后真相,不惜奔波千里南下深圳,又是实地考察,又是探访业主,进而采访专家学者,追本溯源、刨根问底,试图为此中国特色房产奇特景观求一正解。本期推出的专题报道《解码小产权房》一组文字即是此行成果,我们还特意收集编辑了若干资料链接,以便帮助大家对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不知读者诸君读后感觉如何,反正我是愈读似乎愈有点泄气,深感此事积重难返,解决起来怕是遥遥无期。

综合来看,事到如今,由于小产权房问题长期来纠缠着历史和现实多重复杂的因素,已陷入越来越难解的困局:

一是成因时间长。小产权房的进入人们视野,几乎与大产权房(通常意义上的商品房)开发同时出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产权房就如影随形般在城乡接合部遍地开花。一部小产权房的开发史,折射的是城乡居民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理想的不屈奋斗史。早期的小产权房业主当初入住不免忧心忡忡,如今却是生儿育女、其乐融融,时间仿佛早已淡化了昔日惊恐不安的慌乱。

二是积淀体量大。“来自国土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国小产权房面积已经达到66亿平方米。据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测算,如果按人均30平方米计算,66亿平方米的小产权房面积能住下2.2亿人,相当于当年城市人口的37%;如果考虑到小产权房多是低收入迁徙工人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居住,人均面积较低——比如20平方米——则可住下3.3亿人,相当于当年城市人口的56%。几乎可以完全解决全国城市的住房问题。”这是专题报道提供的数据,且还是四年前的数字。如果这天量数据可靠的话,无论承认还是不承认都将十分尴尬,不知道政府有关部门闻知有何感想。

三是纠结根源深。认不认可小产权房,核心问题在于涉及到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旧体制。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土地制度实行的双轨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但同时又存在一种制度性的歧视,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是不对等的。”表面上看,中国的土地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但事实上都是国家所有,“它事实上是一种单轨制,只有国家才可以卖地。”而在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政体和意识形态以及历史上的原因,这恐怕才是导致小产权房长期处于非公开不合规半地下蛰伏状态的症结所在。

四是利益博弈多。小产权房这团乱麻之所以难解,还在于参与利益的博弈方太多。建造方图的是自有土地成本低,趁政策未明抓紧时间捞一把;购房者冲着房子单价低,又入市者众奈何不得我,完全是一种不买白不买的投机心理。中国社会历来笃信法不责众。小到乱穿马路、兜售盗版碟片,大到制假售假、违章建筑,都由于其人多势众、面广量大,政府除了象征性地搞些运动式整顿,往往只能听任其违法乱纪、肆意妄为。当小产权房涉及到成千上万乡镇、居民及其背后无数或明或暗的权贵资本、金融信贷等运作方,不知当今中国,谁有魄力敢捅这个马蜂窝。正是深谙此中奥妙,就算政府发再多的文、下再多的令,人人心知肚明看透了,那不过是走过场的形式而已,不可能出手动真格。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我的一位学生,几年前漂洋过海从美国回来,在上海郊区买了两套小产权房。下单前来咨询,我提醒他注意政策风险,他却不以为然说“赌一把”。几年过去了,他租金收得不亦乐乎,我想象中的风险却依然杳无踪影。

爱恨交加小产权房,让人欢喜让人忧。难道这笔糊涂账真的要作为历史遗产留给后人解决吗?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