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淘宝“伤城”拷问契约缺失


发布时间:2011-11-28 11:35:30    来源于:秦磊

摘要:缺乏沟通、协商,强势、单边地修改游戏规则,有违契约公平。

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又一次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此次成为争议焦点的是淘宝商城。10月10日,淘宝商城对外宣布了其2012年续签新政,将之前每年6000元的技术服务费提升至3万元和6万元两档,同时违约责任保证金也从过去的1万元提升至5万、10万、15万元不等。尽管新规说明完成各品类规定的销售额,将会部分或全额返还服务费,但上述服务费和保证金需在2012年1月1日一次性缴纳。

该项新政引发了淘宝商城中小商户的强烈不满。10月11日晚间,数千人集结发动对商城大卖家的恶意购物袭击,迫使部分商家将商品下架。截至10月13日,“抗议”人数超过5万。

10月15日,商务部就此表态,希望淘宝商城采取积极行动回应相关商户特别是中小商户合理要求,同时对淘宝中小卖家喊话“必须循合法途径表达诉求”。沸沸扬扬的“淘宝商城风波”开始有所降温。16日,“反淘宝联盟”宣布暂停部分攻击品牌商网站活动。

外界评论认为,淘宝新政以提高成本门槛倒逼中小卖家退出商城,避免重蹈阿里巴巴曾经发生的欺诈丑闻,提高平台信用,这是淘宝商城可持续发展和上市融资的前提,作为平台企业这无可厚非。但为了解决信用与收入问题,淘宝商城将当初为其崛起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小卖家踢走,无疑给人一种“卸磨杀驴”之感。缺乏沟通、协商,强势、单边地修改游戏规则,更有违契约公平。

10月17日,淘宝商城宣布,给10月10日前入驻商城的商家延长适应新规的时间,即老商家在明年9月30日前依然适用老规则,之后进入的新商家从明年元旦起执行新规。淘宝商城还将追加18亿元,用于支持商家补足一半的保证金等。

据国外媒体报道,淘宝“伤城”事件将对公司业务造成打击,促使淘宝商城的IPO推迟至2013年或之后。不过,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表示,淘宝商城今年明年都没有上市计划,就算要上市,也不会单独上市。

模式进化之痛

这场纷争被认为是大淘宝系架构明晰、商业模式细化演进之痛,也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转型之痛。

2011年6月,阿里巴巴将原来的大淘宝一拆为三,其中淘宝商城作为专营B2C电子商务的平台独立运营,其由免费模式转变为类似实体卖场的“进场费”、“管理费”的模式已经显露无遗。

淘宝商城总裁张勇对淘宝商城和淘宝C2C集市做了一次明确的区分说明:集市定位于中小卖家的聚集地,目的在于提供创业空间、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商城则专注于服务有规模的优质商家。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大淘宝架构下,经营多年拥有深厚流量、用户基础和完备生态的淘宝集市是其稳固根基,购物垂直搜索犹如骑兵部队对流量资源进行远程奔袭包抄,而突出B2C平台特征的淘宝商城则是淘宝军团的正面部队,将与其他平台如京东、腾讯进行正面交锋。

眼下,国内B2C产业日益成熟、竞争加剧。腾讯旗下在QQ商城、拍拍网之外,又已上线了QQ网购平台,将此前其投资、收购的一众垂直B2C网站集结其中;京东也爆出2万人招聘计划以稳固地盘。

除了应对竞争,淘宝商城“驱逐”实力较弱和信誉无法长期保障的中小卖家,也是为了避免重蹈阿里巴巴的欺诈丑闻,提高平台信用。

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披露,2009年和2010年其B2B业务平台上分别有1219家和1107家外贸供应商涉嫌欺诈,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卫哲因此离职,一批对此直接负有责任的员工被集体清退。

据华强北在线副总裁龚文祥估计,淘宝商城新规将直接、间接波及的小型商户数量达30%。派代网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则进一步指出,将会有5%-10%的小商户直接离场,此外将有约20%的中小商户为此而感到资金链紧绷的压力。

