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热线闯关之二—规模几何


发布时间:2011-11-25 12:27:42    来源于:斯通

摘要:“2010年初时热线就已达到8000亿美元,预计年底热线总量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2010年10月新增外汇占款的骤增,第三季度外汇储备增加额远高于同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以及央视等近期连续报道大量热钱囤积香港并伺机进入内地,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正面临汹涌热钱加速流入的巨大压力。

但国家外管局依旧否认中国存在大规模热钱流入,对于热钱规模的估算各方亦莫衷一是。

万亿热钱来袭?

2010年11月26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环比大增79.27%,并创下30个月以来新高,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同时,第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猛增1940亿美元,总外汇储备2.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就在此前一天,11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第三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为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倍;第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7亿美元。

由于中国经常项目已经开放,资本项目仍坚持管制,经常项目顺差大幅飙升,凸显中国面临的强大的国际资本流入压力。而就外汇储备增长比国际收支顺差要大近一倍,这部分“净误差与遗漏”无法解释,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这可视为热钱流入的明证。

此外,市场通常用“新增外汇储备(或新增外汇占款)-贸易顺差-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残差法大致估算热钱的规模。按照后一种方法估算,2010年一季度热钱规模高达720.85亿美元,而2009年全年该值为695.46亿美元。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贸易顺差和FDI之和为348亿美元,由此估算10月热钱规模约为428亿美元,是9月该值180亿美元的2.4倍。

商务部2010年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1月FDI金额为97.04亿美元,较10月份的76.63亿美元增长近三成,同比增速则为38.17%,为2009年8月以来连续第16个月实现月度同比增长。上海一位交易员据此估算称,FDI的环比增长显示出海外资本对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强信心,预计11月份外汇占款或将在4000亿元以上。而东方证券的最新预测则判断,11月份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或将达到5500亿元,再度创出新高。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也认为,“可以看到热钱流入的压力确实挺大的。根据市场流行的一些算法可以看到,8月份开始短期资本一直在往上走,而这个数字在9月份就已经放大了,未来还会进一步放大。从国外来看,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出台后,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遏制通胀压力的预期在增强。预计未来,中国会面临更大规模的热钱涌入。”

据广东省社科院境外热钱课题研究组组长黎友焕监测,热钱在2010年一季度曾大量涌入,二季度由于楼市调控、股市走低,热钱又大量流出。而最近几个月,热钱流入的增速又明显提高,9月比8月增加17%-18%,10月比9月又增加23%-24%。“刚刚拿到了11月上旬和中旬的数据,已经非常大了,预计2010年底热钱总量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他说。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的一份报告则指,10月份贸易顺差达到271.5亿美元,比上月激增了102.7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顺差激增是由于热钱在作祟,经其测算,10月份大概有106.7-117.2亿美元的顺差疑似为热钱。

此前的10月12日,外管局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提到,自2月起的打击热钱专项活动,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5亿美元。在这份报告中,还特别强调“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

不过,黎友焕认为上述数据比较滞后,热钱规模远不止73.5亿美元。“73.5亿美元,只是今年上半年选择200多家外经贸企业审查的结果,那没查出来的又有多少呢?中国千千万万个公司里面隐藏的热钱有多少呢?”黎友焕称,年初的时候,其研究团队估算热钱就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

央视批港成热钱囤积地

在统计数据表明热钱流入压力的同时,包括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等在内的传媒近期也连续报道大量热钱囤积香港,并伺机进入内地的说法。

央视重头财经节目之一《经济信息联播》2010年11月一连两日以探讨形式报道内地热钱的来源,并将矛头直指香港,表示目前据估算有高达6500亿港元的热钱囤积在香港,计划通过银行转帐、贸易渠道等途径流入内地。11月30日,央视继续以“热钱屯兵香港”作专题报道,并引述中银香港分析师黄少明估算称,2010年囤积香港的国际对冲基金等热钱,数额远超6500亿,可能将达10万亿港元之巨。

内地共识是香港为其中一个热钱流入的主要来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表示,“(热钱)经香港流入内地是共识,因为进入内地的渠道比较多,是炒卖资产的桥头堡,不过难有具体的数字,实际上亦难以完全杜绝地下钱庄。”

相关报道引起港府的强烈反弹,11天内香港方面三度高调否认央视“热钱囤积”说。12月6日,香港特首曾荫权明确指该说法“毫无事实根据”。之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也多次作出否认。

陈家强11月25日在出席活动时反驳称,流入香港的海外资金许多都是企业上市集资的资金,并非“热钱”,并强调香港及海外资金若要流入内地,须经过特定渠道,受到监管机构监管。

陈德霖11月29日访问上海、北京时也指出,有关资金与热钱“拉不上关系”。他解释说,6400亿港元资金是2008年第四季度雷曼事件以来,至2009年为止,流入香港的全部资金数额。其中2200亿港元因金融海啸爆发,信贷紧缩令香港银行及企业将海外资金抽回作应急之用,另有3500亿港元为内地企业上市集资、海外投资者兑换港元购买股票而形成,而部分资金并没有调回内地。2010年以来,香港并没有录得资金净流入。

12月1日,针对“10万亿港元热钱”说,陈家强又回应称,全球对冲基金资产约相当于16万亿港元,其中在香港运作的对冲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及亚洲区市场,投资总金额仅约5000亿港元。

估算方法争议

不仅香港否认成为热钱流入内地的囤积地,11月8日,国家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也表示,中国不存在大规模热钱流入。不过,他承认当前热钱流入压力比较大。

此前7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对邓先宏的专访,他同样称,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及外汇收支总体上是合法合规的,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

他还指出,用残差法难以算出热钱规模。残差法,其主要思路是将统计数据中的“不可解释”部分与“热钱”等因素挂钩。所谓“残差”,实际上由服务、收益、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项国际收支交易构成,这既称不上“不可解释”,更与所谓“热钱”扯不上关系。此外,即使是“净误差与遗漏”,很多也是出于国际收支统计技术的原因,不能简单等同于“不可解释”。

邓先宏认为,热钱很多都是披着合法合规的外衣进入的,单靠国际收支数据是不大可能全面得出热钱流入情况的。但在管理实践中,通过监测和查处热钱,可以为判断热钱流入规模提供一定的依据。例如,此次专项行动累计排查金额4400多亿美元,已查实的热钱涉案金额73.5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建立在对国际收支交易记录进行系统排查的基础上的,是实打实的。

就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表示,外管局屡屡澄清却自己没有一套可行的估算方法,认为只有那些没真实交易背景的贸易、投资性等违规资金才称得上跨境热钱。如此界定,热钱的数量是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热钱都披着合法的外衣,只有那些特别明显的违规跨境资金才会被外管局捉住。

而国信证券分析师林松立更指,目前研究机构流行的热钱估算办法忽视了贸易顺差中所隐藏的巨量热钱,对热钱流入的规模严重低估。他认为,合理的热钱估算公式应该为:热钱流入总规模=(新增外汇占款-FDI-贸易顺差统计值)+(贸易顺差统计值-贸易顺差合理值)。

林松立称,热钱估算的关键在于如何对贸易顺差的合理值进行准确估算。从统计数据可看出,加工贸易顺差是最大的热钱来源渠道。在中国要素价格、劳动力成本及税负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工贸易“进口/出口”的比率理应相对稳定,短期不会大起大落,可根据这一比率的实际变化走势来推算热钱规模。

根据他的测算,在考虑了贸易项热钱的情况下,2005-2009年热钱流入总规模分别达1084亿、2236亿、2558亿、3768亿、1120亿美元,而根据业界流行的残差法,2005-2009年热钱流入规模分别为650亿、1086亿、547亿、1846亿、797亿美元,如果忽略掉隐藏在贸易渠道中的热钱,热钱总规模将分别被低估40.1%、51.5%、78.6%、51%、28.8%。

林松立2010年4月曾预计,当年热钱流入量将达2365亿美元,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111%,但总体上还属于温和式流入,总额与2006、2007年持平

(责任编辑:斯通)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