伴随着对新商业模式和运营规则的尝试,此前,淘宝就曾多次与部分商户群体发生冲突。比如,2006年,淘宝试图推出竞价排名类产品“招财进宝”,引发了卖家们的强烈反对。当时腾讯旗下的拍拍网正高举免费旗帜,不少卖家扬言将弃淘宝而去。最终,这一政策仅运行一个月就被撤销。

“卸磨杀驴”

曾经的淘宝正是靠着中小商家的支持,才击败ebay易趣并取得国内电子商务领导地位的。

2003年淘宝网创立,当年年底,ebay易趣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淘宝的市场份额仅为8%。区别于ebay易趣延续美国ebay在其他国家的盈利模式,从一开始就向卖家收取商品登录费,并向买卖双方收取2%-5%交易费用的做法,淘宝推出免费模式,在买家中聚拢人气,吸引对经营成本颇为敏感的中小卖家、新卖家搬迁至淘宝开店,不断蚕食ebay易趣的市场份额。直至2006年ebay不得不将ebay易趣转卖TOM在线。

而淘宝商城初期为了吸引商户入驻而设立了较低的门槛,那些资质较差或资本规模小的店铺也为商城的繁荣与品牌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淘宝网是其中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2011年11月11日,淘宝网当日交易额达到最高的19.5亿元,这一数据甚至超过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当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另据易观国际数据,2010年中国B2C网上零售市场规模达1040亿元,增幅373%,其中淘宝商城以28.5%的份额位居第一。

淘宝商城此次大幅提高收费且没有任何预警,因此被不少人斥作是“有违道义”、“卸磨杀驴”的“强拆”之举。暴露了淘宝缺乏与中小卖家沟通的渠道和机制,漠视中小卖家权益等问题。

此外,淘宝商城还被指是用“格式合同”掩饰强制与不公平。作为为众多用户提供服务的平台服务商,淘宝商城是以“格式合同”与客户缔结契约的。格式合同是一种定式化的、标准化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这种合同虽然能够大大提高效率,但是会令拟定合同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破坏了契约的自由与公平,在貌似“你情我愿”的表象下,掩盖了对合同接受方的强制。

回归契约

事实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此前早有违背契约精神之“前科”。

今年3月,马云单方面终止了与阿里巴巴集团两大主要股东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的“协议控制”,将与外资股东共同所有的集团核心资产之一“支付宝”,转入自己控制的私人企业名下,由“中外合资”变成“内资”。而共持有阿里巴巴70%股份的雅虎和软银,面对既成事实,不得不选择坐下来与马云签下城下之盟,寻求补偿。

马云将同样的行事风格赋予了淘宝商城的新规推行。面对两大跨国集团尚且可以单方面“撕破脸”,那么在面对淘宝商城那些称不上规模的小商户时,马云的强势会更有底气。

在淘宝事件发生后,10月13日,马云在微博上声称“心悴(碎)了,真累了,真想放弃”。有评论表示,很明显,不论是之前支付宝事件的“爱国流氓论”,还是此次淘宝事件的“心碎论”,这些都是对契约精神不尊重的一种借口。

分析称,事件双方都应该诉诸理性,回归到契约轨道来解决问题。

虽然众多中小商家是利益受损害的一方,但他们显然选择了一种最难以博得同情的应对方法——通过围攻大商家来要挟淘宝商城。这种伤及无辜、失去理性的做法,也被外界舆论认定为“互联网暴力”。

暴力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寻求合法手段。“格式合同”虽然本身就带有不公平性,但是现行法律对“格式合同”有所约束,为的就是避免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利益剥夺。

例如,《合同法》即规定了合同提供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于违背规定免除己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的条款,视为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亦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否则无效。

上述观点表示,事件起于对契约精神的不尊重,不如就回归契约来解决问题,无论是双方谈判或是诉诸法律,都是合理的解决方式。

(责任编辑:秦磊)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